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寨卡病毒在南美、東南亞等地區爆發流行,已造成數百萬人感染。寨卡病毒已成為全球公共衛生的新挑戰,但目前仍尚無批準使用的預防疫苗。日前,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和華僑大學、廣州醫科大學合作,在寨卡病毒疫苗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當前寨卡病毒疫苗的設計主要以包膜蛋白為抗原靶標,前體膜蛋白作為伴侶蛋白也常納入疫苗設計。非結構蛋白1雖然在寨卡病毒復制、致病中起關鍵作用,但尚無研究以其作為抗原靶標。該研究中,研究人員以復制缺陷型2型腺病毒作為載體,探索了僅攜帶E,攜帶prM、E,攜帶prM、E以及NS1的三種疫苗策略。結果發現含NS1抗原組份的疫苗策略不僅在母鼠中有效抵御病毒血癥,還能保護新生鼠免受寨卡病毒感染導致的體重減少、神經癥狀等,顯著抑制病毒對新生鼠的感染。該研究表明prM、NS1的納入可顯著提升免疫保護效果,這提示:NS1可以作為寨卡病毒疫苗的抗原組份,值得進一步評估和開發。
該項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科院青年促進會、廣東省與廣州市相關課題的資助。
(本刊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