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數據技術的迅猛發展為交通領域解決問題帶來了新的方法和思路,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交通擁堵的現象,改善交通服務。本文著重歸納總結了大數據目前在交通領域的一些應用。
關鍵詞:大數據 交通領域 智能交通
交通領域的數據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產生:
1. 公共交通部門發行的一卡通大量使用,積累了乘客出行的海量數據,這也是大數據的一種,由此,公交部門會計算出分時段、分路段、分人群的交通出行參數,甚至可以創建公共交通模型,有針對性的采取措施提前制定各種情況下的應對預案,科學的分配運力。交通局通過數據實時分析一方面可以控制公交車和地鐵的發車班次和時間,減少空車率,疏導客流緩解城市道路壓力;另一方面也可以進行線路優化。
2. 第二個來源是路網監控。目前國家在道路監控上的投入很大,高速視頻監控點建設實現京津地區全覆蓋,監控攝像頭數量每年增加20%。交通管理部門在道路上預埋或預設物聯網傳感器,實時收集車流量、客流量信息,結合各種道路監控設施及交警指揮控制系統數據,由此形成智慧交通管理系統,有利于交通管理部門提高道路管理能力,制定疏散和管制措施預案,提前預警和疏導交通。
3. 通過衛星地圖數據對城市道路的交通情況進行分析,得到道路交通的實時數據,這些數據可以供交通管理部門使用,也可以發布在各種數字終端供出行人員參考,來決定自己的行車路線和道路規劃。
4. 大數據可以來源與GPS定位,《道路運輸車輛動態監督管理辦法》規定將所有運輸車輛都與GPS衛星連接,國家可以實時監控車輛運行路線。出租車是城市道路的最多使用者,可以通過其車載終端或數據采集系統提供的實時數據,隨時了解幾乎全部主要道路的交通路況,而長期積累下的這類數據就形成了城市區域內交通的“熱力圖”,進而能夠分析得出什么時段的哪些地段擁堵嚴重,為出行提供參考。
5. 智能手機已經很普及,多數智能手機都會使用地圖應用,于是始終打開GPS或北斗定位系統,將用戶出行數據進行分析,從而可以預測不同城市之間的人口遷移情況,或者某個城市內群體出行的態勢,例如春運期間的交通調整。地圖提供商將收集到的這些數據進行大數據分析,由此就可以分析出實時的道路交通擁堵狀況、出行流動趨勢或特定區域的人員聚集程度。
在目前的技術條件和發展水平下,大數據在交通中的應用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1、警戒線收費:
為了降低車輛出行的需求并減少擁堵現象,對跨地區出行活動收費是經常用到的方法。方法是當駕駛員想通過或進入一個地區之前,他必須通過電話、因特網、手機或者短信預繳一定的費用。當車輛想進入或已經處在堵塞區域中時,攝像機將識別其車牌號。如果該輛車確實是預繳過費用的,則讓其進入該區域,并收取費用;如果該車沒有預繳費用,則將被罰款。
2、交通控制中心及城市交通控制:
傳統的用于交通信號控制的控制中心已逐漸變為協調誘導車輛行駛以及發布路網數據的控制中心。道路、運輸、公交、公安以及緊急事件服務可能均使用這一個控制中心,或者建立彼此間擁有數據聯系的多個專門中心。這能夠更好的管理路網并減少交通事故的損失,建立一個控制監管中心。如:北京、悉尼和新加坡。
3、為出行者提供多種出行方式的計劃和實施信息:
為了幫助出行者做出理想的出行決策,以及使公共交通更加暢通。各類公共交通系統彼此交換信息。為制定出行計劃,各種交通方式共享出行時間表及路線。實時信息在各系統連接點處共享,并發布給乘客。
4、公共交通實時信息:
實時乘客信息服務是為了提高公共交通服務的可靠性,從而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務水平而設計的。公交車使用GPS和里程表來確定他們在路線上的位置。位置信息通過無線通訊設備,如GPRS,傳到控制中心的傳感器上。中心控制系統將公交車實際的位置與預期位置進行對比,計算出公交車延誤的時間。這些延誤(提前)的時間信息將被發布到沿線的其他站點上。到達時間可以顯示在站點的信 息發布板上,并且可以直接通過手機短信或因特網發送給乘客。為了使晚點的公交車能夠挽回時間,或許可以通過實時調整交通信號燈的時間,使其獲得更長的綠燈時間。
5、安全性及安全保障系統
安全性及安全保障系統用于在出現特殊路況時,向駕駛員發出警示信號,以減少事故的發生。該系統使用一系列路邊傳感器對環境進行檢測,并使用無線通訊設備將檢測到的數據發送回中心處理系統。中心處理系統將據此決定路段的開放與關閉,以及最高時速限制和提示信息的內容,并將這些信息反饋給道路的使用者。閉路電視監控系統可用于強化對限速的監控,并且可幫助操作人員對環境及交通狀況進行確認。這些設備還可以對風、雪、霧以及車輛行駛的情況進行檢測。中心系統設置這條路上最高時速,以適應當時的環境。可變限速標志用于顯示當前允許的最高時速,速度監測 攝像也相應對所監控的最高時速進行調整。
6、閉路電視監控系統對公交及火車站的監控:
中心控制室的工作人員使用CCTV系統以及先進的通訊工具對公共場所進行監控,并與警察局以及 緊急事件服務部門保持聯系。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員可以向乘客發布信息,也可以詢問其是否需要幫助。 緊急呼叫電話是一種很有代表性的工具,它可以幫助乘客發出求助請求。這對公交及火車站(或者其他公共場所)進行集中監控,并在需要的時候提供支持和緊急援助,這對于沒有工作人員的站點尤其有價值。
7、智能交通系統
智能交通系統簡稱ITS,它是綜合運用現代通行技術、信息技術和計算機技術、導航定位技術、圖像分析技術等,將交通系統所涉及到的人、車、道路、和環境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是其發揮智能作用,從而使交通系統智能化,更好地實現安全、通暢、低公害和耗能少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鄭治豪,吳文兵,陳鑫,胡榮鑫,柳鑫,王璞. 基于社交媒體大數據的交通感知分析系統[J/OL].自動化學報:1-11[2018-01-23].
[2]吳為強.基于大數據挖掘的智能交通決策分析系統[J/OL].機電工程技術,2017(S2):526-528[2018-01-23].
[3]陳美.大數據在公共交通中的應用[J].圖書與情報,2012(06):22-28.
[4]陸曉彬,侯沖,張佳佳.大數據在智慧城市發展中的作用與應用[J/OL].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7(22):183[2018-01-23].
作者簡介:
劉潤蕊(1992—),女,河南焦作人,中央財經大學2016(企業管理)學術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業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