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宏偉
[摘要]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制定合理有效的普惠金融發展戰略,以適應包容性增長這個大背景,成為政府部門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必須要考慮的問題。本文主要對二者的概念,以及包容性增長背景下的普惠金融發展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則和發展戰略進行了分析,推動我國經濟持續健康地向前發展。
[關鍵詞]包容性增長 普惠金融 發展戰略
一、引言
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取得許多突破性的成就,但在這個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經濟方面的問題。因此,順應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趨勢,在包容性增長背景下進行普惠金融發展戰略的制定具有重要意義。
二、包容性增長和普惠金融的概念和應用
對于包容性增長,不同的經濟部門和學者對它的理解都存在一定的差別。但在這些差別中也存在一定的共識,即:在研究包容性增長的過程中,既要注重它的結果,也不能忽視其中的路徑和過程。該理論認為,社會上的不平等現象只有在經濟發展水平迅速增長的前提下才存在被解決的可能性,也就是說,經濟發展是實現包容性增長的前提條件。
普惠金融的概念最早是在2005年由聯合國提出的,主要強調的是,全體民眾平等地享受金融方面的服務,具體可以這樣來理解:普惠金融是一種可以為社會各個階層的人提供全面有效服務的金融體系。這一理念在我國出現在2006年,焦瑾璞在亞太地區小額信貸論壇上首次提出了“普惠制金融體系”的概念。
三、包容性增長背景下發展普惠金融的基本原則
任何經濟或金融政策的制定都要處理好市場和政府的關系,結合我國目前的具體國情,有關學者認為,普惠金融要想在包容性增長的背景下得到良好的發展,必須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的基本原則。
普惠金融離不開政府的引導。由于不同地區經濟發展不均衡,金融服務的覆蓋面也就出現了不全甚至是空白的現象,那些居住在經濟落后地區的人和規模較小的企業通常難以獲得能夠滿足自身發展需要的金融服務。在這個時候,政府就要發揮好引導作用來進行改善。這種引導作用通常要統籌全局、組織協調、均衡布局,并從政策上進行扶持。
當然在發揮政府引導功能時,也不能忽視市場的主導作用。我國在《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中明確提出“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的原則。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尊重市場規律,使市場在金融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
四、包容性增長背景的下普惠金融發展戰略
面對包容性增長這樣一個大背景,普惠金融怎樣才能實現更好的發展,成為了當前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點出發:
(一)加強政策引導,協調區域發展
發展普惠金融的目的是促進資源的合理優化配置,并在此基礎上實現自身的可持續性發展。在目前的發展形勢下,要想使普惠金融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就要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促使各個階層的人民都能享受到公平的金融服務,實現包容性增長。
在發展普惠金融的道路上,要堅持走正確的發展道路,政府也要充分發揮自身職能,保證金融信息的普及與應用。與此同時,政府在對中西部那些普惠金融發展速度較慢的地區,應該從政策上給予一定的扶持:確保資金合理分配,使專項基金可以發揮出它真正的用處;對弱勢群體在融資政策上可以放寬一些,使得他們可以有更多途徑去進行融資;適當地擴大中小企業以及與農業相關的貸款主體的范圍,使不同階層的貸款需求都可以得到滿足,推動普惠金融進一步發展。
(二)提高居民收入。加強居民教育水平
有了足夠的收入,才會有消費的意愿,當居民的收入達到一定的高度時,就會對金融有需求。我國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因此實現居民收入增長是一個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在這過程中,還要注意完善相應的保障制度,努力縮小城鄉居民的收入差距。
發展普惠金融并不能單靠政府的努力,更重要的是我們每個人的積極參與,因此要重視向農民普及金融知識,培養他們的金融意識。這也是實現普惠金融長遠發展的重要保障。在農村地區,可以由村委會來組織,不定時地派金融工作者或金融專業的學生去到農村地區講解金融知識,向農民展示新型媒介工具的使用方法,促使他們可以用互聯網進行金融交易;城市地區則可以到小區里進行宣傳,舉辦相關活動。居民的金融意識提高了,也就更容易受到銀行的關注。
(三)發揮技術對普惠金融促進作用,推進互聯網金融發展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有利于進一步擴大金融行業的市場,但目前互聯網的普及并沒有充分推動普惠金融的發展,鑒于這種情況,政府應當鼓勵互聯網的發展,努力擴大它的普及范圍。通常以村為單位,給村民講解互聯網的知識,教給他們操作手機、電腦的方法,使互聯網的應用程度可以更高一些;金融工作者可以深入到農村地區,向農民展示怎樣用互聯網進行金融方面的操作幫助他們提高使用互聯網的幾率。
五、小結
包容性增長和普惠金融理念是相輔相成的。要想實現普惠金融在包容性增長背景下的良性發展,必須要把握好“包容”和“增長”這兩個關鍵點,增長是包容的前提,包容是增長的目標。在增長的前提下提升包容性,在提升包容性的同時實現穩定、健康、可持續的增長。政府應該立足我國的社會現實,扮演好在普惠金融發展過程中的角色,進一步推動我國經濟社會包容性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