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興+劉欒熙
摘 要: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我國經濟領域的迅速騰飛,帶來了社會各領域的繁榮,人們物質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早已實現了"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生活,小汽車成為很多家庭最基本的出行工具,我國汽車行業迎來高速發展時期。縱觀我國的汽車行業,有著明確的整車與零部件分開發展的特點,在快速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如整車與零部件市場的不平衡、合作效率低、分工不明確等。本文中,筆者立足于當前汽車行業發展現狀,結合自身長期工作的實際,深入探討整車與零部件之間的關系及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汽車工業;整車;零部件;關系
0引言
高質量的零部件是構成一臺高質量汽車的基礎,沒有高質量的零部件,自然沒有高質量的汽車。現代汽車領域最明顯的發展特征是多廠商,即一輛汽車并不是在一個廠商獨立完成,而是需要許許多多個相關零部件廠商各自分工,再組合,如車燈廠商、汽車玻璃廠商、發動機廠商、方向盤廠商、輪胎廠商等等。由于涉及廠商數量多、領域廣,要保障一臺汽車最終整體的質量,就需要對涉及到的各個環節的廠商進行相對系統、完善的分工管理,應建立相應的管理體系,這也是汽車行業快速發展的大勢所趨。因此,協調整車與零部件的發展關系是一項重要的工作。
1我國整車與零部件關系現狀
19世紀60-80年代,伴隨著歐洲工業革命的迅速發展,發動機領域在西方國家得到日新月異的發展,1886年,全世界第一臺汽車在德國成功誕生。此后,汽車領域發展越來越成熟和先進。經歷過100多年發展,西方國家的汽車行業已經建立了相對完善的生產制度、管理方法、產品研發等,而我國的汽車行業發展起步較晚,相比西方國家還存在很多差距,最典型的問題是整車與零部件在市場發展中的不平衡問題。發展形勢單一,沒有形成良好的合作機制,地方保護色彩較強,發展模式不開放。諸多問題的存在給汽車產業的發展造成了不良影響,導致我國汽車產業落后于一些經濟水平相當的國家。
2整車與零部件發展中的問題
2.1配套關系存在問題
當前,在我國的汽車發展領域,整車生產與零部件生產之間的配套關系有兩種,一種是零部件生產廠商隸屬于整車生產廠商,另一種則是相互獨立。當前,獨立經營的零件廠在市場中站主導地位。在直屬形勢下,零部件的生產要根據整車的需求來進行,零部件的品種單一,生產量巨大,這種生產模式便于管理,供需關系穩定,交易成本不高,零部件廠無需擔心產品的銷售問題,但零部件廠的整體發展都要受到整車廠發展的牽制。在獨立運行形勢下,整車廠和零部件廠是既合作又競爭的關系,整車廠通過訂單建立與零部件廠的合作,由于沒有固定的合同約定,其合作關系是很不穩定的,零部件的銷售會受到影響。零部件企業數量多,規模小,但整體生產能力較高,導致供過于求,市場競爭也比較激烈。
2.2產權關系過于單一
在我國,幾個主要的汽車制造企業都有專屬的零部件供應商,這些零部件生產廠完全從屬于總公司,在資金、技術以及人力上都沒有獨立性,發展受到一定的限制。這是產權關系單一造成的。資產的聯系使整車企業為從屬零部件企業提供了一定的發展空間,而獨立運營的零部件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是比較弱的。
2.3缺乏技術交流
在汽車生產中,技術的交流通常都是單向的,一般是從整車廠到零部件廠。從屬型零部件廠和獨立型零部件廠在技術交流的過程中都是被動的。整車企業確定車型后,零部件廠只能按照要求生產零件,無法參與到整車的研發中,這種情況阻礙了零部件生產技術的發展,對新車型的開發也有一定的影響。
2.4框架結構不合理
整車企業的發展是汽車工業發展的核心,零部件企業的發展也圍繞整車發展進行,形成一個類似于箭靶子的結構。當前,我國市場上這種發展框架結構占據主導地位。這種框架結構是以各個城市的主要整車生產廠為核心的發展模式,有明顯的地域性,對汽車產業的整體發展有一定的限制。
3協調關系的措施
3.1樹立全球化競爭意識
世界汽車工業不斷的發展,產業格局也出現了變化。整車與零部件的矛盾關系正在發生改變,兩者之間的共同利益促進了雙方的合作與共識,“最佳采購”逐漸成為整車企業通用的經營行為,經營方式逐漸系統化、模塊化。整車和零部件企業分工明確清晰,整車企業負責開發設計新車型和組裝,零部件企業負責零部件的生產制造,雙方通力合作,拓展國際市場,提高市場競爭力,發揮我國勞動力廉價的優勢,增加企業收益。同時,也要樹立全球化的競爭意識,脫離傳統發展模式的束縛,在國際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
3.2建立穩定的產業系統
在當前的汽車產業發展中,需要對企業進行合理的整合。將發展規模大的整車企業聯合在一起,發展迅速的零部件企業也聯合起來,以資產作為紐帶,對企業的資產進行集中管理,優化資源配置,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2]。當然,這種整改形式在實施上存在一定的困難。
3.3市場規律與國家調控相結合
在市場經濟中,企業占有主體地位,市場規律是企業運行的主要導向。在這個過程中,政府也要發揮宏觀調控的作用,通過鼓勵或限制的政策,干預市場的發展態勢,打破市場的限制。政府需要針對汽車行業的特點制定相應的調控政策,推動汽車產業結構的調整,通過兼并重組的方式,讓整車企業和零部件企業都能有效的利用資源,合理的發展。調整項目審批權限,適當的給予優惠政策。
3.4形成利益聯盟
實際上,在汽車產業發展中,整車企業和零部件企業是一個利益共同體[3]。一個汽車品牌的建立離不開先進的生產、組裝技術和高質量的零部件,整車生產和零部件生產都是汽車產業發展中的一個環節,有共同的利益,因此,雙方需要在激烈的市場中加強合作,互利共贏,用發展的眼光看市場,形成戰略聯盟。構建良好的發展模式,協調利益關系,提高汽車產業的市場競爭力。
4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的汽車市場廣闊,要想發揮市場的優勢,獲得更多的效益必須協調好整車與零部件的發展,零部件生產企業應大力開發市場,加快發展進程,縮小與整車的差距,促進汽車工業的平衡、良性發展,從而推動國家經濟整體發展。
參考文獻:
[1]張亮亮.中國汽車產業合理化布局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4.
[2]何志華.汽車制造業供應鏈庫存管理與企業績效的實證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
[3]羅勇,黃水靈.論我國汽車工業整車與零部件協作體系及戰略選擇[J].汽車工業研究,201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