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楚北
(長江大學文理學院,湖北 荊州 434020)
要想讓農產品打出自己的品牌,就必須要注重自己的品牌構建以及品牌營銷。要做好品牌的營銷工作,就要針對市場的情況順勢而變,同時也應該針對自己的產品,打造出符合自己的產品特點的品牌,這一點是極為關鍵的。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市場上形成有品牌的農產品正逐步排斥無品牌的農產品的狀況,農產品的競爭越來越表現為品牌的競爭。當某一個農產品行業競爭充分開展之時,產業的發展也進入成熟階段,已經形成了品牌從無到有、再到品牌激烈競爭的格局。因此,爭奪顧客已不能僅僅停留在產品質量和價格這個層次上了,只有從心理和感情上贏得顧客,才能真正贏得市場。由此看來,農產品生產者必須把建立品牌、開展品牌經營,進而創立名牌作為自己的戰略目標之一。地方政府、行業協會和農業企業實施農產品品牌化經營,應根據不同階段發展的核心和重心采取相應發展對策,指導處于不同時期的品牌運作主體,依靠區域品牌和區域力量以及區域完善的配套設施,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開拓國內外農產品市場,提高農產品生產利潤,推動我國高效優質農業的全面發展。
(1)農產品品牌的推廣。農產品的品牌推廣可以運用農產品的特殊性,也可使用工業品通常使用的手段。首先,農產品品牌的生產者通常銷售能力差,對相關的品牌實際操作缺乏經驗;其次,農產品品牌生產者資金通常都比較欠缺,不能使用大規模的傳播方式。這些情況都大大制約了農產品品牌的推廣,因此針對這種情況,就應積極發揮政府與協會的作用,重點抓農產品的宣傳工作,通過舉辦各類農產品展覽會來推廣農產品的品牌,尤其是對于一些國外的客戶,應通過建立顧客信息反饋系統,及時跟蹤消費者的動態變化情況,了解顧客對品牌的意見,并進行適當的調整,適應市場的變化與需求,加快農產品品牌的推廣。
(2)農產品品牌的定位與宣傳。不同的品牌定位需要有不同的價格策略進行匹配,農產品專賣店比較適合具有地域特色的農產品的銷售;農貿市場比較適合中低檔的農產品;大型的超市則比較適合中高端的農產品。農產品的品牌建立與工業品的品牌建立有較大的不同。農產品的品牌建立剛剛開始,因此其品牌建立中有較多的不利因素影響其發展。如我國的農產品生產者文化水平不高,對新知識的接受程度較弱,同時農產品生產地比較偏僻,這些都不利于農產品的品牌建設。因此,應提高生產者的品牌意識,充分發揮當地政府尤其是當地農業協會的作用,積極對農產品生產者進行相關知識的培訓,為農產品的品牌建立創造良好的基礎。
(3)農產品品牌設計。農產品品牌的設計通常包括商標設計、造型設計與產品功能、質量、包裝的設計等等。構思精巧、簡潔醒目、地域文化內涵豐富、易于傳誦的品牌比較容易被人們認可與接受。農產品品牌定位之前,需要對競爭對手與目標市場進行調查分析。從本質上講,農產品品牌定位就是找到一個對顧客有價值的差異點,然后通過各種手段將這種差異點傳播給顧客,同時讓顧客感知到你的差異點,并在心理上同競爭對手區分開。
(4)農產品資源的集中。農產品生產具有較大的地方特色,產品的營養度、季節與質量與所在地域的自然環境關系緊密,因此往往不同地區有不同地區的特色優勢產品。應依據這些特點,集中優勢資源,建設農產品的品牌。品牌在建立過程中,數量不應過多,防止消耗資源。
(5)目標市場的選擇。我國地域廣闊,不同地區的消費習慣也有較大的差異,因此農產品的品牌在建立之前,應充分調查當地人們的消費習慣,分析消費者的特點,選擇適合自身的目標市場,針對目標市場的偏好制定相應的農產品品牌策略。
(6)創建農產品協會。我國的農產品的生產者通常具有營銷能力差、生產分散與生產規模小等特點。分散的生產不利于品牌的建立與推廣,而且有時還會增加內部的競爭,減弱當地農場品的優勢。因此,應依據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建立多種農產品協會組織。通過協會的力量,統一培訓與指導農產品的生產者;統一進行信息收集與共享活動;統一進行農產品的銷售與生產資料的采購;統一規劃農產品的推廣活動與品牌建設。通過組建協會可以減少內部的競爭,因此,組建協會是農產品品牌建設成功的重要因素。農業協會對品牌擁有者應考慮其長短期利益,并應依據實際情況做出決策。品牌的擁有者可以是各類零售組織、農產品生產大戶或農業協會組織。
總的來說,在農產品的營銷過程中,做好品牌營銷工作,關鍵是要明確品牌營銷的要點,文章總結了農產品品牌營銷的路徑,明確了在品牌營銷的過程中,可以采取的方法和對策,可供今后參考。
參考文獻
[1]李敏,易法海.農產品品牌營銷的前提與關鍵[J].現代農業與科技,2017,(1):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