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睿妍
(吉林省臨江市氣象局,吉林 臨江 134000)
高空氣象探測中蘊波段雷達可以自動跟蹤、自動測距、自動化數據處理、遠距離抓球、近距離測距等,探測精度和自動化程度都相對較高。但實際高空氣象探測中,因觀測人員錯誤操作、儀器自身不穩定性因素,易影響探空資料準確性,不利于高空氣象探測工作順利開展。
(1)系統臺站基本參數審核。臺站對高空探測基本參數設置包括“本站常用參數”和“發報參數”。本站常用參數主要有“臺站名稱”、“經緯度”、“海拔高度”、“區站號”、“氣壓表修改值”、“值班人員代碼”等;而“設置發報參數”主要為“站名代號”、“報文標志”,應認真仔細設置,確保第一次運行軟件前就能正確輸入。在以后高空氣象探測中,如果有相關變動,應設置相應參數,嚴禁使用超過檢修日期觀測儀器,避免觀測資料錯誤。
(2)蘊波段探空儀器序列號審核。蘊波段高空氣象探測工作中,應仔細檢查序列號對應參數是否同觀測儀器設備廠家配發的系列參數保持一致,同時逐一查看dD0~dD5,重點檢查T0和R0讀數是否正確,同數值“2”接近輸入是否異常,R0讀數有效合格范圍在8.0~20.0kΩ,一旦<8.0k或>20.0kΩ均說明R0讀數不在有效合格范圍內。
(3)地面瞬間數據審核。放球前/后5min內是讀取干濕球溫度、輻射值、能見度、云、天氣現象等地面氣象要素數據的最佳時間。實際上,基值測定值同瞬間氣壓值、附溫值之間差值較小,同瞬間溫度、濕度值差值較大。通常,基值測定值同瞬間觀測氣壓值誤差應保持在0.5hPa內,同附溫差值應保持在1.0℃內,一旦超過范圍說明該觀測記錄有誤,需要高空探測人員檢查地面人工采集和自動站原始觀測記錄數據是否一致,天氣變化過程中這些觀測記錄是否跳變;通過對比地面站自動記錄判斷該讀數是否誤差,認真分析變化趨勢,找出異常記錄影響因素。
蘊波段雷達探測角波瓣較窄,在對角度自動跟蹤過程中會存在一定限制,為防止近距離氣球過頂丟球,放球時應優先選擇雷達較為有利的跟蹤角度和方向。為了避免各種突發情況和復雜天氣,臺站事先會選擇2~3個放球點。為防止近距離過頂丟球,盡量將放球地點選擇在雷達自動跟蹤下風方向。若臺站未選擇默認放球地點,應在“空中風記錄”一欄中修改放球點參數,否則會影響0.5min風層風測量,造成近地面規定等壓面或高度上風觀測數據異常。預審時可根據每秒氣球坐標數據判斷值班人員是否修改。通常應保持00s和01s方位相差≤10°,當地面風速>6.0m/s時,方位差值會>10°。施放瞬間則可在近地面選擇手動抓球,若不是手動跟蹤,說明值班人員未作修改。
(1)校對放球時間。蘊波段高空氣象探測中,探測人員可在 01:15、07:15、13:15、19:15時間點放球,禁止更改放球時間。正點放球時遇特殊天氣,延遲放球時間,但不能超過正點后75min。氣球釋放后應第一時間點擊“確定”按鈕,如果忘記點擊,要訂正放球時間。預審過程中,對比數據處理軟件中00s和01s氣壓數據判斷“放球”鍵按鈕點擊時間。若氣壓值無變化,說明點擊“確定”按鈕時間過早;如果氣球升速在5.8~6.7m/s,而近地面層氣壓變化為 0.6~0.8hPa,說明“確定”按鈕點擊過晚;若00s和01s顯示氣壓數值在1.5hPa以上,說明值班人員未修改放球時間。
(2)探空數據審核。蘊波段高空氣象探測數據審核要點為刪除飛點和超聲速處理。施放探空儀后,因受外來信號干擾、頻率漂移、雷達跟蹤異常或異常天氣情況等因素,易削弱探測信息,使飛點增多。若飛點未完全刪除,會造成高度、溫濕度等觀測數據異常,在選取特性層過程中易混亂。審核過程中可自動或手動修改探空曲線,將探空曲線放大10倍,檢查是否有飛點,隨后借助氣球高度飛行軌跡查看有無毛刺。預審人員根據氣球升速軌跡圖判斷是否升速,發現升速異常后,應從終止層逐點下移,直到升速在2.5~10.0m/s。
(3)測風數據審核。蘊波段高空氣象探測風數據信息主要根據各正點分鐘及其前后2s平均數據計算,在判斷測風數據是否異常主要檢查風層方向和風速變化規律。在對測風數據審核過程中,對各分鐘仰角、方位和斜距變化,各分鐘內參與計算的5s記錄數據是否突變,結合蘊波段數據處理軟件提供圖形功能,對各量風層風數據檢測,并及時刪除突變數據,隨后輸入正確數據,確保風層和風速可靠性水平。
蘊波段雷達探測系統實現了對觀測數據自動采集和處理,但運行過程中仍需值班人員和預審人員共同努力,預審人員應始終把握好質量關。審核過程中重點突出,定期查看相關參數設置情況,根據規范要求處理異常數據,為天氣預報提供準確度較高高空氣象探測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