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丹秀
摘要:目的 探究個性化護理在腦梗塞患者偏癱肢體康復訓練中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腦梗塞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按照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的護理方法,觀察組患者采用個性化護理服務。對比分析兩組患者臨床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干預總有效率且生活質量各項指標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個體化護理能夠有效的提高腦梗塞患者偏癱肢體康復訓練效果,對于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個體化護理;腦梗塞;肢體康復訓練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959(2017)25-0144-02
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劇以及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腦梗塞患者的發病幾率呈現出上升的趨勢。腦梗塞多見于老年群體中,給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了嚴重的影響。調查研究發現傳統常規的護理方法往往難以起到較好的康復效果,將個性化護理方法應用到康復訓練之中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為其開展個體化的訓練指導有助于提高康復訓練的效果[1]。在本文中以我院收治的80例腦梗塞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在康復訓練過程中應用個性化護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腦梗塞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按照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49~78歲,平均年齡(65.83±2.63)歲,病程1~4年,平均病程(2.52±0.37)年,病情程度:輕度25例,中度10例,重度5例;觀察組男22例,女16例,年齡49~79歲,平均年齡(65.83±2.63)歲,病程1~5年,平均病程(2.56±0.41)年,病情程度:輕度26例,中度10例,重度4例。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具有可行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的護理方法,對患者進行利尿、吸氧等常規治療的過程中為患者進行呼吸道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偏癱肢體康復訓練中應用個性化護理,具體內容如下。
1.2.1飲食護理 加強對患者的飲食護理對患者的身體狀況以及病情發展情況進行全面細致的分析和評估,并以此對患者進行個性化的飲食指導。結合患者實際情況為患者制定飲食方案,叮囑患者科學、合理、營養進食。鼓勵患者多食用一些富含纖維、維生素且較容易消化的食物,禁止食用辛辣、油膩等刺激性食物。在治療期間不得飲酒、吸煙,保持良好的作息時間和飲食習慣[2]。
1.2.2體位護理 加強對患者的體位護理患者在休息的過程中指導患者使用健側臥位,確?;颊呱眢w保持平衡狀態。時刻保持患肢處于輕松狀態,上部放置于軟枕上而下部則處于另一長枕之上。患者的膝關節以及髖關節保持屈曲位,患者可根據自身的舒適程度輕微改變體位。若患者選用仰臥位,將患側放置于軟枕上。保持膝關節處于屈曲狀態,為了有效的防止患者出現痙攣、壓瘡等情況為患者定期改變體位[3]。
1.2.3肢體康復護理 對患者進行肢體康復護理為了提高患者康復訓練的效果,協助和指導患者患肢進行適當的康復訓練。當患者病情穩定之后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為其制定科學、合理的康復訓練計劃,先對患者進行被動的床上訓練,協助患者對膝關節以及髖關節進行簡單的屈伸活動。對患肢進行按摩,使得患者的患肢肌肉得以恢復功能。鼓勵患者積極開展康復訓練,指導患者正確的開展康復訓練。
1.2.4心理護理 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對于腦梗塞患者而言往往會出現言語功能障礙、肢體活動受限等情況,由此容易造成患者心理情緒較為低迷,易怒、暴躁、焦慮情緒頻繁出現。醫護人員要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工作,經常同患者進行交流和溝通。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情緒變化情況,并給予患者有效的心理支持。向患者講一些積極向上的話題,向患者分享治療成功的案例,提高患者治療的信心和勇氣。同患者家屬進行協商,叮囑患者家屬要多陪伴患者,給患者心理支持和安撫。
1.2.5出院指導 做好患者的出院指導工作患者在出院之前對患者進行有效的出院指導,告知患者在出院后的相關注意事項。叮囑患者家屬在出院后要做好患者的陪同,督促并協助患者進行康復訓練。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為患者制定出合理的康復訓練計劃,叮囑患者及家屬在出院后要按照計劃有效的實施。
1.3觀察指標及評價方法
對兩組患者的康復效果以及生活質量進行分析評估?;颊叩目祻托Ч饕Y合患者的臨床癥狀以及生活表現情況進行評定,具體評定方法:①治愈:患者的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具備獨立生活能力;②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大部分消失,能夠做一些簡單的家務活動;③好轉:患者的臨床癥狀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自理能力有所改善;④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無變化,無自理能力[6]。采用生活質量評分量表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定,該量表包含物質、心理社會以及軀體功能四個維度??偡譃?00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高。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 17.0統計學軟件分析統計的數據,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行?字2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效果高于對照組治療效果,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
觀察組生活質量高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3討論
腦梗塞是一種發病較為突然、發展較為迅速的疾病,如果處理不當極易致殘。對腦梗塞患者偏癱肢體進行康復訓練有助于偏癱肢體逐步恢復基本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個性化護理主要從患者的飲食、體位、心理支持以及肢體功能訓練等方面為患者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護理服務,極大地提高了患者康復的效果。在本文的研究中對患者采用個性化護理后患者的康復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且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各項指標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個體化護理能夠有效的提高腦梗塞患者偏癱肢體康復訓練效果,對于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張雪英,李永強,陳國杰,等.針灸配合康復訓練對腦梗塞偏癱患者功能康復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71):55-56.
[2]蔡啟蘭.腦梗塞護理中偏癱肢體康復訓練護理的應用探討[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6,10(13):207-208.
[3]劉雪蓮,蔣茶英,陳闖宏.社區綜合康復護理路徑在腦梗塞導致偏癱老年患者中的效果研究[J].實用預防醫學,2014,21(06):753-755.
編輯/雷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