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文才
(鹽城市第三人民醫院,江蘇 鹽城 224000)
兒童喘息性疾病是一種臨床上較為常見的復雜性、特異性疾病,此類疾病雖然患者的體征和癥狀有較大的相似性,但患者的病因和特點不盡相同[1-2]。常見的兒童喘息性疾病有毛細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感染性喘息等,最常見的一種即為支氣管哮喘?;颊叩呐R床癥狀表現為咳嗽、胸悶、喘息急促等,給患者的生活帶來極大的影響,由于兒童為較為特殊的發患者群,對于此病的治療衛生部門給予的高度的重視,為研究小劑量硫酸鎂在兒科平喘治療中的臨床療效,分析小劑量硫酸鎂應用的臨床意義,以90例喘息性疾病患者為對象進行研究,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以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兒科收治的90例喘息性疾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治療方式的不同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試驗組和對照組各45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納入和排除標準,且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45例喘息性疾病患兒:年齡2個月~3歲,平均(7.47±1.05)個月;病程7~82 h,平均(31.46±2.87)h;支氣管炎17例、毛細支氣管炎10例、支氣管哮喘13例、喘息樣支氣管炎5例;其中男25例,女20例。試驗組45例喘息性疾病患兒:年齡2個月~3歲,平均(7.65±1.02)個月;病程7~80 h,平均(32.03±2.64)h;支氣管炎16例、毛細支氣管炎11例、支氣管哮喘11例、喘息樣支氣管炎7例;其中男24例,女21例。經過對比兩組喘息性疾病患兒年齡、病程、性別、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納入標準和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經診斷患有喘息性疾病(支氣管炎、毛細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喘息樣支氣管炎),臨床癥狀為喘息、哮鳴音、胸悶、咳嗽等。②患兒監護人閱讀知情同意書同意入組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③無既往呼吸性疾病病史,排除藥物過敏患者。排除標準:①患有嚴重心、肺、腎功能障礙等。②患有凝血障礙、自身免疫性疾病、惡性腫瘤、精神疾病等。③患兒監護人拒絕入組。
1.3治療方法:對照組常規治療,具體治療方法如下:對于病毒感染的患兒采用抗病毒治療,對于支原體感染的患兒,給予紅霉素或阿奇霉素進行治療,所有患者均給予細辛腦止咳,沐舒坦進行化痰治療。試驗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聯合小劑量硫酸鎂進行治療,常規治療方式同對照組,小劑量硫酸鎂具體用法用量如下:應用硫酸鎂濃度為25%,劑量為0.1~0.2 ml/kg,將25%的硫酸鎂與5%或10%的葡萄糖注射液混合稀釋后進行靜脈滴注,所有患者均在0.5 h內滴注完畢,2次/d,根據患者情況治療3~5 d。
治療過程中密切關注患者的病情變化,定時對患者的血壓、心率、呼吸情況進行檢測,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嚴格控制。
1.4評價標準:經過常規治療和聯合硫酸鎂治療3~5 d后,比較兩組喘息性疾病患兒的治療效果和治療后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觀察指標為喘息、哮鳴音、喘憋等情況。具體評價標準如下:顯效:患者經過治療后3 d內喘息、喘憋等情況消失或有明顯的減輕,肺部聽診哮鳴音有消失或明顯減輕;有效:經過治療后3 d內喘息、喘憋等情況有一定的好轉,肺部聽診哮鳴音減少;無效:者經過治療后3 d內喘息、喘憋等無減弱甚至加重,肺部聽診哮鳴音無改變甚至加重[3]。
1.5數據處理:數據均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以率(%)表示,χ2檢驗比較。P<0.05認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治療有效率比較:具體數據詳見表1。
表1兩組喘息性疾病患兒治療有效率比較[例(%)]

組別例數痊愈有效無效總有效率試驗組4521(46.67)19(42.22)5(11.11)40(88.89)對照組4518(40.00)17(37.78)10(22.22)35(77.78)χ2值7.47P值<0.05
經過治療后試驗組痊愈21例,有效19例,無效5例,治療總有效率為88.89%,經過治療后對照組痊愈18例,有效17例,無效10例,治療總有效率為77.78%,試驗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治療情況(平喘、鳴音消失、住院時間)比較:具體數據見表2。


組別例數平喘鳴音消失住院時間試驗組452.41±1.204.86±1.756.79±1.36對照組454.98±1.317.46±1.849.31±1.54t值6.256.476.26P值<0.05<0.05<0.05
經過治療后試驗組平喘時間(2.41±1.20)d少于對照組(4.98±1.31)d,鳴音消失時間(4.86±1.75)d少于對照組(7.46±1.84)d,住院時間(6.79±1.36)d少于對照組(9.31±1.54)d,試驗組平喘時間、鳴音消失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兒童喘息性疾病的診治在近年來得到了國家衛生部門的高度重視,從80年代開始美國CRS對兒童喘息性疾病開展了一系列研究,對此類疾病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義[4]。隨著多年以來不斷診治和對兒童喘息性疾病的研究發現,此病患者的臨床病癥和體征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但引起此病的原因和患者特點多種多樣,這也就決定了此疾病的特異性[5-6]。2歲以下的嬰幼兒患者最好發毛細支氣管炎,此病為一種感染性疾病,是一種感染性喘息,除此之外最高發的一種喘息性疾病為支氣管哮喘,屬于過敏性喘息的一種,喘息性疾病中病情發展較快的為感染性喘息,有約3/10的可能性發展為哮喘,哮喘是由于多種原因造成的慢性炎性反應疾病,哮喘的發生有嗜酸性細胞、肥大細胞、中性粒細胞、平滑肌細胞、上表皮細胞等多種細胞參與,多種因素刺激作用引發[7]。常見的病因有過敏(室內過敏原、室外過敏原、食物過敏原等)、病毒感染(流感病毒、RSV等)、細菌感染、微生物感染、支氣管肺發育不良等原因造成。 臨床上對于兒童喘息性疾病的治療通常應用抗病毒、抗感染等治療,當疾病急性發作時通常采用受體興奮劑、氨茶堿等治療,雖然治療效果顯著,但卻會造成藥物依賴從而使患兒的免疫力降低[8]。為研究小劑量硫酸鎂在兒科平喘治療中的臨床療效,分析小劑量硫酸鎂應用的臨床意義,以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兒科收治的90例喘息性疾病患者為對象進行研究,研究結果:試驗組治療有效率88.89%,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7.78%,試驗組平喘時間、鳴音消失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說明常規治療聯合小劑量硫酸鎂治療具有一定的優越性。硫酸鎂是通過Mg2+將Ca2+通道打開,降低乙酰膽堿對平滑肌的興奮作用,解除平滑肌的痙攣能夠阻止cAMP的水解,增強受體與激動劑的親和力,鎂離子是人體內最豐富的離子之一,對體內多種酶的活性具有一定的調節作用,通過對腺苷酸環化酶的激活對腎上腺能受體進行激活,是機體支氣管擴張達到通氣情況的改善,同時鎂離子具有擴張血管的作用,擴張肺血管,對小循環進行改善。
對于兒童喘息性疾病的治療,采用常規方式聯合小劑量硫酸鎂進行治療能夠有效縮短平喘時間、鳴音消失時間和住院時間,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任小梅.硫酸鎂在小兒喘息性疾病中的應用分析[J].吉林醫學,2016,37(12):2898.
[2] 蔡大星.臨床兒科平喘治療中硫酸鎂的療效觀察及作用分析[J].醫藥前沿,2016,6(12):124.
[3] 趙紹菊,劉 敏.臨床兒科平喘治療中硫酸鎂的療效觀察及作用分析[J].健康必讀(中旬刊),2013,12(3):284.
[4] 王國霞.小劑量硫酸鎂在兒科平喘治療中的效果觀察[J].醫藥前沿,2011,1(9):39.
[5] 黃澤萍.小劑量硫酸鎂在兒科平喘治療中的效果觀察[J].黔南民族醫專學報,2013,26(2):96.
[6] 楊琦煒.小劑量硫酸鎂在兒科平喘治療中臨床效果分析[J].中外醫療,2012,31(7):93,95.
[7] 肖水平.小劑量硫酸鎂在兒科平喘治療中的臨床效果分析[J].求醫問藥(學術版),2012,10(10):667.
[8] 肖水平.小劑量硫酸鎂在兒科平喘治療中的臨床效果分析[J].當代醫學,2015,(1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