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祎
摘 要:要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須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其中,全民守法是依法治國的長期性、基礎性工作。這是因為全民是守法的主體,如果法律制定出來了,卻不能得到全民的遵守和執行,那必將失去立法的目的,也失去了法律的權威和尊嚴。正如我國清末法學家沈家本所說;“法立而不行,與無法等,世未有無法之國而長治久安也[1]?!?/p>
關鍵詞:全民守法;依法治國;法制中國
一、全民守法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
(一)全民守法是依法治國的基礎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既艱巨,又復雜的一項系統性工程。依法治國也與我們的各項建設密切相關,緊緊聯系在一起。我們要實現全民守法,僅僅靠國家層面的努力是不夠的,這需要我們社會每個集體和個體的共同參與,共同努力?!半m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都遵守,仍不能實現法治”,亞里士多德的這句名言,再明白不過的說出了全民守法的必要性,大力推進全民守法,努力讓守法成為全民自覺意識和真誠信仰,將會推進法制中國的實現[2]。
(二)全民守法是維護社會經濟秩序穩定的要求
法律能夠對市場行為進行規范,調節各種利益關系。同時,法律也具有維護社會秩序的重要作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實行法制,因為法制能夠營造和諧的社會環境,各項經濟經營活動能夠按照法律規范有序進行。只有法律足夠完善才能體現出社會的公平和正義,才能很好地協調好各種問題,處理好各種矛盾。良好的法制環境能夠保障社會經濟態勢平穩運行,保障社會各項工作有序進行,同時給市場注入活力,增強市場信心。一個有活力的穩定社會,必然是一個全民守法的社會。所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需要良好的法制環境,更需要整個社會都能夠懂法、學法、守法、用法來保障。因此,市場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和運行要求我們要做到全民守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事業也要求我們要做到全民守法。因此,推進全面守法是時代賦予我們的重要任務,如何有效的穩步推進全民守法也是我們建設法制社會和法制中國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三)全民守法是促進社會和諧的保證
當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十幾億的人口已經實現了溫飽,總體上也幾經實現了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馬上就要實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大力推進全民守法,將有效促進政府改善民生,從源頭上減少各種矛盾的產生,將有效促進群眾依法維護權益,表達訴求,將促使各種社會矛盾的解決納入軌道,為社會的和諧穩定提供重要保證[3]。如果人們遇到困難或者問題,首先想到的是用法律解決,那么就會少很多社會矛盾的產生。相反,在現實中總會有人遇到困難時卻不通過正常的法律途徑去解決問題,而是通過鬧訪、自殘的方式取得大眾關注,以此來脅迫政府解決問題。這種方式是極不可取的,甚至在一定條件下存在違法。因此,我們要堅定地推進全民守法的建設,在全社會弘揚法律、崇尚法律,通過潛移默化的教育使人們在遇到困難和問題時首先想到的是用法律來解決問題,而不是憑一己之力用非法途徑去做違反法律的事情。我們既然普法、學法就要會用法,而不是一遇到問題就忘了法律,把法律拋在腦后,這樣就是沒有把法制觀念深入自己的內心,法制意識不強的表現。要將學法、守法、用法養成一種習慣,只有養成好的法制習慣,自覺地用法制意識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那么我們的法制建設就會取得更大的進步。
二、全民守法目前面臨的困難
在當前形勢下,推進全民守法的情況不容樂觀。我們要真正實現全民守法,仍然面臨著許許多多的困難和問題。只有把這些問題解決掉,才能真正實現全民守法的社會大局,才能真正實現法制中國。
(一)貪污腐敗是阻礙全民守法的現實原因
腐敗是令人深惡痛絕的丑陋行為,腐敗使得法律權威逐漸喪失,使得政府公信力下降,嚴重損害黨和政府的形象,長此以往將導致各種矛盾的爆發。行使公權力的人如果腐敗,利用手里的權力來顛倒黑白,貪贓枉法,會造成人們誤認為人大于法。但是我們預防和反腐敗是一項十分巨大的工程,需要建立一個復雜嚴謹的制度體系來完成。這不僅要完善我們的監察檢查制度,在其他方面我們也要下大功夫。單純的依靠懲罰和處理是不夠的,關鍵需要預防腐敗,加強反腐敗教育,在源頭上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應在社會上營造抵制腐敗、拒絕腐敗、腐敗可恥的氛圍和社會風氣,鼓勵群眾做好監督工作,用于揭露腐敗事件。當然,反腐工作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我們仍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我們的反腐敗建設要永遠在路上,永不止步。反腐沒有禁區,我們的反腐敗工作不會因為身份地位的高低而區別對待,只會有腐必反。
我們國家有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在封建社會中,人們法制觀念淡薄,人們迷信權力至上的觀念,這些落后的思想嚴重阻礙我們建設法制社會。直到現在,有一些領導干部仍然以當官為人生目標,迷信權力,認為權力至上,置黨紀國法于不顧,利用權力大肆斂財,搞權錢交易和權色交易[4]。這方面最為典型的就是十八大以來,查處周永康案、令計劃、徐才厚等案。他們在政治上握有大大小小的“權杖”,損害國家利益,相互充當保護傘,聯手攫取權力和利益。這種現象,如果任其發展,那么危害極大。因此,抵制腐敗、消滅腐敗是我們黨和國家所面臨的一個問題,但是從十八大以后,我們反腐敗建設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可以看出,我們的反腐敗戰斗必將取得勝利。把腐敗的障礙掃除后,推進全民守法大局的形成也必將要實現。
(二)人們法律意識不高,法制觀念淡薄。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物質生活極大豐富,我國家庭汽車保有量逐年上升,但是闖紅燈、酒駕、占用應急車道等現象卻時常發生。針對這些現象我們國家也已經加強了相關方面的立法,但是仍然屢禁不止。這些行為給我們帶來了嚴重的安全隱患,損害每個人的切身利益。因此,僅僅依靠懲罰和處理是不夠的,我們要提高人們的法律意識,增強他們的法制觀念。長期的封建社會歷史造成國人熱衷于“關系”和“人情”,而不重視法制。比如遇到各種問題時,大多數人往往先考慮的是能否找到熟人幫忙解決問題,而不是依靠法律去解決問題。這種現象非常不利于法制社會的建設,也會助長腐敗現象的產生。我們要重視法制,崇尚法律,要堅信法律是我們國家治理的基礎。
(三)相關法律執行力不高
法律的尊嚴和權威必須通過執行來實現??v有良法,得不到執行,依然解決不了問題。所以,我們要進行法制建設,法律的執行也是一個關鍵問題。在現實生活中,經常會有不同部門互相推諉,群眾去辦事情經常要跑好幾個部門才能辦好的情況發生。法律在執行過程中需要許多部門的協調配合,不同部門要凝聚一心,形成合力才能夠很好地執行。有的部門或者個人為了自身利益,抱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互相推脫責任,造成法律執行力不高。還有的在執行上不是無條件執行,而是思前想后,有選擇的去執行。容易的就去執行,困難的和難辦的就拖著執行或者不執行。這些人置責任于不顧,只考慮個人利益,使得我們的法律和政策不能得到很好地執行和實施。從而損害了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形象,破壞政府公信力,挑戰法律權威。這些人在執行上做選擇和變通,使我們的法律成為了沒有約束性的紙老虎。另外,還有部分領導干部遇到事情不是依法辦事,而是靠個人主觀意志處理。長此以往,這些領導干部就會走上腐敗的道路。
三、如何促進全民守法,實現法制中國
(一)培養并提高全民法治意識
法律不是僅僅寫在紙上供我們閱讀,法律更應該牢記在我們的心里,要在全社會開展法制宣傳,塑造和培育法制精神,讓法制觀念和法制意識深入每個人的內心。同時要做好法制的宣傳工作,大力開展法制教育,借助新技術、利用新方法給老百姓普法、講法。讓他們自覺接受、自覺參與、自覺學習[5]。要推進全民守法,需要我們每個人都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守住法律底線和道德紅線。義務的履行是我們享受權利的前提。我們要在全社會營造自覺守法的氛圍,打造良好的法制環境。努力讓法制貫穿到我們的生活當中,真正做到,有困難找法,有問題用法。這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同時是一件艱巨的工作。我們國家人口眾多,要使所有人接受到法制宣傳,增強他們的法制意識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這就需要我們加倍努力,善于動腦筋思考,用新途徑和新方法來增強人們的法制意識,讓法治觀念能夠深入民心。
(二)提高法律執行力,切實推進依法治國
要實現全民守法,首先在司法層面:司法機關必須要做到司法公正,司法公正是我們執法的底線,法律要體現社會公正,首先法律本身要得到人民的認同,假如社會大眾對法律毫無信任感,認為法律也保障不了他們的合法權益,那么就會通過其他途徑來解決問題。這會導致社會矛盾的激化,甚至導致群體性暴力事件的發生。習近平總書記對如何全面依法治國指出:治理一個國家、一個社會,關鍵是要立規矩、講規矩、守規矩[6]。治國理政的依據和原則就是法律,法律制定了后要做的就是落實,如果得不到落實,那么法律制定的再完善也是發揮不了作用。所以,法律的制定不是最終目的,法律的意義和價值體現在其執行力上。好的法律能夠得到好的執行才會切實保護好人民群眾,才能保障他們的人身和財產安全,才能保障他們的平等和健康發展。
(三)加強普法宣傳工作,努力形成全民守法良好風尚
增強全民法制意識的一條重要途徑就是推進普法工作,我們進行普法宣傳工作更是應該從小抓起,從基層抓起。例如,我們可以通過開展各種法制創建活動,以此來增強人們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讓人民群眾認識到法律是他們維護自身利益的保障,是他們追求美好生活的工具。黨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判斷,并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穩定解決十幾億人的溫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提出了日益增長的要求。這些方面的每一項進步,都需要推進全民守法來實現,所以,推進全民守法宣傳工作刻不容緩[7]。
參考文獻:
[1]李林.建設法治社會應推進全民守法.[J]法學雜志.2017(08).
[2]劉旺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靈魂.[J]紅旗文稿.2017(02).
[3]朱琳.依法治國之基本內涵探析.[J]法制與社會.2016(12).
[4]吳懷友.習近平全面依法治國思想論綱.[J]毛澤東研究.2016(03).
[5]王哲.依法治國與全民守法.[J]法制與社會2016(03).
[6]熊若愚.習近平全面依法治國思想體系述要.[J]理論探討2016(07).
[7]王靜.法治社會建設的理念與舉措.[J]理論視野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