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建紅
【摘要】隨著我國學前教育體系的不斷完善,人們對于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視程度也隨之越來越高,在這樣的趨勢之下,本文將基于良好行為習慣對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進行研究。
【關鍵詞】良好行為習慣 幼兒心理健康 研究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3-0005-01
根據現有數據來看,良好的行為習慣不但能保證幼兒在后續成長過程中的行為素質,同時也能促進幼兒在心理健康上的發展。在實際的學前教育過程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幼兒在行為習慣上的表現都不盡如人意,本文將首先對造成這一狀況的原因進行分析,并在第二部分內容中研究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具體方法。
一、幼兒心理健康發展及行為習慣存在的問題
(一)關系分析
這一部分內容中,我們主要對幼兒心理健康發展與良好行為習慣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幼兒教師應從德智體美勞等各個方面來對幼兒的行為習慣進行培養。從這一點來說,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與健康的心理發展都是學前教育階段主要的教育目標之一。針對這兩者之間的關系來說,良好的行為習慣能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的發展,而幼兒的心理狀況也將直接影響到幼兒在日常行為上的表現,這兩者之間是互相作用的。需要注意的是,影響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的因素是非常多的,家長和幼兒教師都應從多個方面來保證幼兒在心理健康上能夠茁壯成長。
(二)現存問題分析
1.家庭教育存在缺陷
家庭教育是影響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對于這一點來說,仍有一部分家長沒有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存在將孩子交托給教育機構或學校即可的心理。另一方面,部分家長在對孩子進行教育的過程中并沒有掌握正確的方法,過于嚴厲或過于溺愛都會對幼兒的心理健康發展產生負面影響。有的家長在孩子沒有達到預期期望時就會采用批評甚至叫罵的方法來讓孩子產生懼怕心理,強迫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顯然,這樣的教育方式必然會對孩子心理健康的發展造成一定影響。
2.幼兒園環境及教師教學態度對幼兒產生的影響
幼兒園的環境對于幼兒來說是非常陌生的,這個時候,幼兒就很有可能產生焦躁、恐懼等心理,進而對幼兒在行為習慣上的表現出現影響,同時,當幼兒處于這樣的心理狀態之下時,幼兒教師所能起到的教育作用自然也會大打折扣。幼兒教師的教學態度也會對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產生一定的影響。面對教師這一陌生的角色時,部分幼兒會出現抵觸甚至逆反的情緒,拒絕與教師交流、不配合教師的工作。針對這樣的狀況,教師應及時的調整教學態度,一味的強迫孩子或置之不理都會對孩子后續的成長和發展產生負面作用。
二、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方法
(一)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
首先,教師應結合幼兒的日常生活來對幼兒的動手能力進行培養,輔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吃飯時不剩飯剩菜、睡覺醒來后自覺的疊被子、飯前便后及時洗手等都屬于良好行為習慣的表現。當孩子在幼兒園日常生活中表現良好時,教師就可以采用小紅花等形式對孩子進行獎勵,鼓勵孩子繼續保持這樣的習慣。其次,在家庭教育中,家長也可以針對孩子在日常起居方面的習慣進行培養,輔助孩子養成不亂扔垃圾、不講臟話等習慣。通過日常生活的不斷滲透,保持良好的行為習慣為孩子所帶來的成就感自然會對幼兒的心理健康狀況產生正面的影響。
(二)輔助幼兒學習良好的道德品質
良好的道德品質應從小進行培養,因此,在學前教育階段,教師和家長應輔助幼兒對這些品質進行學習。對于家長來說,家長在家庭教育中應充當模范作用。以遵守交通法規這一品質為例,家長就可以為孩子做出遵守紅綠燈指示通過馬路的示范。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之下,孩子自然會在不自覺間學習到良好的道德品質。在幼兒園之中,教師可以針對孩子之間互幫互助的品質展開教育。舉例來說,小組合作的形式就能很好的對幼兒之間互相幫助、互相協作的品質進行培養。美好的道德品質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輔助幼兒對這些品質進行學習和掌握是保證幼兒心理健康的主要辦法之一。
(三)與家長共同構建良好行為習慣學習環境
結合上文中的內容來看,只有幼兒園與家長之間充分的聯合起來共同構建起行為學習環境才能更好的達到學前教育開展的目標。針對這一點來說,我們可以從以下兩點做起:首先,幼兒園可以定期的開展家長開放日,輔助家長了解孩子在幼兒園中的學習生活,教師也可以及時的與家長溝通孩子最近一段時間內在行為習慣上的表現和心理狀況,并與家長共同商討教育方案。其次,教師在與家長保持聯系的同時還應注意幼兒行為教育中的雙重性和穩定性,保證長期的對幼兒的行為習慣進行培養,并為幼兒心理健康發展帶來正面的影響。
三、結語
綜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與心理健康發展之間是互相作用的,本文主要從幼兒動手習慣的養成、對美好道德品質的學習、家長與幼兒園之間的聯動等三方面分析了如何通過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促進其心理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童安.積極心理學視野下3~6歲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基礎教育研究,2015,(5).
[2]吳飛曉.培養良好行為習慣,促進幼兒心理健康全面發展的研究[J].科學與財富,2017,(14).
[3]王銀燕.淺談幼兒園教師如何改善幼兒的不良行為習慣[J].文理導航(上旬),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