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映雪,吳瑜娟,徐麗娜
(豐順縣人民醫院護理部,廣東 梅州 5143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慢性肺部疾病不斷發展的結果,臨床發病率約為0.6%~4.3%,近年來,由于空氣污染的加重,使得本病的發病率逐年升高[1]。COPD病程遷延,反復發作,多難以根治,同時,如若治療不當,可導致喘脫的危象,危及患者生命安全[2]。為增強COPD治療效果,臨床多配合有效的護理,且隨著生物醫學模式的改變,當前已不再局限于疾病治療的護理,而更注重患者精神、心理等層面的護理。本研究對49例老年COPD患者給予優質化護理服務,效果理想。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呼吸內科治療的老年COPD 患者為研究對象,診斷符合《內科學》中的相關標準,并經胸部X線、CT檢查等證實,患者意識、認知、精神正常,均自愿加入研究;排除合并惡性腫瘤,嚴重心、肝、腎疾病及生活不能自理等患者。98例患者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觀察組:男29例,女20例;年齡61~83歲,平均(75.4±6.2)歲;病程3~24年,平均(7.6±2.4)歲;對照組:男27例,女22例;年齡60~82歲,平均(75.6±6.0)歲;病程4~25年,平均(7.7±2.6)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學倫理認證,患者全部簽署知情同意書。
1.2護理方法:對照組行常規護理:包括消毒病室,保持空氣流通,定期更換床單位,監測患者生命體征,遵醫囑用藥,告知用藥禁忌等。在此基礎上,觀察組行優質化護理服務:①健康教育:通過PPT、QQ、微信視頻等向患者介紹COPD的相關知識,包括機制、表現、治療、并發癥等,勸導患者戒煙、避免接觸粉塵、刺激性氣體、呼吸感染患者等,以免因接觸誘因造成病情惡化。②心理護理:COPD病程綿延,反復發作,嚴重減少患者社會活動,使患者失去自信,故產生壓抑、焦慮等負面情緒,護士應充分與患者溝通,表示關心,對于孤獨無家庭關懷的患者,應增加關注,多鼓勵、多支持,對失去治療信心的患者,應請成功病例現身講解,以增強患者治療信心,提高治療配合度。③呼吸鍛煉護理:呼吸障礙為COPD的主要癥狀,護士應協助克服呼吸阻力,先以腹式呼吸、縮唇呼吸等呼吸訓練法指導患者呼吸,以提高胸肌耐力加強呼吸功能,同時堅持氧療,速度1~2 L/min,每天治療時間>15 h,以加快呼吸功能恢復。④飲食護理:COPD患者應補充足夠的營養及能量,護士應叮囑患者進食高營養、高蛋白、高纖維、高能量食物,并食用新鮮蔬菜水果以補充礦物質及維生素,在提高患者免疫力同時促進患者康復,此外應多飲水以暢通呼吸道。⑤興趣培養:患者住院期間,護士可鼓勵患者培養興趣,如看書、下棋、畫畫、唱歌等,以減輕患者心理壓力,同時可播放電視劇及輕柔、舒緩的音樂,并開展多種多樣的活動,增加患者的休閑娛樂時間,以加強病友間交流。
1.3觀察指標:①負性情緒:以焦慮自評量表(SAS)與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價,SAS評分劃界分50分,輕度焦慮50~59分,中度焦慮60~69分,重度焦慮>69分;SDS評分劃界分53分,輕度抑郁53~62分,中度抑郁63~72分,重度抑郁>72分。②護理滿意度:采用滿意度調查問卷評價,總分100分,滿意為≥90分,較滿意為70~89分,不滿意為<70分。③舒適度:采用舒適度調查問卷評價,內容包括治療環境、治療過程、體位狀態等,總分100分,舒適≥80分,不舒適<80分。④生存質量:以生活質量綜合評定量表(GQOLI-74)評價,內容包括生理/心理功能,物質生活及社會功能,分值越高為生存質量越好。

2.1兩組負性情緒的對比:護理后,觀察組的SAS、SD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護理滿意度與舒適度的對比:護理后,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與舒適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兩組生存質量的對比:護理后,觀察組的GQOLI-74各項生存質量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組別SAS評分SDS評分觀察組51.8±6.4①54.2±6.9①對照組60.5±7.861.7±8.0t值6.03594.9694P值<0.05<0.05
注:與對照組比較,①P<0.05
表2兩組護理滿意度與舒適度的對比[例(%)]

組別例數滿意較滿意不滿意滿意度舒適度觀察組4932(65.3)15(30.6)2(4.1)47(95.9)45(91.8)對照組4920(40.8)19(38.8)10(20.4)39(79.6)34(69.4)χ2值6.07757.9001P值<0.05<0.05


組別例數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物質生活社會功能觀察組4939.5±5.738.8±5.639.7±5.438.0±5.2對照組4931.8±4.330.6±4.129.5±3.931.3±4.0t值7.54908.270310.71907.1489P值<0.05<0.05<0.05<0.05
COPD屬于常見呼吸系統疾病,在老年人群中具有較高的發病率,本病呈慢性進行性發展,后期可轉變為肺心病,呼吸衰竭等,危及患者的生命[3]。由于老年人生理機能衰退,身體虛弱,加上長期疾病的困擾,抱怨、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大量滋生,容易自暴自棄,故對臨床治療并不十分配合。曾有文獻報道,僅用藥物治療并不能完全阻止COPD進展,而配合有效護理措施可延緩肺功能惡化,對于提升患者的生存質量有重要作用[4]。傳統護理模式僅關注患者的疾病治療,而對患者的心理、精神等領域無過多的關注,因此,護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現代護理學模式的轉變,為COPD的臨床護理提供了新的方向,其更加注重患者的需求與感受,始終以康復為終極目標,從而進行針對性的護理干預[5]。優質化護理服務是現代護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護理核心在于“一切為了患者,為了患者的一切”,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使患者感受到護理人文關懷,為患者提供優質、滿意、正能量的就醫體驗及服務,從而加速患者病情康復[6]。在本文中,通過結果發現,護理后,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的SAS、SDS評分明顯降低,護理滿意度、舒適度與各項生存質量評分明顯升高,證實了優質化護理服務可改善老年COPD患者負性情緒及生活質量,并提升護理質量。
探究上述結果的原因,可能與以下幾點有關:①通過常見的多途徑的知識宣教,能為患者解答一些疑惑,并使患者認識到治療的重要性,從而積極與醫護人員配合康復;②通過針對性的心理護理,為患者找到情感宣泄的出口,言語暗示、鼓勵能舒緩其精神壓力,以更積極的態度去康復;③呼吸鍛煉能提高機體免疫力,增強呼吸肌功能,加速肺功能恢復;④飲食護理能為患者提供更加營養、健康的食物,為患者康復提供動力,減少不必要刺激因素;⑤興趣培養能豐富患者的住院生活,并分散疾病注意力,提高患者身心愉悅性[7]。
總之,對于老年COPD患者,優質化護理服務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護理模式,對于減輕患者負性情緒,提升護理質量及患者生活質量意義重大,值得推廣及應用。
[1] 張 昭,張婷婷,彭瑞敏,等.不同霧化吸入方式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的臨床療效[J].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2015,8(4):55.
[2] 凌 云.優質護理干預對于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的影響[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6,32(9):122.
[3] 王 藝.血漿腦鈉肽在慢性阻塞性肺病預后預測的價值[D].南昌大學,2016.
[4] 唐春梅.延續護理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院后生存質量的改善作用[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4,11(22):3139.
[5] 羅軍飛,廖小利,汪 迪.我國現代護理學的理論基礎與發展趨勢研究[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5,32(21):51.
[6] 白艷梅.護理延伸服務對改善COPD患者家庭氧療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作用[J].中國老年保健醫學,2015,13(3):100.
[7] 朱小英.綜合護理干預對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患者負性情緒及睡眠質量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7,23(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