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振華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縣農村機械化技術學校,云南 施甸 678200)
農機駕駛員學習相關農機知識、掌握一定的安全常識、了解農機的基本性能和駕駛技能,結合理論和駕駛實踐的過程即為農村農機駕駛員培訓工作。培訓農村農機駕駛員是一項基礎的工作。想要推動農機事業化就必須要推進農機培訓工作的進行,如此才能讓國家相關法律的根本要求得到貫徹、國家的科教興國戰略落到實處、農機服務實現產業化發展和跨越式發展、解決農村勞動力過剩的問題、推動農民增產增收,奔向小康。無論是駕駛人員的駕駛技術、操作人員的操作能力,還是廣大農民群眾的經營效益、生產質量,都深受農機培訓工作質量的影響。所以,必須要將農機培訓事業重視起來,讓農機駕駛培訓事業落到實處。
(1)農機培訓人員福利待遇低,人心浮動。目前,我國多地農機學校均把改革看做了當前工作的重點,資源的整合、優化、重組也成為了目前各個農機學校的改革內容,許多農機學校改制、裁減、撤并。在這樣的背景下,許多農機培訓部門內的培訓人員得不到良好的福利待遇,并不能認真工作;同時,各個農機培訓部門的經費也嚴重匱乏,無法支撐培訓。
(2)農機培訓領域不夠寬,辦學不夠靈活。目前在我國,許多農機培訓機構并不存在系統的、完善的培訓機制。拖拉機駕駛培訓等農機駕駛培訓是這些培訓機構的主要培訓內容。如今,在農業不斷發展、農村經濟不斷前進的背景下,拖拉機也不斷更新換代。基于這一背景,各類農機培訓機構應該不斷順應時代發展更新自身培訓方式、拓展自身培訓領域。
(3)師資力量不夠,再教育缺乏。如今,我國的農機培訓事業在不斷發展中愈發需要強大的師資力量。薄弱的師資力量無法適應和支持我國農機培訓事業的發展。現如今,許多農機培訓機構沒有較為完備的市場競爭力,也沒有強大的發展動力,許多工作人員實踐能力弱,知識更新意識和能力薄弱,并不了解新時代下的新式農機狀況,從而導致了農技培訓機構技術落后、教學質量差等問題。
(1)加強領導,提高福利待遇,安定人心。農機培訓工作是一項高技術含量的工作。從事農機行業的工作人員是農機培訓事業的主要培訓對象。如今,社會上很少有人認可農機培訓工作人員,農機培訓工作人員的工作難度日益增大。為了更好地推動農機培訓工作的進行,必須要一定程度上讓培訓人員得到更好的福利待遇,讓工作人員穩定下來。與此同時,通過行政推動等手段讓權責明確的農機培訓工作領導機構的建立提上日程,讓全縣人員有意向、有意愿、有興趣學習農機操作知識、學會農機操作知識。引導廣大農民有興趣進行培訓,從而更好地操作農機、增產增收。
(2)拓寬培訓領域,增強活力。通過“全縣農機管理人員培訓班”等活動的舉辦,在整個縣城內推動建設農機系統管理干部隊伍,從而增強農機駕駛員的個人素質和現代科技的運用能力,讓農機駕駛員樂于工作、勤于工作。進而提高農機駕駛培訓人員的工作熱情,推動農機駕駛培訓工作的培訓方式更加豐富、培訓領域更加寬廣。
(3)加強法律法規宣傳,擴大社會影響。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媒介,例如電視等,宣傳相關法律法規;舉辦新機具銷售會、農機科技下鄉等活動,讓《農業機械化促進法》、《云南省農業機械管理條例》等農機法律條例深入人心。讓廣大人民群眾在日益豐富的新聞媒介和多種多樣的宣傳活動中了解、掌握相關農機法律條款,在懂法的同時用法,進而讓農機相關從業人員主動參與農機培訓、樂于參與農機培訓。
(4)嚴把農機駕駛員初訓關,提高培訓質量。①在進行農機駕駛培訓工作時、規范農機駕駛員的培訓工作時,必須嚴格遵守《拖拉機駕駛培訓管理辦法》和《云南省農機培訓工作規范》等相關法律法規;于推動教學管理不斷加強。農機培訓機構必須嚴格依照自身特點、條件進行培訓基礎設施、培訓條件的完善。依照培訓機構的既有條件,具體分析培訓對象、培訓內容、培訓重點,合理安排培訓所用的基礎設施和培訓場地;在進行、規范農機駕駛員培訓工作時,不能舍棄農業部頒發的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和相關規定,嚴格按照教材進行培訓;③完善的培訓記錄也必不可少。想要清楚、簡明地反映培訓對象的培訓過程,必須分期建立完善的學員檔案,并設專門的工作人員管理學員檔案,確保檔案擁有專柜存放、內容完整。對于那些表現良好、成績優異的學生,培訓機構為其頒發結業證書、給其提供培訓記錄;④農機監理部門也應該參與進來,與農機駕校緊密結合、有序配合、各司其職、彼此監督、共同發展,從而讓農機培訓課程的質量得到一定的保障。
(5)農機推廣與培訓相結合。可以開展科技下鄉、講座、農機培訓班、創立農機補貼等活動,通過這一系列活動讓農機技術培訓工作貫徹下去,推動農業技術化進程。通過農機人員的實地培訓,讓廣大農民樂于學習農機知識、樂于使用農機知識,進而讓農民可以在日常的生產經營過程中更好地應用現代化的技術和方法,從而讓農民更好地耕作、經營;建立玉米生產機械化示范基地等示范基地,讓現代化技術走進農村,在田間地頭教授農民使用先進的農機機具,為農民提供良好的學習場所和交流機會,從而讓廣大農民群眾更好地、更加科學地、具體地學習農機知識,讓廣大農民樂于學習、自主學習農機知識。
(6)嚴格執行政策,規范收費。嚴密遵守各項相關規定,推動農機培訓工作的進行,規避不合理、不合法的收費行為。在規范收費的過程中,應該把農民的精神問題放在首位,堅持為農民減輕精神負擔的原則,規避交費無培訓、不考核亂發證等現象。為此,必須提高農機主管部門的監察力度,提高農機主管部門發現問題的速度、增加農機主管部門解決問題的力度。自愿原則是農機培訓的主要原則,農機從業人員必須在自愿的基礎上參與培訓。此外,“考培分開”也是農機培訓過程中不可忽略的一個重要原則,禁止以培訓為理由傳授農機技能。有關部門必須要對培訓的收費標準和收費制度進行嚴格的制定。嚴格依照有關財務制度管理、使用所收費用,在這一過程中,農機培訓機構還應該自覺接受相關部門的檢查。
參考文獻
[1]裴朝軍.農機駕駛培訓模式的相關創新策略[J].鄉村科技,2017,(1).
[2]劉維軍.對農機駕駛員培訓出現的問題和措施分析[J].湖南農機,2014,(12).
[3]劉蓮芝.農機駕駛員培訓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相應對策分析[J].農機使用與維修,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