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亞
(長江大學文理學院,湖北 荊州 434020)
(1)教學手段單一。目前,許多教師仍延續著“一支粉筆、一張嘴,一塊黑板”的教學方式,這就導致學生最害怕課后的想象性習題或開放性問題,不知怎樣處理。存在著“課標教材一變再變,教學方法一成不變”的狀況。筆者在隨堂聽課中發現:課堂大部分老師都犯有為問而問、為答而答、明知故問、為求課堂氣氛活躍的“是非問”等毛病。這種與“返璞歸真”、動態生成相背離,看似環環緊扣的假問題充斥課堂,人為地“格式化”了學生,導致教學重點不能突出,難點不能突破。
(2)作文教學基本靠背。在基礎教育的任何一個階段,作文教學都是一個難點,它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事情,有時經過很長時間的努力往往收效甚微。而且,寫作和個人素質緊密聯系在一起,這就使得廣大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對此無計可施,針對考試只有一條捷徑,那就是背作文。在考試之前,教師總會準備幾篇不同類型的作文讓學生背過,在考試的時候學生可以根據題目的具體要求靈活變通,只需做一些相應的變動就可以取得一個不錯的分數了。這種為了應付考試而使用的方法也有些作用,如背誦作文是一種積累,不僅積累優美的段落,也在無意中積累了寫作的套路和技巧。
(3)農村小學語文內容十分枯燥、農村學生語文基礎參差不齊。當前,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只重視記憶型內容,口頭或特色教學內容少,農村小學語文的訓練重點在于反復訓練和鞏固課堂知識,能和農村學生生活實際緊密聯系的應用實踐很少,缺乏與實際問題或其他學科的聯系,不能真正應用于實際中。而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許多教師未注重學生的個體差別,“一刀切”的語文教學現象還存在。例如,農村小學教師布置的語文作業對于部分基礎較差的農村學生來說較為困難,但農村小學語文教師沒有采取有效措施來引導他們來提高語文學習的興趣。
(1)教學觀念逐步更新。隨著互聯網的廣泛應用與思想教育工作的持續進行,當前,農村小學當中的部分語文教師已對語文能力的培養有了較為深入的認識,不僅認識到語文教學的任務除教授學生聽說讀寫以外,還包括培養學生價值觀念、審美觀念、情感態度等多方面內容,而且還對這些內容有所深入的理解與體會,有些教師已能夠在自己的實際工作當中靈活運用。此外,部分學校將辦學目標在廣大教師范圍內進行積極的宣傳,讓教師在目標明確的前提下去進行實際的教學工作,這不僅讓教師在實際工作思路更加清晰,而且有效提高了學校的凝聚力與向心力
(2)發展和使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各個地方應該深入調查并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加大校本課程的開發力度,以填補統編教材的不足之處,使學生們都學有所用,能夠把所獲得的語文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來。以多媒體計算機技術和網絡信息技術為輔導的教學,已越來越普遍地走進包括語文在內的各個學科中。這樣能夠使語文教學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式地刺激學生的多中感官器官,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動性,從而改變教學手段單一、課堂氣氛沉悶,達到優化課堂教學,促進農村學生主動學習,有效地提高農村小學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3)加強農村小學語文差異性教學。農村小學生的原有素質和基礎參差不齊,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興趣也各不相同,因此,在具體教學策略上需要進一步改革教學理念和方法,充分考慮學生個體差異,真正做到“以人為本”。學生在語文教學中需要有很大的自主權。此外,農村語文教師可以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選擇整個班級的語文教學計劃。對于生積極性高、學習資源豐富的班級,教師要調動學生的興趣,放手讓學生學習;對于學習資源暫時缺乏的班級,教師則可以帶領學生仔細學習基礎知識,先達到最基本的語文教學要求。
(4)實施多樣的教學方法。農村小學語文教學普遍存在被動灌輸的現狀,究其原因,是教學方法太單一,教師只知道一味地向學生們灌輸該記住什么,什么該會寫,什么問題該怎樣回答,完全是應試教育的模式。其實作為小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比較短暫,需要多樣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讓學生在不同的環境中體驗多重學習,比如合作學習、討論學習、體驗學習等,充分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也可以進行師生互動,探究屬于自己班級的語文學習方法,讓學生們增加語文學習的樂趣,最大限度地學好語文。說到課堂,美國語文教學的環境相對比較人性化,符合小學生好奇的心理,學生們會積極主動地去學習語文,教學效果也會非常好。
農村小學的教學條件本身就不是特別的好,針對目前農村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文章進一步總結,分析了其原因,并且提出了一些改進的措施,希望能夠為今后農村小學語文的教學工作帶來參考。
參考文獻
[1]周勝利.改革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現狀芻議[J].語文教學,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