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小娟,陳 冰,袁東平,汪金林
(1.龍川縣人民醫院,廣東 河源 517300;2.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東 廣州 510000)
胸膜疾病作為呼吸內科中一種常見性且多發性疾病,發病率相對較高,約為30%左右[1],由于該病癥的病因相對較多、復雜,既是原發病也是繼發病[2],對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質量均帶來較大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關于胸膜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成為臨床關注的重點。本文針對我院開展經皮胸膜活檢術在胸腔積液中的應用研究,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篩選從2016年2月~2017年8月龍川縣人民醫院符合要求的病例40例,將其作為觀察組,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疾病研究所)符合要求的病例160例,將其作為對照組,入選標準為胸水檢查按Light標準診斷為滲出性胸腔積液、B超提示胸腔積液量至少在4cm以上、胸腔積液病因診斷不明確者。觀察組中,男22例,女18例,年齡21~82歲,平均(51.26±5.38)歲,懷疑性惡性胸腔積液24例,結核性胸膜炎16例;對照組中,男80例,女80例,年齡20~80歲,平均(51.88±5.13)歲,懷疑性惡性胸腔積液89例,結核性胸膜炎71例,所有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且均經醫院倫理委員會認證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排除標準:排除凝血功能障礙或有出血傾向患者,排除嚴重肺功能不全患者,排除伴有肺大泡或全身情況極差者,排除膿胸患者以及精神疾病患者。
1.3方法:所有患者均進行術前檢查,包括血常規、出凝血及胸部 CT、B超胸水定位。首先,選取胸腔積液多、胸膜增厚處作為穿刺點,然后對患者進行常規消毒,并在穿刺點及周圍進行充分具備麻醉后,尤其是壁層胸膜的麻醉,并對胸腔積液進行留取和實驗室檢查。實驗室檢查儀器生產廠家為上海醫療器械廠,將Cope穿刺針中含帶針芯,在穿刺點部位進行垂直穿刺,將穿刺針刺入患者胸腔內,拔出針芯,待胸腔積液流出后迅速將鉤針插入至套管中,并在3、6、12、9點處對灰白色胸膜進行鉤取,共鉤取3~4塊即可,然后立即使用濃度為10%的福爾馬林對胸膜進行固定,送至病理學檢查實驗室。患者在術后應進行嚴格的局部消毒,然后對穿刺部位進行加壓包扎。如果患者的胸腔積液過多,則可留取胸腔引流管,將患者胸腔積液放出一部分,如果患者首次穿刺檢查結果為陰性時,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第二次、第三次穿刺取材和檢查。
1.4觀察指標:①使用經皮活檢術對胸腔積液患者進行檢查,觀察患病類型如惡性胸腔積液、胸水中癌細胞、痰中癌細胞、結核性胸膜炎、典型結核改變等結果[3],通過結果對本研究結論進行分析和探討;②記錄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例數,包括氣胸、出血、胸膜反應,并發癥發生率=并發癥發生例數/總數×100%;③記錄各項經濟指標,包括一次性胸腔穿刺包、病理檢查、術后并發癥處理。
2.1不同組別患者病理學和細胞學檢測結果:對照組患者開展經皮胸膜活檢術,首次檢查取到胸膜組織共152例,取到皮膚8例,成功率為95%,觀察組中,首次檢查取到胸膜組織共36例,取到皮膚4例,成功率為90%,組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另外,惡性胸腔積液檢測陽性率、胸水中癌細胞檢測陽性率、痰中存在癌細胞檢測陽性率、典型結核改變檢測陽性率,兩組各項檢測結果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不同組別患者病理學和細胞學檢測結果[例(%)]

組別例數胸膜組織取出成功率惡性胸腔積液檢測陽性率胸水中癌細胞檢測陽性率痰中存在癌細胞檢測陽性率典型結核改變檢測陽性率對照組160152(95.0)96(60.0)24(15.0)8(5.0)112(70.0)觀察組4036(90.0)20(50.0)4(10.0)2(5.0)26(65.0)χ2值0.36040.40400.22860.00000.1140P值0.54830.52500.632810.7356
2.2不同組別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對比: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30%,對照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40%,經統計學對比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不同組別患者經濟指標對比:對照組在一次性胸腔穿刺包、病理檢查、術后并發癥護理等經濟指標對比中,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2不同組別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對比[例(%)]

組別例數氣胸出血胸膜反應并發癥發生對照組160040(25.0)8(5.0)48(30.0)觀察組404(10.0)8(20.0)4(10.0)16(40.0)χ2值2.10530.14340.36040.4396P值0.14670.70490.54830.5073


組別例數一次性胸腔穿刺包病理檢查術后并發癥處理對照組1602900±11531000±175616000±2964觀察組402200±10322000±108510000±2354t值20.277519.49907.0891P值0.00000.00000.0000
胸腔積液在臨床中是一種較為多發的胸膜類疾病,臨床中可將其分為漏出液和滲出液兩種不同形式[4]。針對于滲出性胸腔積液來說,由于其成因相對來說比較復雜,加之胸腔積液中原發灶的找出十分困難[5],因此,滲出性胸腔積液的病因診斷存在一定的難度,一般來說,滲出性胸腔積液病癥可概括為胸膜結核、胸膜感染、胸膜腫瘤、自身免疫性胸膜炎等病癥[6]。經皮胸膜活檢術就是指在B超的指導下對取出的胸膜組織進行實驗室檢查,這種檢查方式的準確度要更高,顯著高于胸腔積液和細胞學檢測方式[7]。另外,相比于胸腔鏡、纖維支氣管鏡、剖胸探查等檢查方式來說[8],經皮胸膜活檢術的操作相對比較簡單,對設備器械的要求較低,安全性較高的優點,但不可避免的,也存在氣胸、出血、胸腔感染等并發癥狀,在這種情況下,手術方式、操作水平、術后護理對其影響較大、要求相對較高[9]。目前,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發展和進步,經皮胸膜活檢術在基層醫院診斷胸腔積液患者中的應用越來越多。懷疑性惡性腫瘤患者應進行相應的經皮胸膜活檢術,然后使用CT掃描等確診病因,結核性胸腔積液診斷由于在較長一段時間內均存在一定的漏診和誤診的可能[10],因此,應用經皮胸膜活檢術能夠真正意義上實現確診檢查,重要性十分顯著。由于胸腔積液與胸膜彌漫性病變之間的關聯性較弱[11],而與胸膜局灶性病變息息相關,就當前經皮胸膜活檢術的實際情況來說,仍然無法更好的確診病癥。針對于胸水來說,通常情況下不應為患者實施經皮胸膜活檢術,以防胸腔積液的漏出,將治療的重點轉移到糾正原發病中,如心力衰竭癥狀[12]。另外,該種方式相比于其他檢查方式來說,經皮胸膜活檢術的安全程度更高、有效性更好、操作性更佳、費用更低,從本次研究中可以了解到,對照組患者開展經皮胸膜活檢術,首次檢查取到胸膜組織共152例,取到皮膚8例,成功率為95%,觀察組中,首次檢查取到胸膜組織共36例,取到皮膚4例,成功率為90%,組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失敗原因是由于提取到肌肉組織和皮膚組織,通常情況下,肌肉組織、皮膚組織與胸膜組織存在較大且肉眼可見的不同點,胸膜組織多為白色組織,先漂浮在標本瓶上方,然后出現緩慢下沉,而肌肉組織和皮膚組織顏色為紅色,與肌肉組織的區別十分明顯。另外,惡性胸腔積液檢測陽性率、胸水中癌細胞檢測陽性率、痰中存在癌細胞檢測陽性率、典型結核改變檢測陽性率,兩組各項檢測結果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30%,對照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40%,經統計學對比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知,龍川縣人民醫院和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疾病研究所)在陽性率檢測和并發癥發生率差異較小,均可應用。對照組在一次性胸腔穿刺包、病理檢查、術后并發癥護理等經濟指標對比中,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基層醫院相比于三甲醫院來說,經濟費用花銷更小。
綜上所述,基層醫院與三甲醫院(呼吸疾病研究所)的陽性率、并發癥差異性并不顯著,并且,基層醫院在經皮胸膜活檢術使用中的經濟費用更低,優勢顯著,有利于患者盡早確診和治療,促進患者早日恢復健康,因此可在基層醫院中廣泛推廣和使用。
[1] 譚英葵,梁云萍,青壹蓮,等.社區綜合護理干預對老年COPD患者健康行為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內科,2017,12(3):428.
[2] 徐少平.基層醫院藥房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J].內科,2007,2(2):285.
[3] 毛曉潤,杜文娟,徐月貞,等.綜合護理干預預防社區老年高血壓或糖尿病患者跌倒的效果評價[J].中國全科醫學,2013,16(5):575.
[4] 蔡 燕.社區綜合護理干預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2,26(30):2863.
[5] 呂 雄,張 鈺,叢 晶,等.糖尿病患者實施社區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31(9):667.
[6] 劉 霞,張新娟,王海燕,等.社區護理干預在老年慢性病患者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2013,23(1):234.
[7] 熊 震,陽光輝,黎光強,等.經皮穿刺閉式胸膜活檢術在不明原因胸腔積液中的診斷價值[J].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2014,7(2):62.
[8] 李 蓓.胸膜活檢術的臨床意義[J].醫藥前沿,2012,2(1):237.
[9] 馬朝燕.胸膜活檢在滲出性胸腔積液中的診斷價值[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6,41(8):1048.
[10] 雷 翔.經皮胸膜活檢術在滲出性胸腔積液病因診斷中的應用[J].臨床肺科雜志,2012,17(6):1156.
[11] 于春艷,吳曉梅.胸膜活檢在滲出性胸腔積液中的診斷價值及安全性[J].哈爾濱醫科大學學報,2013,47(4):374.
[12] 張更臣,曹兵生,李卓等.超聲引導胸膜活檢術對滲出性胸腔積液的診斷價值[J].中國醫學裝備,2016,13(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