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晨
(菏澤技師學院,274026)
在我國的技術院校的教育體系中,鋼琴課程的教學是音樂教育的主要課程之一,現如今鋼琴教育廣泛普及,我國眾多院校陸續開設了鋼琴專業,并且的教學規模和教學水平上有了很大的提升,也融入了更多的現代教學方式和先進設備的應用。但是在教育觀與鋼琴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的同時,技術院校鋼琴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著很多的問題。
雖然教學改革已經不斷的深入到技術院校中,但是技術院校的鋼琴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比如傳統的教學模式不能夠及時轉變到新型的教學模式,不能促進學生多元化發展。其次教師教學過程過于呆滯乏味、瑣碎繁雜不能集中學生的課堂注意力,降低學生課堂學習效率。最后教師教學過程過于單一,比如教師經常用同一個教案設計不同的教學內容,這樣的教學過程難以提高教師和學生的能力,嚴重阻礙學生在音樂道路上的發展。
鋼琴演奏能力是技術院校學生就業之后的專業能力,它在各個教育層次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傳統的鋼琴教學模式主要是一對一教學或者是集體授課模式,針對性較強,教師在上課過程中十分注重,提高學生的鋼琴演奏技巧,因此在培養學生演奏技巧上十分有效。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的鋼琴教學模式存在著一定的弊端。第一點是傳統的鋼琴教學模式缺乏創新性,集體收一對一小班授課的教學模式,讓鋼琴教學的形式和內容難以得到創新,使學生難以學習到時代性較強的知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技術院校鋼琴教育的發展。第二點是傳統的鋼琴教學模式缺乏教學互動,傳統的鋼琴教學過程中大多以教師示范學生模仿的形式進行教學,在課堂中教師占主導地位,學生大多數是在被動的情況下接受鋼琴教育,所以學生難以提高學習成績。因此要摒棄傳統的鋼琴教育模式,推行多元化鋼琴教學模式。例如,技術院校可以引進現代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建立一個學習鋼琴的便捷學習平臺,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與溝通,從而促進學生對鋼琴的學習興趣,從而促進成績提高。
清晰的教學過程能夠充分體現出一堂課的中心思想,能夠表現出教師教學思路的流暢,能夠反映出教師在處理教材的認真態度。簡明清晰的教學過程既要便于操作,又要凸顯教學的層次變化。例如教師可以將教材內容進行板塊式教學,板塊式教學能夠較好的整合學習內容。在設計課程問題時,要分清主要問題和次要問題,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音樂知識,形成良好的教學流程,從而為學生學習音樂提供清晰的思路,為學生構建良好的知識邏輯,促進學生對于音樂的學習。教師還要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精心設置課程流程,使整個教學過程具有特色和個性。
對于學習鋼琴的學生來說,注重樂感的訓練和培養是學習鋼琴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學習鋼琴和學習語言一樣,必須有一定的感覺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內在潛能。對于沒有好的樂感的學生來說,學習鋼琴的興趣會慢慢缺失,缺少學習鋼琴的主動性;而對于樂感比較好的學生而言,他們在學習鋼琴的同時,不僅享受到了美好的音樂,還能在演奏過程中體會到樂曲的精髓所在,因此練習鋼琴的質量與練習時間并無過多的觀點,重要的是自身樂感的獲得,從音樂中向觀眾傳達一種音樂上的交流。由此可見,樂感的培養與提高鋼琴教學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視。作為鋼琴教師,首先要喜愛自己的學生,將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去輔導,要給予學生鼓勵,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進而培養學生的樂感。同時教師要多引導學生聽音樂,音樂是一種有其句法和情感表達規律的語言,讓學生多欣賞音樂,培養學生分辨音樂好壞的能力,良好的音樂知識能夠更好地付出情感的表達。
課后反思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最佳捷徑,同時也是教師通過學生對于知識認知程度的一種最佳檢驗方式。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及時發現學生學習問題的途徑可以通過課后作業來檢驗。例如就是在課后根據教學情況為學生布置作業,通過學生完成作業的情況,了解到學生掌握的知識點程度總結出學生們存在的共性和個性問題,在練習課時可以為學生提出存在的錯誤,并以其他同學的錯誤為例,以避免出現同樣的錯誤多次發生的情況同時,還能夠借助學生完成作業的情況,找出自身教學時的不足并及時補充。教師還可以通過作業的完成情況實施獎罰制,對作業完成情況,優秀或良好的同學提出表揚或物質、精神上的獎勵,以促進學生更熱愛音樂;對作業完成情況較差的同學要及時的提出批評并加以改正,以避免屢次犯錯的情況發生,為學生能夠在正確的音樂知識引導下創作出更好的音樂奠定基礎。
綜上所述,提高技術院校的鋼琴教學水平,培養出眾多優秀的專業型人才,才能使技術院校鋼琴教學得到長期健康發展。技術院校要高度重視鋼琴教學,在教學中融入一定的創新要素,不斷開展實踐教學,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充分結合在一起。教師還要給予學生學習鋼琴的自信心,培養學生學習鋼琴的興趣,順應國家教育改革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