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鑫
(吉林化工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吉林 吉林 132000)
創新為素質教育的核心,而問題為思維的起點,也是創造的前提所在。創新從問題開始,學生學會質疑、敢于質疑,才能夠得到思考與進步。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曾經用“發明千千萬,起點為一問”總結出問題意識培養的必要性。在當代大學生教育期間,也需要提升問題意識培養的重視程度,避免學生思維固化。文章將在分析學生問題意識現狀的基礎上展開討論,希望能夠對相關教學研究帶來一定參考價值。
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能夠使大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加深知識的學習印象,是促進大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有效途徑。
大學生多具備好問、好思的思想品質。培養大學生的問題意識,有助于使大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生在學習期間,需要認真觀察、認真思考,以問題引導的形式,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學生能夠在學習中轉變“你問我答”的模式,保持學習的主體地位,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很多國外教育學者在評價中國學生期間,多指出最大的不足即為不會提問,這種情況下,對學生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的培養則會產生阻礙性影響。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則能夠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使學生加深知識的學習印象,更加積極的思考,主動的探索,帶著問題學習,帶著問題思考。問題意識是創新的基礎,在問題的引導下,能夠使學生更多的思考,轉變傳統教育模式,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高校大學生培養期間,可以在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建立合理的評價機制;創設和諧的課堂環境,發揮啟發引導的作用等途徑下,使學生能夠樂于思考、積極思考,為大學生問題意識的形成能夠產生重要影響。
培養大學生的問題意識,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學校、教師及學生的共同努力。學校需要創新教學的理念,不僅僅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還需要關注學生的素質發展現狀。學??梢越⒖茖W的評價制度,將以為人本的思想融入其中,從培養大學生的問題意識著手,關注學生思維能力、創新精神等。
高校評價機制的對象主要為教師與學生,教師的評估不能僅僅關注發表學術論文、學術研究層面上,還需要關注教師的個人教學效果,使教師能夠在關注個人學術情況的基礎上,也關注教學方式的創新。積極展開個人業務的學習,豐富個人的文化知識涵養,在課堂上能夠“收放自如”,給予學生更多專業性的指導與靈活的思維啟發,提升自身的教學業務水平。針對于學生,則不能僅僅關注其個人成績,還需要關注其課堂中的表現,實踐中的表現,創新的情況等等。
學生問題意識培養期間,需要更新教學的理念,教師需要尊重學生、理解學生,打造和諧的課堂環境。針對于不敢提問的學生,教師需要鼓勵學生提問,且適當予以引導、啟發,尊重學生的提問,使學生能夠“善于質疑”。
教師可以將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融入其中,比如情境創設教學法、小組合作教學法、問題驅動教學法等等。適當創設學生未來的企業工作環境,提出一定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踐操作等等。在這種學習環境下,能夠更多的彰顯學生個性、個人才能。
正如美國學者布魯巴克所言:“最精湛的教學藝術,遵循的最高準則即為讓學生提問”。讓學生提問,能夠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在思考中積極探索,在探索中獲得新的理解,更好的達到課堂教學效果。教師需要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學生能夠敢于提問、積極提問,對當代大學生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均能夠產生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