陳宏艷
摘要:目的 探析心理護理和情志護理對中醫治療慢性盆腔炎的輔助作用。方法 擇選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所收治的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為本文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分成探究組與對照組各40例。其中,對照組患者采用抗生素治療方式進行治療,探究組患者在應用常規抗生素治療的同時給予中藥制劑進行治療,同時,對照組患者在治療期間給予臨床常規護理模式進行護理,探究組患者在此基礎上給予心理護理與情志護理,對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及后期復發率展開分析與對比。結果 經臨床結果分析得出,對照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要顯著低于探究組患者,組間結果存在顯著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后的復發率上,探究組患者治療后的半年復發率及一年復發率均低于對照組患者,組間結果存在顯著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對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中醫治療的同時給予心理護理與情志護理進行輔助能夠有效提高臨床治療效率,降低患者治療后的復發幾率,對患者臨床康復有促進作用。
關鍵詞:心理護理;情志護理;盆腔炎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959(2017)25-0124-02
慢性盆腔炎是當前困擾眾多女性的常見病癥之一,患病者在病發時期其臨床癥狀主要表現于在腰骶部疼痛、白帶分泌異常、月經不規律等癥狀[1]。該疾病在以往臨床中多發于中老年婦女,但在近幾年隨著發病率的上升后其患病者的年齡開始呈現年輕化,這對女性群體的身體健康帶來了一定危害,也給患者心理帶來了較大負擔[2]。當前,該疾病在臨床中的常見治療方式分為西醫治療與中醫治療,但因其治療方式的差異患者臨床治療效果也會存在明顯差異,同時,因患者病癥狀況的特殊要求,患者臨床還需給予一定的心理護理與情志護理,使患者生理與心理均得到改善。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擇選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所收治的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為本文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分成探究組與對照組各40例。其中,經所有患者臨床資料統計得出,對照組患者年齡24~45歲,病程時間4個月~6年;探究組患者年齡26~50歲,病程時間4個月~9年;兩組患者在臨床治療與護理進行前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對此,在臨床基礎性資料的比較上,兩組患者相比無差異,P>0.05可進行比較。
1.2方法
1.2.1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抗生素治療方式進行治療,抗生素藥物選擇青霉素或頭孢類藥物常規消炎藥物,以口服治療為主,探究組患者在應用常規抗生素治療的同時給予中藥制劑進行治療,治療藥物選擇祛疲消癥膠囊,該制劑的主要成分包括:姜黃、白芍各10 g,蒲公英、蒼術、金銀花各15 g,車前子、山藥、白芷各10 g,柴胡、惹巴仁、郁金各15 g。治療方式為:4粒/次,3次/d,10 d劃分為一個療程階段,一共治療3個療程。
1.2.2方法 對照組患者在治療期間給予臨床常規護理模式進行護理,探究組患者在此基礎上給予心理護理與情志護理,主要護理內容如下:
1.2.2.1心理護理 慢性盆腔炎的病程時間普遍較長,患病者的病發年齡也開始呈現年輕化,這使得患者生活質量長期處于低沉期中,心理也極易出現壓力與負擔,這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帶來了嚴重影響。因此,患者在就診治療期間不僅需接受相應的治療,還需給予一定的心理護理措施,對患者進行疾病知識教育,將慢性盆腔炎的臨床癥狀及治療重要關鍵進行詳細說明,消除患者心中恐懼,并對患者的傾訴進行耐心傾聽,對各種疑問進行解答,消除患者心中負面情緒,提高患者對疾病治愈的信心,使患者更積極的面對臨床治療。
1.2.2.2情志護理 慢性盆腔炎患者因病理因素其臨床時常出現小腹疼痛與腰骶部疼痛癥狀,再加之慢性盆腔炎的后期治療難度,許多患者在產生耐藥菌株后,疾病的復發頻率已越來越高,此時許多患者會對藥物治療失去信心,對醫生產生不信任現象,導致患者出現拒絕治療和排斥治療,這對患者疾病順利治療造成了阻礙。對此,護士在患者治療期間,需將該階段患者發生疾病復發的主要因素進行告知,將各個藥物后期出現的臨床癥狀進行說明,使患者正確看待臨床治療過程,對后期的耐藥現象給予重視,并加強對患者心理變化的關注,對情緒波動較大患者做好引導工作,指導患者日常飲食,對患者的日常休養時間進行合理規劃,使患者保持良好狀態接受治療。
1.3統計學分析
本文根據所得相關數據資料進行分析,所使用的數據處理軟件為SPSS15.0,計量資料以(x±s)表示,以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如果P<0.05,那么則說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
經臨床結果分析得出,對照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要顯著低于探究組患者,組間結果存在顯著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復發率對比
在治療后的復發率上,探究組患者治療后的半年內未出現復發現象,1年內有2例患者出現復發,其復發率為5.55%,對照組患者治療后的半年內有10例患者出現復發現象,1年內有13例患者出現復發,其復發率為57.50%,對此,組間結果存在顯著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慢性盆腔炎是眾多婦科疾病的統稱,在該疾病范圍中,其子宮肌炎、內膜炎、腹膜炎等均屬于慢性盆腔炎范圍內[3]。從以往臨床診斷經驗中可以得出,慢性盆腔炎的疾病誘發因素十分復雜,其較為常見的可包括:產后感染、個人衛生清潔不當感染等,患病者的臨床典型癥狀表現為小腹疼痛,同時還會出現明顯的月經期不規律現象,女性在此期間還會出現痛經現象,使得患者身體健康受到影響[4]。在中醫范疇中,慢性盆腔炎的治療方向主以疏肝化瘀為主,同時本文還針對患者給予了相應的心理護理與情志護理措施,從本文研究結果中可以發現,中醫治療其療效持續時間長,患者治療期間不會出現耐藥性現象,使患者疾病能夠得到有效治療[5]。同時,在復發率上,中醫治療患者的復發率更低,這說明該藥物能夠徹底根治慢性盆腔炎疾病。
綜上所述,針對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中醫治療的同時給予心理護理與情志護理進行輔助能夠有效提高臨床治療效率,降低患者治療后的復發幾率,對患者臨床康復有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孫紅霞.淺談心理護理和情志護理對中醫治療慢性盆腔炎的輔助作用[J].當代醫藥論叢,2014(04):32-34.
[2]軒燕.心理護理和情志護理對中醫治療慢性盆腔炎的輔助作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34):246-247.
[3]武志娟.慢性盆腔炎中醫常見證候規范化及PRO量表的研究[D].山東中醫藥大學,2014.
[4]趙詩韻.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不同中醫證型與生存質量的相關性研究[D].廣州中醫藥大學,2013.
[5]黎梅芳.情志護理配合中西醫治療慢性盆腔炎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6(05):110-113.
編輯/雷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