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海濤
一、前言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學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僅是現代體育教學理念的普及,而且教學方法不斷創新,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需求,激發小學生的運動潛能和學習興趣,與傳統小學體育教學相比,其教學成果顯著提高,更符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征。
二、新課改下小學體育教學創新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加強小學體育學科建設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學校積極開展小學體育學科建設,一方面提高教師自身體育學科的基本素養,學校創造條件組織體育教師進行學習,提高教師的體育知識技能,促進教師隊伍的創新;另一方面以深化課改為契機,制定體育學科發展規劃,開展多樣化的研究活動,提高體育學科的整體實力和教育教學的質量。
(二)符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征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重視小學體育教學的創新,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多樣化需求,保護和發展小學生的興趣,多給小學生展示的舞臺和發展的空間,符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征,才能對小學生的全面發展發揮教育功能。
三、傳統小學體育教學模式的弊端
傳統小學體育教學模式的弊端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教學思想落后,教師不重視學生的主體性,不重視教學的組織和創新,只是按照課時安排教學,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即可,沒有深刻領會小學體育教學的內在精神,不利于提高小學體育教學的質量;二是教學內容乏味,大多數體育教師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和專業要求指導小學生的體育練習,往往是進行一些體育技能的練習,大部分時間讓學生自由活動,這種教學內容會讓小學生感到枯燥乏味,逐漸失去對體育課的興趣;三是教學方式單一,小學體育教師多采用講解后示范,然后學生進行練習的模式,只重視對技能方法的傳授,忽視學生的興趣愛好,壓抑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新課改下小學體育教育創新的途徑
(一)教學理念的創新
1.以學生為主體
在新課改下,教師首先要創新小學體育教學理念,小學生的體育熱情很高,對體育的好奇心很強,如果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設置情境或者游戲來引導學生,更能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提高學生的體育意識。因此,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
2.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優化師生關系,和小學生共同進行活動,用和藹可親的目光對待每一個學生,讓他們感覺到教師的關愛。同時,教師要積極地做小學生的好朋友,為小學生創造活潑、平等的體育教學環境,從而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教學方法的創新
1.情境教學法
由于小學生的想象力比較豐富,對各種事物有很強的好奇心,因此,在開展小學體育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創設一個良好的教學晴境,實現情境化教學,這樣小學生就會將體育課堂當做是自己的游戲樂園、獲取知識場所,從而在教學情境中掌握相應的運動技能。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障礙接力時,可以將障礙接力活動設置成“找朋友”的情境,在整個游戲中,小學生需要穿過各種障礙物,將接力棒傳遞給找到的朋友,這樣在體育教學課堂,學生會充滿興致,學生在情境中掌握體育動作的要領。
2.游戲教學法
小學生最喜歡玩游戲了,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利用各種教學設備和資源,設計多種多樣的游戲活動,豐富體育教學的形式,激發小學生的體育興趣和熱情。例如,在讓學生練習加速跑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玩“灰太狼捉小羊”的游戲,通過抽簽的形式來選出灰太狼和小羊,游戲開始后,讓小羊先跑一段距離,然后讓灰太狼去追小羊。在這種你追我趕的過程中,學生既可以完成練習加速跑的內容,又可以充分享受游戲的樂趣趣。
3.多樣化教學
對于小學生而言,比較喜歡新奇的事物,容易厭煩一成不變或者固守常規,所以,在開展小學體育教學時,教師要注重教學方式的多樣化,將教學與游戲結合,將教學與生活結合,將教學與興趣結合,既讓小學生掌握運動技能,也能培養小學生的體育精神。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游戲接力賽,或者組織學生進行情境表演,盡量多形式地開展教學活動,這樣小學生就會樂于學習,享受體育樂趣。
(三)教學資源的創新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學的創新離不開教學資源的創新。除了傳統的體育器材設備外,還要廣泛的應用多媒體和互聯網,通過教學資源的創新為教師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創新提供更多可能性。例如,小學體育室內教學時,教師可以將課程內容制造成PPT課件,直觀的呈現給小學生,搭配運動的視頻、音樂或者動畫效應,吸引小學生的眼球,還能幫助小學生理解教學內容,更好的掌握體育知識技能。
五、結論
總之,教師應突破傳統的小學體育教學模式,從教學的實際出發,對教學模式及方法等進行創新性的改進,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從而調動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提高小學體育課堂的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