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慶云
(遼寧省沈陽二四五醫院電診科,遼寧 沈陽 110000)
膝骨關節炎病變疾病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關節病類型,患者膝關節的軟骨部位往往會發生病理性改變,給患者日常生活帶來痛苦,并直接影響患者的正常活動。尤其對于老年群體來說,其骨骼和關節老化更容易發生膝骨關節炎病變疾病。目前膝骨關節炎病變疾病的診斷方式有X線檢查、核磁共振檢查以及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等方式。本文為對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中老年膝骨關節炎病變疾病的臨床價值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對130例中老年膝骨關節炎病變疾病患者分別使用核磁共振和彩色多普勒超聲進行檢查,診斷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間收治的130例中老年膝骨關節炎病變疾病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如下:①存在中老年膝骨關節炎病變疾病典型癥狀;②愿意配合本次治療和研究;③符合中老年膝骨關節炎病變疾病的診斷標準。排除標準:①嚴重肝、腎功能障礙;②傳染疾病患者;③存在精神疾病的患者;④不愿意配合本次研究的患者。按照隨機分組的方法將患者分為A組、B組兩組,各65例。A組男40例,女25例,年齡61~82歲,平均(71.04±0.99)歲;病程1~7年,平均(3.05±0.68)年。B組男38例,女27例,年齡60~83歲,平均(70.64±0.97)歲;病程2~9年,平均(4.13±0.95)年。兩組患者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A組患者使用西門子公司生產的2.0T超導核磁共振系統進行檢查。患者保持良好的仰臥體位,并將腿部伸直外旋,外旋角度15°左右。使用SE序列、T2W1序列以及T1W1序列對患者進行掃描,厚度5 mm,層間距2 mm。B組患者使用飛利浦公司生產的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器對患者進行檢查,患者保持坐位并將膝關節屈曲35°左右,探頭頻率10 MHz,對患者膝關節部位進行縱向、橫向以及斜向等多個方位檢查。檢查結果由專業醫護人員進行操作和記錄,同時由兩名以上專業醫師作出最后的診斷。
1.3評價指標:對比兩組患者診斷結果的正確率、敏感度和特異度。正確率通過兩組患者的檢查結果與病理檢查結果對比進行衡量。
1.4統計學分析:所有數據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A組患者的診斷結果正確率89.23%和B組患者的診斷結果正確率90.77%相近,兩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B組患者的診斷結果的特異性92.13%明顯高于A組患者的88.64%,但是B組患者的診斷結果的敏感度70.11%明顯低于A組患者的79.4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兩組患者的診斷結果比較

組別例數正確率[例(%)]敏感度(%)特異性(%)A組6558(89.23)79.4288.64B組6559(90.77)70.1192.13χ2值0.6185.9654.863P值>0.05<0.05<0.05
人體膝關節結構組成比較復雜,是人體重要的承重關鍵,所以容易出現受損現象,甚至出現各種疾病,給患者帶來較大的痛苦和傷害[1]。本文經過總結和歸納認為導致膝骨關節炎發生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三個方面:第一,長期進行過重勞動以及坐姿不正確,會導致膝骨關節炎的發生。第二,人體過于肥胖,使得人體的膝骨關節長期承受較大的壓力,進而導致患者膝骨關節出現炎性反應。第三,來自外部的過重壓力或者傷害也會導致膝骨關節炎的發生,比如骨折、軟骨損傷以及韌帶損傷等。
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和進步,中老年膝骨關節炎病變疾病的臨床診斷手段越來越多,核磁共振在檢查中老年膝骨關節炎病變方面效果突出,但其價格較高,加重患者的經濟負擔,因此在臨床應用上受到了較大限制[2]。近年來彩色多普勒超聲在臨床診斷應用越來越完善,被普遍應用到中老年膝骨關節炎病變疾病的臨床診斷中[3]。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能夠清楚地觀察到患者膝關節軟骨組織的厚度以及光滑程度,同時還能夠通過對患者膝關節血流變化的檢測來確定患者膝骨關節炎病變的嚴重程度[4]。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A組患者的診斷結果正確率89.23%和B組患者的診斷結果正確率90.77%都比較高,兩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彩色多普勒超聲對中老年膝骨關節炎病變疾病具有較高的臨床診斷價值,其診斷的正確率比較高,該研究結果和葉興偉等相關研究結果具有一致性[5]。
另外本次研究結果顯示B組患者診斷結果特異性92.13%明顯高于A組患者的88.64%,但是B組患者的診斷結果的敏感度70.11%明顯低于A組患者的79.4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中老年膝骨關節炎病變疾病的特異性更好一些,該研究結果和盧亞光相關研究結果一致[6]。
綜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聲對中老年膝骨關節炎病變疾病具有較高的臨床診斷價值,其診斷的正確率比較高,尤其診斷特異性明顯高于核磁共振,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石 健,王 彬,劉蔭華.乳腺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中應用BI-RADS分級診斷標準對乳腺疾病的診斷價值[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10,5(2):877.
[2] 孟金玲.高頻超聲在膝骨關節炎臨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河南醫學研究,2016,10(3):1824.
[3] 唐以銀,李曉妍,廖 林.膝骨關節炎超聲檢查與MRI在軟骨病變中的對比研究[J].吉林醫學,2011,7(2):1261.
[4] 游淑紅,洪 濤,陶 榮,等.高頻超聲在膝骨關節疾病診斷及治療中的應用價值[J].東南國防醫藥,2016,6(4):578.
[5] 葉興偉,陳 旭,楊琳琳,等.彩色多普勒超聲對中老年膝骨關節炎的診斷價值[J].臨床超聲醫學雜志,2016,18(3):173.
[6] 盧亞光.彩色多普勒超聲對診斷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臨床價值[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