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驟雨
(河南省安陽縣氣象局,河南 安陽 455000)
(1)全面啟動秋收氣象服務。一是制定秋收秋種氣象服務服務方案,強化秋收秋種氣象服務和產品制作流程,每周一制作發布秋收秋種氣象服務專報并報送相關部門,服務內容主要包括秋收秋種進度、天氣實況及其影響、未來三天天氣預報和秋收秋種氣象等級預報以及農事建議等;二是加強對未來天氣的分析和監測,強化值守班,發布準確及時的預報預警信息;三是與涉農部門加強聯系和溝通,及時掌握秋收秋種進度情況,提供秋收秋種氣象信息。
(2)開展直通式氣象服務。當前,安陽縣建立了精細到鄉鎮的氣象預報系統和災害性天氣短時臨近預報系統,開展農村精細化天氣預報、農用天氣預報、鄉鎮天氣預報,為廣大農民提供“直通式”服務。安陽縣氣象為農服務已經逐漸融入到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中,圍繞糧食生產核心區高標準糧田和生態農業建設,安陽縣氣象部門與農業部門合作打造現代農業氣象科技示范園。同時對高標準糧田示范園內氣象設施進行完善,提升為農服務能力和水平。氣象部門不斷加強與農業、水利、林業、國土、環保等部門合作,合力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建立預案到村、責任到人的農村氣象災害應急處置體系,氣象信息員隊伍不斷壯大。
(3)農業決策氣象服務。農業氣象決策服務主要是氣象部門針對各級政府部門在指揮生產、防災減災和開發利用氣候資源方面進行科學決策時提供的氣象信息。安陽縣農業決策氣象服務主要對象是當地政府、農業部門等,并通過電視、電臺、手機短信、電子顯示屏、大喇叭、網絡等多渠道,為人們提供日平均氣溫、降水量、風向風速、日照時數等氣象資料信息,同時提供短期天氣預報、氣象災害預報預警等氣象服務產品,指導農戶合理安農事活動。
(1)氣象服務能力與現代農業發展需求不適應。在全球氣候變暖大背景下,安陽縣氣候也發生了很大變化,現代農業快速發展和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在發展現代化農業過程中對氣象服務需求越來越高,傳統農業氣象信息覆蓋面較窄,因氣象服務產品缺乏針對性和氣象服務內容單一,同多樣化農業生產需求之間有很大差距。
(2)農業氣象業務的科技支撐能力不足。安陽縣農業氣象現代化建設較為落后,觀測儀器設備陳舊、布局不合理,觀測方式和方法缺少創新性水平;從事現代農業氣象服務工作人員綜合素質水平不高,這些都會對現代農業氣象服務質量產生影響。
(3)氣象信息的傳播時效性差。受安陽縣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影響,現代農業氣象服務工作有很大發展空間,但由于農村是氣象災害防御脆弱區,在氣象服務工作中會有很大阻力。盡管政府部門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資金投入,但受到地理和交通條件共同限制,互聯網在農村還沒有完全得到普及,再加上氣象信息覆蓋率不高和農民接收知識文化水平有限,使得氣象信息傳播時效性水平不高問題日益凸顯,不利于現代農業氣象服務工作順利開展。
(1)全面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氣象信息。結合本地氣候特點,開展不同形式氣象服務,在確定各地主導經濟作物時應分區域進行。在農業生產過程中,針對如何增強農作物產量和質量提供相關氣象服務信息,第一時間發布未來可能出現的災害性天氣和相關防災減災措施;農產品收獲后也要提供氣象服務,針對產品儲存、運輸等提供所需氣象信息。在對農產品銷售區域和上市時間規劃過程中需要結合氣象信息才能得出最佳方案。
(2)拓寬氣象服務信息覆蓋面。為盡快解決一直存在于農村地區氣象信息服務中“最后一公里”問題,提升現代農業氣象服務效率。安陽縣氣象部門可以通過網絡、電子顯示屏、高音大喇叭、手機短信、微信、微博等現代化多媒體平臺及時發布災害性天氣預報預警信息;加大農村氣象信息員隊伍建設,組建一支專業性強且各種設施配備齊全產品接收隊伍,在農村進行防災減災知識宣傳和農業信息技術推廣合作;結合安陽縣農民獲取氣象服務信息實際,拓寬災害性天氣電視發布渠道,通過電視來發布災害性天氣預報預警和災害防御,增強農民防災減災意識和能力,將現代農業氣象服務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3)加大科研力度,提高科技含量。安陽縣氣象部門應高度重視增強科研水平,做好對本單位員工培訓,在增強自身水平的基礎上,爭取更多科研立項機會,積極開展本地化農業氣象科研工作,使用科學有效方法對本地農作物和經濟作物產量預報、病蟲害預報、災害性天氣指數預報、關鍵農事季節預報等產品探索研究,同時還要對農業氣候資源區劃加強細化,做好氣象科普宣傳工作,增強現代農業氣象服務科技含量。
參考文獻
[1]孫躍進.陵縣現代農業氣象服務的若干問題與對策[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