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月
(山東省濱州市鄒平縣韓店鎮政府,山東 鄒平 256209)
(1)提升農戶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在我國農業發展過程中,通過完善技術推廣工作,不僅能夠提升農戶的收入,還有利于我國糧食作物的產量增收。隨著技術推廣工作的深入,我國農產品的質量和數量會持續得到優化,這和技術推廣人員的工作有著直接關系,一方面,技術推廣人員將新產品、新技術推廣到農戶群體中,擴大了農技的應用層面;另一方面,農業人員通過技術推廣,提升對現代化農業的理解和認知,進而促進農業增產。
(2)提升我國農業科研能力。相較于發達國家的農業技術水平來看,我國的農業技術科研、推廣等工作的質量并不高,加上從事農業技術推廣的人員數量有限,這些情況對我國的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由于人力、物力的缺乏,導致技術推廣工作在農戶群體中,沒有得到有效開展。因此,通過強化技術推廣工作,能夠將相關農業生產的新技術傳授給農業技術人員,進而提升整體的農業生產的水平,這樣一來,就實現了農業科研向應用轉化的過程。
(3)進一步解決三農問題。在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中,向農戶宣傳和普及知識,對市場的信息和整體的技術進行更好地宣傳,能夠幫助農戶更有效地掌握農業技術,比如溫室栽培、病蟲害防治、高產栽培技術等,來促進農業發展。
(1)完善農業技術推廣的體系。農業技術推廣的各部門在開展推廣工作時,①要明確農業技術的重要性,一方面,要根據不同的農作物種植區域和種植習慣,劃分出不同的農業技術推廣的組別,最小單位為村級別;另一方面,要消除農業技術推廣的傳統誤區,避免產生“坐等上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觀念,等待農戶購買和使用農業技術。農業技術推廣人員要主動深入到農戶中,積極宣傳新的農業設備、技術等,為農戶做好知識普及工作;于農業技術推廣人員還要突破傳統的宣傳方法,將新傳播方法引進推廣體系中,來形成多方位的技術宣傳。比如,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媒體開通公眾號,實時推送一些關于農業生產的新技術和新設備,提升農業技術推廣在農戶群體之間的知名度,打響口號;③農業技術推廣人員還要做好技術服務工作,完善已有的技術推廣體系的內容,豐富服務的形式,通過線上咨詢問答與線下走訪調查相結合的方法,實現24小時為農戶進行服務,解決農戶在使用農業技術和設備出現的問題,并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法,來讓農戶滿意。通過構建多方位的技術推廣體系,憑借技術宣傳和定制化服務,來吸引農戶對農業技術的關注。
(2)增加農業技術推廣的資金投入和人力投入。相關政府部門要加大農業生產補貼,落實好糧食直補等惠民政策。比如,作物種植規模50畝以上的農戶享受補貼,使用推廣良種種植的農戶享受良種補貼,要按產量、按品質,精準補貼。通過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的推廣應用,提高農產品的品質。這樣一來,農戶會因農產品價格增加,提升生產投入。以榆陽市為例,在2017年,榆陽市共投入科技三項經費6500萬元,進一步強化科技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該區引進新品種、新技術150多項,開展各類試驗30多項;深入實施百人進百社、百技惠百村和科技特派員農村創業行動,不斷加強農業技術服務,建成科研示范基地32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75%。同時,還嚴格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將補貼資金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傾斜,發放補貼資金1450萬元,受益農戶1989戶;此外,該區狠抓經營主體培育,建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息庫,投入510萬元,重點扶持、農戶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50家。
(3)構建一個促進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環境。首先,要支持農業創新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相關部門可以培訓農戶及農村人才,安排專項資金,來加強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基地建設與管理,開展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培訓工作,提高實用人才數量,進而帶領農戶認識到技術推廣的重要性;其次,要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和雨露計劃試點工作,下達資金,重點加強農業產加銷以及農業社會化服務領域從業人員培訓,引導農戶就地就近轉移就業;第三,要保障農科院課題經費研究,推動建設一批科技創新團隊,培養和引進一批高水平的農業科技領軍人才,為提高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建設農業現代化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綜上所述,農業技術推廣是現代化農業發展的重點。在此基礎上,有關部門要加大農業技術推廣專項資金的投入,來促進技術推廣工作進步;同時,農業技術推廣人員還要突破傳統的宣傳方法,將新傳播方法引進推廣體系中,來形成多方位的技術宣傳。因此,通過完善技術推廣體系,使用微信新媒體平臺進行宣傳,能夠提升農業技術推廣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