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德瑰
森友學園“地價門”給安倍政權帶來又一輪政治沖擊。本來去年該案被曝光后已對安倍政權造成重大打擊,但因當時證據不足,加上在野黨力量分散,安倍得以度過了那場危機。上周媒體爆出日本財務省理財局篡改該案重要文件,使這個逐漸被淡化的丑聞又回到人們視線。日本國民憤怒了,他們怒斥官僚和政客對法律和政治倫理的蔑視,在民主主義的幌子下為一己私利無視民眾感受。在國民的憤怒之外,這一事件也折射出日本政治,特別是自民黨在政治倫理方面的頑疾。
首先,因政治道德倫理的欠缺而失去國民信任。自民黨是個戰后長期執政的老牌保守政黨,自我標榜為民主主義,代表日本主要經濟利益集團,同時也代表日本的右派保守勢力。但該黨因長期執政而與各種經濟政治勢力結下千絲萬縷的聯系,通過利益交換,置自身于國民和法律之上,為個別人或個別集團輸送利益的丑聞不斷,比如歷史上的洛克希德事件、里庫路特事件、佐川急便事件等腐敗案件,首相因丑聞辭職者不計其數,基本上可以看做是個腐敗的政黨。
這次該黨的安倍集團被指向森友學園輸送利益,除了腐敗嫌疑,還反映了自民黨政客與官僚狼狽為奸。案發后不是承擔責任,而是弄虛作假、棄卒保帥,政治道德幾乎降為零,所作所為完全與民主主義原則背道而馳,再次挫傷日本國民對政治的信任。
其次,右派對政治的滲透令人擔憂。森友學園前理事長籠池泰典實際上與右翼組織“日本會議”有密切關系,去年事發之后,“日本會議”迅速與他進行切割,聲稱籠池泰典早就與該組織沒了關系。但此次暴露出來的篡改文件內容顯示,籠池在與相關政客和官僚進行地價交涉時,使用的身份和頭銜都是“日本會議大阪分會”負責人。安倍是“日本會議”相關組織“日本會議議員聯盟”的會長,麻生太郎、平沼赳夫等自民黨重要成員也都是這個聯盟的成員,他們也都是地價交涉時的當事人。“日本會議”一直致力于推動日本首相和政要參拜靖國神社,力挺和督促安倍修改憲法,是安倍右傾政策的有力推動者,也是安倍政治的主要后盾。此次“地價門”事件中,安倍集團所要極力掩蓋的也是他們與“日本會議”的關系。
第三,長期政權的謀劃或成泡影。安倍內閣本來是在“十年九相”的不穩定政局背景下上臺的,所以,當該集團試圖通過修改自民黨總裁任期規定謀求長期執政時,選民也未對安倍的“一超獨大”表示異常反感。盡管去年由于“地價門”沖擊,安倍險些下臺,自民黨內也發生權力調整,岸田文雄辭去外相職務準備接班,但最終因在野黨的無能和群龍無首,安倍有驚無險地贏得眾議院大選,度過了他二次執政以來最大的危機。順利的話,安倍將在今年9月的黨總裁選舉中連選連任,實現長期執政的夢想。
但沒想到“地價門”再度爆出猛料,安倍內閣核心人物和“臺柱子”麻生太郎成了眾矢之的。如果麻生下臺,安倍內閣將失去一個重要支撐,安倍首相的連帶責任也必將被追究。在那種情況下,即使目前在野黨仍然無力取代自民黨,但自民黨內的反安倍勢力也會發難,逼安倍交出政權。就算自民黨不下臺,安倍也要下臺,日本政局將發生重大變化。
為了錢權交換,公然損害國家利益;不顧輿論反對和民意傾向,強推右傾政策;名曰為國民謀利益,實則極盡權謀術數,謀求長期執政。此次“地價門”的再次發酵,暴露了自民黨政治的腐敗和缺乏政治倫理的本質,惡劣影響短時間內恐難消除。以法治自我標榜的日本社會,卻無力遏制政治高層腐敗的層出不窮,任憑政客們妄為,這不能不說是日本式民主政治的悲哀。▲
(作者是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日韓合作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環球時報2018-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