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喆
(湖南外貿職業學院,湖南 長沙 410201)
藝術設計專業作為高職教育的一部分應該從本專業出發,積極探討適合自己的“雙師型”教育隊伍建設,使其學生在本專業領域能學有所專、學有所長,為將來就業做好準備。
(1)高職藝術設計專業“雙師型”教師數量不足。根據湖南省內相關調查結果顯示,2017年,全省所有開設藝術設計專業的高職院校當中,“雙師型”教師的比例不足50%,而根據教育部《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評價方案》的要求,高職“雙師型”教師的比例應該大于70%,明顯還存在著較大差距。所以,各高職藝術設計專業“雙師型”教師的數量還有待增加,這是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應該引起相關高職院校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推進。
(2)高職藝術設計專業教師的引進方式單一。高職院校引進藝術設計專業教師的方式基本上就是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很多教師都是研究生畢業后直接成為專業教師,還有就是從其他院校轉聘而來。這些教師雖然專業學識、專業功底和教學經驗比較豐富,但由于很少投身行業從事市場工作,其社會實踐經驗、行業動態把握程度、分析解決實際市場問題的能力、把握和迎合市場需求的能力等方面都有欠缺,導致其實習實訓的指導水平、就業指導水平、創新水平和效益轉化水平較低,更談不上新技術工藝開發、專利研發和社會服務的開展。正是由于這些局限,導致該專業人才培養跟不上行業對于人才的要求。
(1)加強對現有教師的職業培訓。①高職學院應該出臺一些政策,鼓勵和支持藝術設計專業教師參加正規單位舉辦的職業培訓、專業研討會、技術交流會和行業市場調研會,擴充眼界和提高技術水平,并將其帶入教學活動當中,讓學生能夠學到更加實用的技術和知識;于學院可以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建立師資培訓基地,以階段性培訓為主,系統性培訓為輔,提升教師的專業實踐技能;③高職院校還應該鼓勵藝術設計專業教師利用本專業課程階段性集中教學的特性,利用沒有課的時間去社會相關設計企業兼職,或者通過自學考取如設計師證書等相關職業資格證書;④學院還應制定相關考核政策,對于該專業教師的職業培訓成果進行考核,通過相應的獎懲措施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此營造校內教師爭當“雙師型”教師的風氣。
(2)深化校企合作,加強教師在行業的參與度。校企合作是高職院校發展的重要導向之一。高職學院應該與行業中的知名企業形成緊密合作的關系,搭建校企合作平臺和實踐基地,常態化的派出藝術設計專業教師在企業擔任職務并從事相關設計和生產工作,為企業貢獻才華和能力的同時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還可以和企業設計人員組建研發團隊對新設計項目進行團隊研發,讓技術形成價值。新入職的教師可以通過向企業技術骨干請教、溝通、學習、鍛煉的方式迅速讓自己轉化為應用型技能人才。如此一來,教師既是教學人員,又是行業技術人員,其教學和人才培養的效果必然會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所培養出的學生也必然會對行業和技術有更深層次的掌握,有利于他們走向社會后的職業發展。
(3)鼓勵教師成立個人設計工作室。和其他專業相比,藝術設計專業的特色非常鮮明,其教學內容既包括藝術知識的學習和藝術素養的養成,又注重設計技能的培養和設計工藝的掌握,同時還需要樹立創新意識和掌握創新能力。這就要求藝術設計專業教師必須是相對全能的導師和指引者,既要自己會做,還要教好學生。所以,高職院校應該鼓勵藝術設計專業教師成立個人設計工作室,將“產、教、研”有機結合在一起,并帶入日常教學,以知識創造人才、知識創造技術、知識創造財富,三者之間產生互補效應,提升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水平。
(4)引進企業技術骨干擔任兼職教師。藝術設計專業師資隊伍不應僅僅只有校內專任教師,還不應該忽視企業設計精英和技術骨干參與教學活動,實現校內專業教學和校外項目教學的融合和貫通。學院應該依托區域優勢產業和優秀企業為資源,創造條件吸收企業當中從業經驗豐富、設計技術高明并能洞察行業發展趨勢的精英和人才擔任專業兼職教師和實訓指導教師,充分發揮人才資源的優勢,從過去的“走出去”拓展到今天的“請進來”,填補學院師資力量尤其是實訓指導師資力量的不足,優化師資結構。同時,在校外兼職教師的影響下,校內專任教師會對專業教學有更加準確的認識和明確的指導方向,面向學生起到更有效的“傳(傳授)、指(指導)、引(引導)”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敏.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雙師型”教師培養體系及其構建[J].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