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
[摘要]“營改增”政策是國家完善稅收體制的一項重要舉措,2016年5月1日,“營改增”范圍擴展到建筑業,從理論上來看,可以減少建筑業營業稅的重復征收,增加企業的議價能力,完善全行業的抵扣鏈。本文從“營改增”的現狀出發,闡述“營改增”前后企業稅負增減情況,進而分析“營改增”對建筑業稅負的影響,據此為建筑業“營改增”提出相應措施,以期提高企業效益,降低企業稅負。
[關鍵詞]建筑業 營改增 稅負 相應措施
一、前言
“營改增”政策從國家層面來講并不僅僅是一次稅制改革,更是國家經濟結構調整,企業轉型的重要舉措,使企業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建筑業“營改增”主要是指在中國境內的建筑服務企業由交營業稅轉變為交納增值稅,建筑業一般納稅人交納11%的增值稅,建筑業小規模納稅人采用3%的簡易計稅方法。現階段建筑業“營改增”政策并沒有實現規范化,很多企業處于摸索狀態,因此有必要把握建筑業“營改增”稅負情況,并且對“營改增”的影響提出合理的解決途徑。
二、“營改增”對企業稅負的影響
(一)“營改增”前后建筑業稅負對比
1.營業稅。假設A工程項目總造價為1110萬元,其中材料費為702萬元,該企業近期沒有購置設備。按照2016年5月1日前的營業稅政策,該企業應繳納的營業稅為:1110萬元*3%=33.3萬元。
2.增值稅。該建筑企業是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稅率為11%,2016年月1日后,該企業從材料采購到生產均實行價稅分離。上述工程項目不含稅總造價是1000萬元,其中材料費是600萬元,增值稅進項稅額為102萬元。那么銷項稅額=1000萬元*11%=110萬元;應交增值稅為:110-102=8萬元。
在建筑業的實際操作中銷項稅額為工程造價及價外費用*11%。增值稅進項稅額的抵扣項目主要為直接材料采購,稅率為17%,3%,0%、工程分包及勞務分包,稅率為11%或3%、設備租賃,稅率為17%或3%、自有設備采購,稅率為17%或3%、施工用水電,稅率為17%或3%等,進項稅額的抵扣稅率各不相同,甚至由于建筑業的上下游企業眾多,各企業的涉稅情況關系復雜,部分企業是小規模納稅人,因此取得增值稅發票較困難,很多進項稅額并不能抵扣。部分企業雖是一般納稅人,但是由于建筑業的經營方式為設計、施工、銷售為一體,因此很多進項稅額不能完全抵扣。
(二)“營改增”對企業稅負的影響
建筑業實行“營改增”政策從理論測算完全符合國家降低企業稅負的目的,可以激發企業活力,增強企業競爭力。但在實際推進過程中卻困難重重,現階段很多建筑企業實行“營改增”政策,稅負不僅沒有下降,反而呈現上升趨勢,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企業抵制“營改增”政策,不理解政策的具體執行要求或者不愿意學習新的稅收政策,另一方面是市場環境的稅制并不完善。在新的稅收環境下,我們來探討幾點影響稅負的原因:
1.經營模式對稅負的影響。建筑業普遍存在聯營項目,聯營項目部分企業是不合格的,部分聯營企業是自然人,因此沒有健全的會計核算體系,采購材料、分包工程等幾乎沒有正式的發票,所以實際稅負可能達到6%~11%,超過總承包方的管理費用率,有時會超過項目的總體利潤率,在這種經營模式下,總承包方和聯營方均不能獲得利潤,涉稅風險會威脅到聯營合作項目管理模式的生存和發展。
2.勞務成本對稅負的影響。在施工企業中建筑工程人工勞務費占工程總造價的20%~30%,同時建筑業的工人具有其特殊性,主要以零散的農民工和建筑勞務公司工人為主。農民工的人工費無法開具增值稅發票,無法進行進項稅額的抵扣,因此此項勞務成本增加了建筑業公司本身的稅負。建筑勞務公司一般是按照11%繳納增值稅,同樣沒有進項稅額抵扣,增加了勞務公司的稅負,或者增加建筑業企業本身的稅負。
3.財稅政策對稅負的影響。國家稅收管理規定,建筑業異地工程抵扣進項稅額需匯總到企業機構所在地,由機構所在地在繳納增值稅時進行進項稅額的抵扣,同時規定進項發票需要在180天內進行認證。而對于大型建筑企業而言,工程遍布較廣,在規定時間內收集發票進行實際驗證實屬不易,錯過發票抵扣時間,造成增值稅實際抵扣額小于可抵扣進項稅額,增加企業稅負。
三、建筑業對“營改增”政策建議
(一)完善經營管理模式“營改增”政策下建筑業企業需要改變粗放式的經營方式,向精細化的企業管理方式轉變。在選擇供應商和分包企業方面需要嚴格審核,選擇經營規范的企業,能夠出去增值稅發票的供應商,與上下游企業協商談判,爭取轉嫁稅負。同時企業在招投標方面需制定嚴格的標準。另外,企業需要加強內部控制和管理,制定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規范企業的經營方式。
(二)減少企業勞務成本
建筑業企業需要測算“營改增”對成本的影響,特別是勞務成本,因此,建筑業企業需要拆分和整合相關業務,以此減少成本。勞務成本的減少會從兩方面解決:一方面,減少農民工的使用,與正規公司合作,確保勞務公司提供增值稅發票,保證建筑業企業增值稅抵扣;另一方面,政府部分需要加強對勞務市場的管理,確保勞務市場有序運行,減少惡意競爭。
(三)加強財稅核算管理
針對“營改增”的稅負變化,建筑業企業需要合理確定納稅義務的時間以及納稅時點,均衡企業的稅收。同時,為了減少企業稅負,需要合理安排納稅時間,確保在合理時間內取得增值稅進項發票,并且在有效期內完成發票的認證工作。
四、結語
本文通過對建筑業“營改增”前后稅負情況的分析,得出影響建筑業稅負情況的主要因素有企業的經營模式、成本項目以及國家的財稅政策。并且根據相關原因提出了降低企業稅負的應對措施,以此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率和利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