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偉 王潘繡 王艷
【摘要】近年來基于互聯網思維的O2O教學模式已成為高校課程改革的必由之路。本文基于O2O教學模式, 從教學內容、教學流程、考核方式三方面對《地下空間規劃與設計》課程開展“互聯網+”教學改革研究。改革后的課程設置更有助于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度,提高學生學以致用和交流展示自我的能力。
【關鍵詞】O2O教學模式 互聯網+ 地下空間 專業課
【基金項目】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立項課題 (2016-zx0111-00220);江蘇省現代教育技術研究課題: (2016-R-48201)。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4-0222-02
傳統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中心,通過課堂講授把教學內容灌輸給學生,相對于教師的主導地位,學生則一直處于被動接受地位[1]。由于在教學過程中缺乏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主性,高校傳統教學模式往往存在教學模式僵化,教學內容設計“虛化”,與社會實踐相脫離,缺乏創新觀念等問題[2]。在“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教育采取線上與線下相融合模式,將“互聯網+”與傳統教學模式有機結合[3],形成高校O2O教學模式。 高校O2O教學模式有效融合社會資源、互聯網資源以及學校資源,有助于推動本科院校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
本文在高校傳統教育運行機制和“互聯網+”內在要求基礎上,根據實踐教學分析、探索了“互聯網+”與高校理論教學的有機融合,以《地下空間規劃與設計》為例,開展了基于O2O教學模式的高校專業課“互聯網+”教學改革討論。
1.教學內容改革
《地下空間規劃與設計》專業理論課教學內容由城市地下空間總體規劃、地下街的規劃與設計、地鐵的規劃與設計、地下車庫的規劃與設計、共同溝的規劃與設計、人民防空工程的規劃與設計、地下貯庫的規劃與設計以及地下建筑環境及災害防護八個章節組成。
在O2O教學模式中,每個章節的基本概念、設計原則通過教師預先準備在線視頻教學完成;課堂上則重點關注規劃設計原則應用和各類案例點評分析[4],課堂授課具體采取教師講授、課堂答疑、分組討論、學生發言等多種形式。此外,為了進一步鞏固教學成果,本課程還引入了南京地鐵樞紐規劃與設計現場調研,要求學生參觀南京地鐵樞紐現場,繪制地鐵平面圖、分析圖,撰寫調研報告,制作PPT匯報討論。
《地下空間規劃與設計》專業理論課教學改革通過將教學內容分為線上學習、課堂講授、課外實踐三部分,力爭達到既加強了學生理論應用于實踐的能力,給予了學生交流展示自我的舞臺的目的。
2.教學流程改革
以O2O教學模式為例,《地下空間規劃與設計》專業理論課教學流程從過去單一的課堂教學擴展為“課前知識傳授—課堂知識深化—課后知識鞏固”三階段教學(如圖1所示)。
(1)課前知識傳授
課前知識傳授采取課前線上自主學習形式。 教師參與《城市地下空間設計與規劃》課程基礎知識傳授;學生參與線上學習、測驗和交流。具體分以下四方面開展:
①制作課程資源。教師在分析單元教學目標、分解單元知識點基礎上,選擇較為簡單易懂的知識點進行課程資源制作。
②學生自主學習。學生登錄學校MOOC平臺,搜索《地下空間規劃與設計》在線課程資源,簽到并開始基礎知識學習。
③完成隨堂測驗。在線學習過程中學生需完成視頻中穿插的隨堂作業或小測驗,作業和小測驗成績將作為期末總評成績的一部分。
④在線互動交流。學校MOOC平臺為課程教師、學生提供了互動留言功能用于師生、生生間的互動交流。
(2)課堂知識深化
課堂知識深化采取線下課堂教師面授模式,根據課程內容分為課堂講授答疑、課程任務布置、任務分組探討、任務成果展示四個環節,具體如下:
①課堂講授答疑。由于《城市地下空間設計與規劃》是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的專業課,課程內容專業性強,因此在線課程視頻只能傳授課程基本、淺顯的知識點,對系統知識的深入掌握還需要教師課堂講解。課堂講解過程分為講授和答疑兩個環節。
②課程任務布置。為增加課堂教學學生參與度,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設置一定課程任務。
③任務分組探討。各任務小組首先應選出小組組長,確定組內分工,而后根據任務要求進行前期資料收集整理,并在課內開展充分的組內討論。
④任務成果展示。經過前期調研和分組討論,要求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成果匯報和展示。
(3)課后知識鞏固
經過前兩個階段的學習和深化,學生已基本掌握課程的知識要點。為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擴展學生對本課程內容的理解,教師可從以下三方面進行課后知識鞏固。
①學習擴展資源。教師可根據學生學習情況以及與課程內容相關的國內外研究進展,將其他學校的授課視頻、學生優秀作品、實際工程案例等以視頻或者PPT的形式放在MOOC平臺本課程教學專區上予以展示。
②普及專業競賽。學以致用是高校教學的最終目的。教師可借助MOOC平臺本課程教學專區普及專業競賽信息,號召學生積極參與,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實踐應用。
③設置拓展任務。響應大學生創新創業號召,鼓勵學生尋找感興趣的研究方向,并通過設置拓展任務予以逐步引導 。
3.考核方式改革
結合教改后《城市地下空間設計與規劃》教學流程,現將學生期末總評成績分為課前知識傳授、課堂知識深化、期末考試成績和課后知識鞏固四部分,具體成績分值如表1所示。其中前三項總分100分,課后知識鞏固作為附加分以激勵學生課后多學多思多練。
改進后的考核方式更突出了學生在平時教學過程中的總體表現,成績評定涵蓋了課前在線自學情況、課堂學習狀態、案例討論及實地調研環節成果、期末考試分數以及課后繼續學習表現等多方面。既確保了學生參與整個教學過程的認真度和積極性,又促進了從“死記硬背考試”到“知識靈活應用”的教學轉變。
4.小結
本文采取線上+線下雙管齊下的課程模式,既可提高學生學習的參與度和積極性,又能不斷提高學生創造力,實現因材施教。尤其采用“課前知識傳授——課堂知識深化——課后知識鞏固”的三階段教學流程?;贠2O教學模式的高校專業課“互聯網+”教學改革是推動互聯網應用與大學理論教學融合,深化新時期高校傳統課程教學體系教學改革的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1]李夢琪.傳統教學模式與網絡教學模式的比較研究[J].現代教育論叢. 2011.23(9):39-41,50.
[2]邵雅黎.近年來傳統教學模式的研究綜述[J].山西青年職業學院學報. 2014,27(4):102-104.
[3]井靖,何紅旗, 王志剛等. “O2O 教學模式”在大學計算機專業教學中的應用原則[J].計算機教育. 2016.14(2):85-89.
[4]李冬梅, 劉鳳秋, 陳東彥. 基于 O2O 方法的創新實踐課程教學模式研究[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 2017,24(1):1-2.
作者簡介:
王大偉(1984-),男,漢族,山東臨沂人,金陵科技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城市規劃與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