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軍
[摘要]審計實施方案是審計工作的基礎也是靈魂,決定了審計工作的科學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但從審計實踐看,基層單位審計人員在編制審計方案時還存在許多問題,如對審計方案編制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審計方案的內容不完整、程序不規范,本文通過內審工作實物,對審計方案編制提出相關改進建議。
[關鍵詞]審計方案 編制 建議
審計實施方案是審計組為完成審計項目任務,對審計工作全過程工作的統籌安排,是指導審計檢查工作實施開展的“路線圖”,更是在審計項目質量控制體系中靈魂,但從審計實踐看,基層單位審計人員在編制審計方案時還存在許多問題,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
第一,對審計方案作用認識不夠。主要表現為一是缺少審計方案。審計人員對審計項目只按照審計要求開展了審計檢查,未及時編制審計方案,反映出審計人員對于審計方案程序性要求和指導意義認識不清。二是審計人員將編制審計方案作為審計程序中的常規形式,根據自我對審計對象的認識和審計內容的了解以及審計資源的掌握情況編制審計方案,造成審計方案操作性不強,審計方案編制單純發揮了完備審計程序、完整審計資料作用。三是審計人員直接沿用舊的審計方案或整體套用上級單位或其他單位類似審計方案,致使審計方案內容針對性不強,對審計業務指導作用發揮有限。
第二,審計方案編制內容不完整。主要反映在1.審計方案基本內容缺失,審計方案內容編制簡要化。如未列明“審計目標”、“審計程序和方法”、“審計人員分工”等必要的審計事項,增大了審計檢查的盲目性和隨意性。2.審計方案內容空泛。如對專用和非常規審計方式的運用要求,未作具體介紹和說明,使得審計人員不能規范使用,影響審計結果的準確性。3.審計重點內容不明確。一方面表現在審計內容繁雜,審計事項面面俱到,未凸顯審計項目特點,另一方面審計主要內容與審計對象實際情況脫節,如單位內部控制程序、方式、重點等內容發生變化,審計方案內容仍未調整和變化,致使審計檢查不能有的放矢,審計監督作用發揮有限。
第三,審計方案編制程序不規范。—是未結合審計對象實際情況編制審計方案。審計方案編制前未能根據審計目的對審計對象主要業務活動、內部控制、風險管理體系設計運行、重要管理事項等情況做必要調查和了解,容易造成編制的審計方案形式化,與審計實踐活動脫節。二是審計方案未履行必要的審議程序。主要是審計項目負責人在審計方案編制后未報送審計機構負責人或單位分管領導審批,影響審計方案執行的權威性和嚴肅性。其次是審計方案未征求審計組成員意見,容易產生審計人員分工不合理、審計任務分配不均等問題,制約審計人員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審計方案調整具有隨意性。主要是審計過程中,審計內容發生重大變化、主要審計程序和方法改變、重要審計力量發生變動時需要調整審計方案,未履行必要的審批程序而對審計方案作出重大改變,容易產生審計目標與審計結果不相符情況。
如何編制行之有效的審計方案,科學高效指導基層單位審計項目高質量順利實施,針對審計方案編制過程中存在問題,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高度重視審計方案編制工作。審計方案編制是審計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流程,是有效指導審計實施、嚴格控制審計質量、順利實現審計目標的關鍵環節。審計項目的所有參與人員都要認真關注審計方案編制工作。首先審計方案編制人員要在方案編制前開展全面審前調查,根據審計目的在透徹了解審計對象實際情況基礎上,確定審計應關注的重點內容、審計履行的必要程序和使用的主要方法以及審計資源的合理配置。其次審計人員要對方案中分配的審計任務結合自身業務經驗和工作能力提出改進和完善意見,最后審計部門負責人要依據審計目標和審計要求,對審計方案內容的完整性、審計程序和方法的可操作性、審計力量擺布的合理性等編制內容進行審核,并在審計過程中落實審計督導責任,督促檢查各項審計工作按照審計方案實施開展,確保審計方案有效執行。同時在優秀審計項目評選中增加審計方案評分占比,鼓勵審計人員重視審計方案編制工作,努力提高審計方案編制水平。
第二,完善審計方案編制內容。按照《中國內部審計準則第2101號內部審計具體準則一審計計劃》第十五條項目審計方案應當包括的基本內容要求,一個完整標準的審計方案應當具有審計目標和范圍、審計內容及重點、審計程序和方法、審計組成員的組成及分工、審計起止日期等編制要素內容。審計人員編制的審計方案內容首先要符合以上完整性要求,同時審計方案要根據審計目標和審計要求突出和細化重點內容的編列,特別是重要審計內容的確定、特殊審計方法的使用、主要審計風險的評估等內容,以便在審計過程中幫助和指導審計人員有針對性的開展審計檢查,提高審計效率。最后要把握各項審計方案內容是否符合可行性要求,主要是審計目標要具有可行性,審計風險評估具有合理性,審計內容和重點具有適當性,審計步驟和方法具有適用性,審計時間安排具有合理性,審計分工具有恰當性,全面突出審計方案的實用和可操作特征。
第三,健全審計方案編制流程。遵循科學、規范、有序的審計方案編制程序是提高審計方案編制質量的重要保證。一個好的審計方案成型要經過審前調查、審計線索和依據收集、重要性審計內容確定、審計風險評估、審計人員評議、審計工作負責人審核、方案調整等編制流程。因此,加強審計方案編制程序管理首先要對審計對象進行充分調查了解,并結合審計目標要求,判斷可能存在問題的范圍和方向,依此確定審計方案中的審計事項。二是根據審計內容收集審計需要的法律、法規和行業管理規章制度等審計依據資料,并對依據的適用性進行排查,確保審計依據有效適用。三是對審計風險開展必要的評估,合理確定可能發生的風險情況和控制風險措施,將審計風險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四是要多方征求對審計方案稿的意見,不斷健全和完善審計方案。五是對審計方案執行過程中對出現的重大變化事項審計組應當及時啟動審計方案調整程序以保證審計項目順利有效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