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不斷有先進的科學技術應用于教育領域。微課就屬于現代技術應用于教育領域的典型案例。微課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它不同于傳統教學方式受制于時間和空間的特點,文章作者探討了如何巧用微課提升機械設備裝配與維修課程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教學資源;機械設備裝配與維修課程;微課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收稿日期:2018-10-24
作者簡介:王云飛(1988—),男,天津人,助理講師,本科,天津市經濟貿易學校教師,研究方向:機電教學。
一、認識微課
微課是一種教學資源。即以新課標和教學實際為基礎,將本課的教學難點、基礎知識和教學過程以視頻的方式記錄下來開展教學。微課的核心部分就是教學視頻,它包括教學設計、實戰演練、課堂測試、教學輔助素材、學生反饋、教師評價和教學反思等。微課有以下幾個特點。
(1)教學用時少。視頻時長大部分只有幾分鐘。
(2)傳播形式多樣化。微課能通過互聯網等媒介傳播,同時也可以通過聊天工具等方式進行傳播。
(3)教學內容是通過多次實踐總結出的重點和難點。內容精煉、重點突出、實用性強。
(4)占用儲存空間小。普通微課基本上是RM、FLV或者WMV等格式,占用內存平均幾十兆。
(5)結構簡潔明了。微課視頻的教學內容主題突出、有邏輯性,教學資源豐富、結構流暢。
(6)教學反饋及時。微課是一種新型授課模式,學習者能及時反饋教學效果。
二、微課應用在機械設備裝配與維修課程的教學背景及所存在的優勢
機械設備裝配與維修課程屬于本學校數控專業的專業課程,主要培養學生對機械部件裝配的能力,按照相關的技術要求把加工好的零件進行組裝,最后組合成一部完整的機械產品。機械裝配與調試是機器制造過程中的最后一個環節,是決定機械產品質量的關鍵。課程的根本屬性是其動手實踐性,然而傳統的教學模式過于單一,零件裝配的步驟僅僅是圖片和文字描述的搭配。導致在講解的過程中中職學生興趣不足,教學質量有限,重難點不突出,關鍵步驟無法形象展示,在實訓過程中達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而微課在課程中的應用為機械設備裝配與維修課程帶來了解決現存問題的可能,課堂使用中使教學要點一目了然,講述的要點是從眾多實訓環節中提煉出來的重難點和易錯點,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
三、微課在機械設備裝配與維修課程使用中的應用策略
中職階段的機械實訓課程偏重于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學生的知識理解能力水平有限,所以需要把教材中抽象的知識和結構形象化,由教師在授課時“穿針引線”,主動帶領學生把知識模塊和技能模塊構建成完整有序的知識體系。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出現,想讓教學實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學生轉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具體應用在教學內容中應該遵循以下策略:
(1)微而精。“微課雖小,五臟俱全”。微課設計應該突出“短小精悍”的特點。時間“微”,微課一般不超過10分鐘,學習者利用很短的時間就可以完成學習。內容“微”,內容選材要少,每節微課只針對某個具體的知識進行講解,知識點一定要講詳細。微課“精”主要體現在教學內容精準,微課的教學內容雖小,但視角獨特,內容精煉、準確,主題突出,內容講解生動有趣,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課堂活動的興趣。
(2)簡而實。微課應該簡單易懂,知識的講解應該貼近現實生活,將學習與生活相結合,把現實的生活場景引入課堂,有效促進學生的學習發展。
(3)廣而便。廣為傳播范圍廣和應用領域廣。第一,應做到傳播范圍廣,微課以視頻為傳播媒介,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既可以在授課中使用,也可以在課下讓學生進行知識儲備。第二,應用領域廣,微課設計可以應用于各個領域,實訓課程可以用作實操步驟講解,理論課可以用作知識塊的講解。
經過微課應用于機械設備裝配與維修課程的實踐,筆者體會到微課制作過程中選材是重中之重。實事求是地講,并不是所有的知識點都適合應用微課進行教學設計,這就需要教師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能從眾多的知識點中準確地提煉出實訓操作的重點和難點,利用微課進行詳細講解。
參考文獻:
[1]劉萬輝.微課開發與制作技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張一春.精品微課設計與開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