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紅
【摘要】環保教育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全球性的生態環境危機已成為世界幾大危機之一。整個社會對人類環境的關系有了一個新的敏銳的理解,環境教育已成為國內外各級各類學校的重要課題,旨在提高全民族的環境意識?;瘜W教學教程中對學生進行環保意識的培養是進行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項長遠而有效的措施。只有人人都具有愛護環境、保護環境、防止環境污染的意識,我們才能創建一個美好的生活環境,人類才能擁有一個充滿生機的地球。
【關鍵詞】化學教學 環保意識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3-0178-01
目前,全球性的生態環境危機已成為世界幾大危機之一,環境教育已成為國內外各級各類學校的重要課題,整個社會對人類和環境的關系有一個新的敏銳的理解,提高全民族的環境保護意識迫在眉睫。作為一名化學教師,在化學教學中加強環境教育,提高青少年的環保意識責無旁貸。在這種背景下,我們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把環保意識滲透到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環保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以下是我的幾點做法:
一、拓寬教材,在化學課堂中融入環保教育
化學就是一門與環境密切相關的科學,在高中化學教材中就涉及了很多有關環境保護的問題,例如:氯氣的制備、工業制硫酸、硝酸、電解與電鍍等化工生產過程,以及在很多化學實驗的過程中都會產生一定的污染。在講解這些內容時,就應及時向學生進行環保教育,教學過程中強調環境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使學生明白,為了不讓環境污染威脅人類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護環境。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加入一些因為人類不注重環境保護給人類自身帶來的重大危害的記錄片,加深印象,拓寬視野。
例如:在講硫酸的工業制法時,可以提出由于尾氣的處理不當,可能造成哪些危害的疑問,讓學生各抒己見,然后教師進行總結。再通過多媒體放一些有關酸雨造成重大危害的記錄片以加深學生對環境保護重要性的認識,然后我們還可以列舉一些實例,比如:大到世界上著名的八大公害,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等;小到身邊周圍的白色垃圾,河流的污染等;再增加一些具體數據,比如每年全世界排入大氣的二氧化硫,約有一億五千萬噸,產生的廢渣超過30億噸,廢水6000~7000億噸。我國農業因遭受酸雨而每年損失達15億元等。使學生對環保知識學習既見“森林”又見“樹木”,既生動又能激發興趣,印象至深,再對照結合課本內容。從而使學生深刻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意義,樹立起強烈的環境意識。當然在補充介紹這些內容、實例時,要注意體現常識性,不要超越學生的可接受性,適可而止。
二、創設情境,在化學實驗中融入環保教育
化學實驗本身就會在實驗的過程中產生一定的污染,為此,我們在進行化學實驗教學中,也應重視環保教育,意在培養學生保護環境“從我做起”,以促使學生知、情、意、行統一協調發展?;瘜W實驗,特別是制備硫化氫、二氧化硫、氯氣等氣體,銅與硝酸、濃硫酸的反應實驗,往往毒化教室、實驗室的空氣,直接影響師生健康。我們則可將制備過程中多余的氣體或反應過程中產生的有毒氣體,通過導管再經一個倒掛漏斗,進入相應的吸收液(如多余的氯氣通入堿液吸收)。將有害氣體盡可能作化學處理,以消除或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
在進行化學實驗過程中,我們可以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讓學生自己動手改進實驗方案,對有害的氣體進行回收,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掌握環境污染的治理方法,還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主人翁的意識。同時,在實驗教學中還要嚴格執行實驗室制度,對于實驗后的廢液、廢渣盡可能回收利用;若不能回收利用的,則應倒在規定的地方,以便清理。在實驗過程中,注重環保問題,不僅可以大大減少環境污染,而且能使學生經常地受到直觀的環境保護的教育。如貯存硝酸時,要用棕色試劑瓶存放在暗處,以免硝酸見光分解且揮發污染空氣;再如液溴貯藏時要用水加封液面和用蠟封瓶口;溴水現用現配,防止溴蒸氣逸散到空氣中污染環境。能進行微型實驗的則盡量通過微型實驗講解演示,讓學生觀察,這樣使整個實驗都貫穿了綠色化學的思想,在實驗過程中幾乎沒有毒氣散發在實驗場所的空氣里,避開污染環境,增強學生環保意識,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
三、增廣見聞,在課外活動中進行環保教育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學生環保意識的培養僅靠在課堂上的培養是不夠的,把環境保護教育與豐富的課堂活動相結合,以適應中學生的求知欲望強烈、思想活躍、興趣愛好廣泛的特點。課外活動的形式多種多樣,豐富多彩,所以可以在課外活動中進行環保教育。
一方面,我們可以組織學生通過參觀考察和社會調查(如參觀水泥廠、化工廠,調查周邊的生活環境和水環境等),使學生了解周圍環境污染原因,并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出解決的方法,在進行環境保護教育的同時,也增強和提高了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另外還可出專欄,辦展覽和小報,聘請環保部門的專家來校作講座等多種形式、多種途徑擴大環保教育的影響,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另一方面,要教育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以自身做起,以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時刻牢記環保使命,充分節約能源,合理分類存放生活垃圾,不使用污染環境的物品,努力將環境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保護好我們的家園。通過以上活動,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環境與發展的關系,環境與我們自身的生活密不可分,認識到環境保護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進一步了解國家和地方的環保法規和政策,認識到破壞環境是一種不道德行為,是一種違法行為。
另外還可以結合平時作業,單元練習,單元測驗,在不偏離教材和大綱要求的前提下,穿插安排除雜質氣體,提純溶液和消除環境污染等方面的思考題、習題。這樣使學生掌握消除或減輕環境污染的簡單原理,使他們明白,既要消除污染,又要使廢物得到充分利用,變廢為寶。從而達到既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又增強了環保意識。
綜上所述,保護環境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加大環保教育力度,提高學生環保意識勢在必行。在化學教學中滲透環保意識是化學與社會、生活相連的重要方面和途徑,學生能夠用所學知識來解釋和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拓寬了他們的視野,更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作為教師,我們在開展化學教學工作的時候要注意從化學的角度來分析這些污染產生的原因及危害,這樣讓學生知道了以后,才能樹立一定的環保意識,并且在以后的學習和工作中注意保護環境。化學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環保意識的培養是進行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項長遠而有效的措施,只有人人都愛護環境,保護環境、防止環境污染,我們才能創建一個美好的生活環境,人類才能擁有一個充滿生機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