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靜+鄒紅+畢麗君
摘要:目的 探討整體護理在急性腦梗死患者靜脈溶栓期間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來我院進行介入治療的急性腦梗死患者10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觀察組給予整體護理,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比較兩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結果 在靜脈溶栓期間給予整體護理的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整體護理在急性腦梗死靜脈溶栓期間臨床療效顯著,在治療期間能夠縮短康復時間,有效的緩解患者的恐懼和焦慮癥狀,提高整體治療效率,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推廣并使用。
關鍵詞:整體護理;急性腦梗死;靜脈溶栓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959(2017)25-0147-02
急性腦梗死是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致殘率及致死率較高,如果治療及時,可使閉塞的血管再通,明顯改善患者預后。急性腦梗塞起病突然,臨床常表現有四肢無力、頭痛、耳鳴、半生不遂等。臨床研究發現[1-2],整體護理在急性腦梗死患者靜脈溶栓期間能夠縮短康復時間,有效的緩解患者的恐懼和焦慮癥狀,提高整體治療效率。為進一步論證其護理效果,本研究特選取來我院就診的患者100例,分組實施整體護理及常規護理,比較兩組患者在急性腦梗死靜脈溶栓期間的治療效果,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來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進行介入治療的急性腦梗死患者100例,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0例。觀察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40~75歲,平均年齡(58.50±8.20)歲;病程1.6~5.5年,平均病程(2.7±0.7)年。對照組男29例,女21例,年齡43~74歲,平均年齡(57.50±6.58)歲;病程1.4~5.3年,平均病程(2.6±0.6)年。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在6 h內給予所有患者靜脈溶栓治療,在靜脈溶栓治療期間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整體護理。
1.2.1常規護理 溶栓早期不可進食,12 h后可進流食,對于溶栓治療后無法進食者,3 d后給予鼻飼流質飲食,確保每天有充足的水分和營養充分的流食,防止食物返流。病房保持整潔,對受壓部位常擦拭按摩,防治褥瘡發生。溶栓治療后密切監測患者的心率、血壓、血糖等相關指標,1次/2 h,連續3 d,穩定后1次/12 h,注意觀察患者用藥后的反應,如瞳孔、四肢肌力、神志等恢復的情況,并及時報告醫生進行相應的處理。
1.2.2整體護理 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心理和溶栓護理。具體措施如下。
1.2.2.1心理護理 急性腦梗死發病相對較急,患者極易產生焦慮和恐懼等負面情緒。護理人員要隨時觀察患者的情緒變化,及時給予患者相應的心理疏導,緩解其負面情緒,并于溶栓前及時向患者及其家屬說明溶栓的必要性及潛在危險,獲得家屬的理解,以此來帶動患者積極配合治療。
1.2.2.2溶栓護理 ①溶栓前:對患者的病史、年齡、發病時間等基本情況進行相應的了解,評估溶栓實施的可行性。②溶栓準備:準確采集病史,嚴格排除溶栓的禁忌癥;檢查CT及血常規;監測血壓、心率的變化,將血壓控制在收縮壓<180~200 mmHg,舒張壓<100 mmHg。③溶栓中:積極配合醫囑,根據患者的體質量情況,給予患者0.9 mg/kg的重組人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rtPA)(廣州銘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150001),先靜脈推注總劑量的10%,于1 h后持續靜脈泵入。溶栓時護理人員每隔15 min觀察患者的瞳孔、四肢肌力、神志等情況,出現異常時要及時報告醫生進行處理。
1.3 療效評價
比較兩組患者的總有效率,基本治愈:肢體及語言功能等基本恢復,癥狀全部消失;明顯好轉:肢體及語言功能等明顯改善;無效:體征癥狀無好轉。總有效率=[(基本治愈數+明顯好轉數)/總數]×100%[3]。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 χ2 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4.00%,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80.00%,觀察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急性腦梗塞起病突然,臨床常表現包括四肢無力、頭痛、半生不遂等,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質量。腦梗塞的癥狀大部分表現的都不相同,這些癥狀有很多輕微的,患者很容易忽視。腦梗在發病早期和腦出血的治療截然不同[4]。除了及早治療和常規護理外,根據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精神方面提供更全面的護理有助于提高其治愈率[5]。
本研究特選取了10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進行比較,給予觀察組整體護理,給予對照組常規護理,結果顯示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4.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整體護理有利于提高急性腦梗死的治療效果,緩解其臨床癥狀,縮短治療時間,促進早日康復。本研究中對急性腦梗死患者6 h內開始溶栓,護士積極配合醫生篩選病例,并迅速建立相應的靜脈通道,盡快準備所需溶栓的藥物,按醫囑準確輸入,并在用藥期間密切觀察病情,同時要注意出血傾向的觀察,做好各項治療和護理,可有效的預防并發癥的發生,促進患者早日康復,減輕家庭及社會的負擔[6-7]。在臨床綜合護理中,對患者進行多方位、多層次的護理有助于患者的心理健康,提高治療積極性,樹立治療的信心,提高治療及護理質量,及時緩解患者的痛苦,幫助患者早日康復[8]。
綜上所述,整體護理在急性腦梗死靜脈溶栓期間臨床療效顯著,在治療期間能夠縮短康復時間,有效的緩解患者的恐懼和焦慮癥狀,提高整體治療率,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推廣并使用。
參考文獻:
[1]郜娜.急性腦梗死患者靜脈溶栓期間應用整體護理的臨床價[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9(23):190-191.
[2]蘭尖花.優質護理干預在老年性腦梗死中的應用效果[J].實用臨床醫學,2014,15(10):126-127.
[3]和樹靜.6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臨床整體護理體會[J].中外醫學研究,2014,12(16):100-101.
[4]萬書云.急性腦梗死患者臨床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5,19(2):268-269.
[5]]張道春,楊楊,楊警非.護理干預對超早期溶栓患者恢復期治療的影響[J].中國民康醫學,2013,25(14):80-81.
[6]蔡愛平.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臨床觀察與護理[J].包頭醫學,2014,38(4):249-250.
[7]木瓊,鄧永蓮.早期心理護理干預對改善急性腦梗死患者生活質量的作用[J].國際護理雜志,2014,33(12):3545-3547.
[8]孫秀花.急性腦梗死患者臨床整體護理干預探討[J].醫藥前沿,2013,3(32):313.
編輯/高章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