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450014)王曉
神經康復科患者常伴有功能或意識障礙且致死致殘率高、高齡患者多、安全隱患大,護理難度高。安全護理能夠保障患者身心安全、提高護理質量、降低不良事故發生率,對護理工作有重大意義[1]。我科醫護人員對護理工作中常見的安全隱患及對策進行分析總結,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6年2月~2017年8月,選擇208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104例。研究組有男54例,女50例,中位年齡64.8歲。對照組有男56例,女48例,中位年齡66.9歲。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距不具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分析兩組患者的病例資料,總結安全隱患,研究護理對策,對觀察組患者施以針對性護理,對對照組患者施以常規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的不良事故發生率。
1.3 護理安全隱患分析 經分析,我科安全隱患源自護士及管理制度不完善和意外傷害兩方面。
1.3.1 護士及管理制度 ①人員分配不合理。護士人數少,均處超負荷工作狀態,不能提供耐心、全面、深入的護理服務,影響患者治療效果,威脅健康安全。②護士因素。部分護士缺乏防范意識,不能及時監測患者病情,耽誤治療時機。另有護士缺乏職業道德感,操作違規、違反護理原則,導致護理失誤[2]。③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完善、科學的護理管理制度,不能起到應有的引導作用,成為護理隱患。
1.3.2 意外傷害 ①摔倒。我科80%的患者年齡超60歲,高齡和疾病因素加上病房缺乏防摔設施,導致意外摔倒發生。②皮膚凍燙傷。老年人感覺功能退化,加上神經系統疾病導致的感覺障礙,對冷熱源均無敏感反應,進行冷熱敷時,易造成皮膚凍燙傷。③壓瘡。由于患者多存在功能障礙,需臥床治療,翻身和活動不充足的情況下,受壓皮膚易發生壓瘡。④走失。阿爾茨海默患者的記憶力、定向力衰退,若看護不當,易走失。
1.4 護理對策
1.4.1 完善護理管理制度 ①合理分配護理人員。錯峰調配人員,合理分配工作,保持護士工作熱情,及時觀測患者病情變化并采取應對措施,預防安全事故發生。②提高護士專業知識素養及職業道德感。重視專業知識和職業道德教育,加強考核,提高防范意識和護理技能,嚴控風險。③加強制度建設。組織優秀人才對現行護理規章制度進修訂完善,淘汰落后陳規,保障護理工作有規可循。
1.4.2 意外傷害防范 ①防摔倒。幫助患者熟悉環境,室內加裝防滑設施,床位加裝床檔并強制使用。推廣三步起床法防意外摔倒。②防皮膚凍燙傷。冰敷時,密切觀察患者皮膚狀況并及時調整位置以防凍傷。熱敷時,仔細檢查熱水袋體及袋口,嚴防熱水外漏。照射護理中,關注患者照射部位皮膚狀態和患者表情變化、若有異常立即中止。③防壓瘡。定時為臥床患者翻身,按摩受壓皮膚。運送患者或更換床單時,注意動作輕柔。注重對病房和床單被褥的消毒[3]。④防走失。協同患者家屬全天看護阿爾茨海默患者。制作信息卡佩于患者身上顯眼處。注重患者家屬的防走失教育。
1.5 評價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的不良事故發生率,不良事故發生率=發生不良事故患者例數/患者總例數×100%。
1.6 統計學方法 用SPSS16.0軟件處理數據,以P<0.05為差距具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發生2例護理安全事件,分別為凍傷1例、摔倒1例,不良事故發生率為1.9%。對照組發生10例護理安全事件,含摔倒4例,燙傷3例、凍傷1例,壓瘡1例,不良事故發生率為9.6%。差距有統計學意義(P<0.05)。
護理工作的安全開展關乎醫院的聲譽和醫療質量,也和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息息相關。護理人員當深入了解并全面掌握所在科室護理安全隱患的誘因與現狀,以改進護理服務,提高護理質量。本次護理研究分析了我院神經康復科護理工作的常見安全隱患和不良護理實踐,發現問題主要表現在護理管理制度不完善和意外傷害發生率高上,通過研究針對性對策,并將之應用于觀察組的護理實踐中,有效降低了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P<0.05)。因此,神經康復科應重視護理工作安全隱患,并進行針對性干預,以提高護理質量,控制安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