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世雄
摘 要:隨著現代教育技術普遍受到重視及其在教學中被廣泛應用,多媒體越來越受到廣大教師的重視,教師在實踐中不斷嘗試新技術、應運新媒體??梢哉f,沒有多媒體就沒有現代新課堂,新課程理念就不能很好地被落實。但實際中運用不當、流于形式的案例比比皆是,如何科學、合理的運用好這一技術,筆者從課件的制作到課堂的實際應用,闡述了自己的見解和應用體會。
關鍵詞:歷史課堂;多媒體;應用
一、傳統歷史課改中多媒體應用的誤區
(一)重形式,輕效果。隨著學校信息化教育基礎裝備的不斷改進,課堂網絡化、信息化已經得到普及,課件的使用可以說是堂堂都有。這些課件都是老師們根據學生實際制作的嗎,在調查中,我們發現,有80%以上的老師不會使用希沃課件制作軟件,有15%左右的老師甚至連ppt都不會做,那么哪里來的這么多課件,答案只有一個,網絡下載,網絡上的確有大量的課件和歷史知識網頁,但是比較實用、內容充實的、和學生學習實際相結合的卻非常缺乏,下載就用,只解決了用的問題,很大程度上起不到多媒體應有的效果。
(二)重表象,輕內涵。隨著課改工作的深入推進,一些教師由于對新課程理解的偏差,在教學中過多地向形象化、生動性、趣味性方面靠攏,其實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多媒體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主要彰顯為課程內容的革新,課改以來,種種教學模式紛呈,事實上,重視教學方式大于重視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的改革是必要的,但絕不是唯一和最重要的。反思課改中歷史課堂教學內容的設計更為重要。那為什么更多的教師卻愿意從教學方式上的方式顯現自己課改的魅力呢,一則誤認為教學方式的改變就是課改,就是課改的實質;二則教學方式的改革是工具性的,顯效快;而教學內容改革是內涵式的,顯效慢。三則是革新難度不同,教學方式各科幾乎通用,無論哪種模式,都可以實行“拿來主義”,形式易學而且費心較少,實施起來也較容易,而教學內容的革新靈活多變,考驗著教師對歷史知識的積累、理解程度和能力素養,比較難把握和實施,也很難有現成的東西可以“拿來”,即使“拿來”有些也消化不了,駕馭不了。所以有相當一部分教育工作者把多媒體的應用作為課改的主要內容,加以應用,改變了課改的初衷。
二、多媒體的課件制作目標明確,精心設計
多媒體教學是教學的輔助形式,是“表”而非“里”。教師要深入分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圍繞教學問題的解決而選擇、運用多媒體,不能為了用而用;該用的要用,不該用的堅決不用;可以不用的堅持不用;教師課件制作應遵循以下兩點:第一,多媒體運用追求課堂的活潑、開放,但絕不是為了好看、熱鬧才運用的。教師在課件中加入聲音、運用圖片、引入視頻、網絡等等,目的是服務教學,切記畫蛇添足。第二,歷史課堂中運用多媒體的目的是通過現代化信息技術把學生培養成具備現代歷史人文素養的公民。學生是生成的主體。運用多媒體讓學生在愉悅中主動探索,在過程中發展思維,獲取知識。同時讓學生跨越歷史學科內外時空,拓寬學生歷史知識面和視野。以多元化、多樣化的手段、途徑,幫助學生生成屬于自己的知識和能力,進而全面提升歷史文化素養。
三、多媒體課件的課堂使用要因地制宜,靈活多樣
“學生在40分鐘的時間內能夠理解的知識和培養的能力都有限度,既要最大可能的利用這個限度,又不能超越這個限度,要充分考慮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钡谝弧⒃谏险n前應根據課程內容對課堂的教學流程作精心設計,對教學環節進行周密安排,課件運行、設疑、學生的反饋等細節教師要心中有數;第二、靈活運用多媒體所提供的豐富資源,打破書本是知識主要來源的限制,用各種相關資源來極大地擴充教學知識量,擴大學生知識面。第三、運用資料注意其內在的科學性、實用性和技術性。教師要把羅列在一起的資料進行必要的信息過濾和剪切,對于與學習主題無關的、容易引起歧義的資料要刪除。避免在多媒體中向學生羅列太多的資料而忽視信息質量反饋的傾向,選材堅持求真求精。克服懶惰習慣,不要下載不符合自己學生學習實際和教學實際的課件。第四、教師作為學習的指導者、促進者,要充分尊重學生在多媒體歷史教學中主體地位。讓學生利用多媒體學會自主學習,使多媒體真正成為學生學習歷史的認知和探究手段,以及解決歷史問題的工具。第五,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多媒體呈現要與教師講解,學生觀察、提取、認識過程要同步。切記用放電影的方式呈現多媒體。
三、要把多媒體課件運用與“講”好歷史和相結合
當前實際課程改革中有一個形式主義的誤區,即教學中過分迷戀多媒體技術手段。據學者們調查,許多學校的課程改革無非是一些現代化多媒體手段的應用,教學模式一如既往。教師使用多媒體,更多不考慮教學內容是否與之符合。我在教學實際中不因循守舊,但比較反對否定傳統,任何事物的發展它都不可能割裂歷史,只有在傳統上有更好的創新與發展。新課程改革也應如此。放棄傳統的“講”,用多媒體教學代替是完全不可取的。
掌握歷史知識不是歷史課程學習的唯一和最終目標,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養的基礎和載體。這是從事中學歷史教育教學工作者時刻牢記的,也是進行課堂教學內容組織與設計必須明確的根本。教師仍應有自己不可缺少課堂地位,多媒體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只能起一種輔助的作用,它的存在是為了增強教師的作用,加強師生互動,而不是要削弱或代替教師的作用。多媒體僅僅是“錦上添花”,一節課的靈魂不是多媒體所賦予的,而是教師對這節課內容的設計和主題的把握。實踐中,先是設計好這節課,然后才是尋找恰當的方式,而不是漫天找材料。
當前,多媒體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會越來越普及,盡管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但我們也不能因噎廢食,而應該看到其存在的問題的同時,積極探索,努力研究,揚長避短,采取一些措施,以推動多媒體在歷史課程教學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