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輝
[提要] 隨著天然氣技術的蓬勃發展,天然氣汽車的使用率也上升了。然而,油氣價格的變化與四川省汽車的發展呈現出負相關,汽車在油價下降、氣價上升的條件下,價格優勢不明顯,推廣存在困難。高油價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尤其在汽車消費方面,給消費者帶來很大的壓力。那么,如何減少油價波動對汽車消費的影響,就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為此,根據四川省油氣價格及汽車保有量數據,構建油、氣價格變動對天然氣汽車需求量影響的需求函數模型,運用Eview軟件計算理論模型相關參數,并對其進行檢驗和分析。
關鍵詞:天然氣汽車;價格彈性;低油價;價格聯動;油氣價格比
中圖分類號:F723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8年1月22日
由于全球油價呈現出下降形勢,我國油價也不斷下調。這必然會使得車用天然氣的價格面臨上漲的趨勢。在油價下調、氣價上升的形勢下,天然氣汽車除了環保效益外最吸引人使用的價格優勢也愈發不明顯,特別是天然氣汽車的推廣,面臨著更嚴峻的挑戰。
然而,四川省的能源結構在于汽量儲備豐富而油量較低,這為四川省天然氣汽車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先決條件,該省也成為全國天然氣汽車(以及整個天然氣汽車)應用推廣的一個典型代表,但其在推廣天然氣汽車的過程中也遇到了瓶頸?,F有關于四川省天然氣汽車推廣的研究主要基于兩個角度:(1)從環保角度,天然氣汽車較常規汽油汽車有更好的理化性質,推廣天然氣汽車能更好地滿足環保要求;(2)從經濟技術角度,四川省已有多年推廣天然氣汽車的經驗,技術和能源上的保障使得推廣天然氣汽車具有很好的可行性。上述研究對四川省推廣天然氣汽車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但仍不能有效解決當前天然氣汽車推廣過程中面臨的現實問題。為此,本文通過建立結構方程,選取合適的解釋變量,收集恰當的樣本數據,用回歸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車用天然氣和汽油、柴油價格變動對四川省天然氣汽車需求量的影響,以期為天然氣汽車的應用推廣政策提供決策依據。
(一)理論模型的構建
第一步,選擇模型解釋變量。筆者主要研究的是車用天然氣和車用燃油價格變化對天然氣汽車需求量的影響,因此選擇車用天然氣的價格為商品的價格,選擇車用燃油的價格為相關產品的價格。影響天然氣汽車需求量的因素除了傳統的燃油汽車的數量外,雖然現在還有新能源汽車,但考慮到新能源汽車所占比重很小,因此只考慮燃油汽車??紤]到油價變動的關聯性和采集數據的連貫性,本文采用國四標準的90號汽油作為相關產品的代表,反映相關產品的價格。結合相關文獻,筆者選擇天然氣汽車的需求量作為被解釋變量,車用天然氣的價格、90號汽油的價格、消費者的收入水平(人均GDP)作為解釋變量。
第二步,建立模型。聯系經濟學理論,結合所學的各需求函數模型的適用條件并進行了模型比對,論文擬采用具有微觀經濟學中需求的價格彈性、經常被用到經濟學分析中的多對數模型:
(二)樣本數據的收集
1、選擇樣本。本文的樣本數據包括時間序列數據、截面數據、面板數據3種。車用燃氣的價格和燃料油的價格都是隨時間變化的,所以本人決定采用時間序列數據對模型進行實證分析。
2、選擇樣本實例。數據來源于查閱四川省統計局、四川省汽車工程學會的相關資料,以及四川省車輛管理所的信息,得到近12年的相關數據。天然氣汽車的需求量是按保有量進行了推算,作為理論的研究,受限于相關數據的采集,文中采取了近似的替代;氣價和油價則是按某一價格在一年中持續的天數進行加權。
筆者采用Eviews軟件來進行本案例的回歸分析,得出四川省2004~2016年天然氣汽車需求量變化圖,并將樣本數據進行擬合。
進而可得到回歸方程:
lnQ=24.65-2.46lnG+1.84lnP氣+4.73lnP油
(2.55) (-1.84) (0.96) (2.70)
回歸方程中可決系數R2=0.639,可調整的可決系數R=0.519,F為方程的總體顯著性檢驗。
(一)整體的擬合優度檢驗。可決系數(R2)統計量63.99%雖然不是太高但超過50%,整個模型依然有效,原因在于:(1)參數方程所用的數據是時間序列數據,所以擬合的可決系數普遍偏低;(2)本文的數據來自權威機構的發布,具有很高的可信度。擬合結果也較符合四川省的實際情況。對天然氣汽車需求量的影響因素中,還有一些因素未列出,例如消費者的偏好和消費者對商品未來的預期,只是這些指標難以用時間序列數據表示,因此未將其作為解釋變量。
調整的可決系數統計量(R)是增加樣本容量后對擬合結果的一種修正。通過資料查詢得到自2013年以來,持續高氣價與持續低油價的雙重疊加效應,進一步削弱了天然氣汽車的經濟性優勢。此外,電動汽車的激烈競爭,國家對天然氣汽車的熱度降溫致使其需求量大福下降,如此下去,天然氣汽車的需求量會更少。
(二)顯著性檢驗。模型的顯著性(F)是檢驗方程總體顯著性的一個重要方法。擬合結果檢驗得出的概率為0.021<0.05,表明模型總體的線性顯著水平達到95%。
t檢驗是檢測變量顯著性的重要方法。在α=0.05的顯著水平下,lnP油的參數的t檢驗概率為0.024,小于0.05,說明車用燃油的線性顯著水平達到95%,即車用燃油價格對天然氣汽車的需求量具有顯著的線性影響。
同理可知,四川省人均GDP的線性顯著水平達到90%,車用天然氣的線性顯著水平達到60%。這也表明四川省人均GDP和車用天然氣的價格對天然氣汽車需求量的影響不及車用燃料油價格顯著。endprint
(一)β1的分析說明。通過Eviews擬合結果,人均GDP對天然氣汽車的需求彈性β1=-2.46可知,這看上去顯然不符合需求的一般規律。但是經過分析此結果符合目前四川省的實際:(1)四川省的天然氣汽車主要是天然氣公交車、天然氣出租車、政府公務用車、環衛用車等。在政府主導下,公用事業用車幾近飽和,加之國家實行公車改革;(2)2013年以來的油價持續走低導致天然氣汽車經濟性減弱,需求量下降;(3)人們對傳統汽油汽車的高度認可以及大多數的汽車生產商還沒開發出多種天然氣汽車來充實市場,因而人們普遍將傳統汽油汽車納入購買的首選,故天然氣汽車需求量與人均GDP呈現逆向變動。
(二)β2的分析說明。通過Eviews擬合結果燃料氣的價格對天然氣汽車的影響β2=1.84,即燃料氣的價格每下降1%,天然氣汽車的需求量相應地減少1.84%。通過經濟學需求定理可知,這個結果與定理相矛盾,但深入分析后可知原因是:(1)四川省天然氣豐富而汽油疲乏的能源結構格局有助于其天然氣汽車的推廣,一時間內其出現了剛性需求;(2)氣價的增長趨勢不及天然氣汽車剛性需求增長的趨勢,這就造就了天然氣價格和天然氣汽車需求量呈同向變動的矛盾趨勢。
(三)β3的分析說明。根據Eviews擬合結果β3=4.73,即車用燃油的價格對天然氣汽車需求量的交叉價格彈性為4.73。即燃料油的價格每上升1%,天然氣汽車的需求量增加4.73%。
目前,我國油氣調價機制主要存在以下問題:(1)調價時間滯后,未能及時靈敏地反映市場變化;(2)政府對價格設定不合理;(3)國內油價緊追國際變化,忽視國內需求;(4)透明滯后的定價機制,刺激投機,干擾正常的經營和市場秩序,使政府定價異化,沒有達到穩定市場的目的,帶來經營者不平等的市場機遇。所以,完善成品油定價機制是相當重要的;(5)在油價完全市場化之前,市場投機行為會一直存在。
(一)研究表明,燃氣價格、燃油價格、人均GDP等影響需求量的直接因素占四川省天然氣汽車需求量影響因素的63.99%,這也間接表明政策等相關因素會對天然氣汽車的需求量產生重要的影響。由此建議相關部門加強對天然氣汽車的政策扶持力度,結合近年來持續嚴重的霧霾等環境問題強化輿論宣傳,促使用戶形成對天然氣汽車的消費偏好,激發和釋放其對天然氣汽車未來的消費預期。同時,政府要加強產業引導,擴大天然氣汽車應用推廣面,促進天然氣汽車使用由公用向民用拓展,破解天然氣汽車特別是天然氣汽車推廣的瓶頸。
(二)燃油價格變動給天然氣汽車需求量帶來的影響比人均GDP、燃氣價格變動更為顯著。2013年以來,持續高氣價與持續低油價的雙重疊加效應,進一步削弱了天然氣汽車的經濟性優勢,同時由油氣交叉彈性系數可知,燃氣和燃油的替代效應非常強。
因此,應進一步深化天然氣價格特別是非居民用油氣價格的改革,建議有關部門實行油氣價格聯動,降低天然氣價格,將油氣(柴油和天然氣)價比控制在1∶0.3(根據油氣交叉價格彈性系數此值應為0.22,考慮到研究在做回歸分析時,由于數據原因未能將電動汽車等部分新能源汽車考慮在內,結合實際情況取0.3),將天然氣價格控制在合理的范圍,確保四川省天然氣汽車健康可持續發展。政府定價部門根據企業資金規模、天然氣加工量、節能減排指標等篩選出部分符合一定條件的民營企業參與,統一對外詢價,組織天然氣進口,以降低進口成本。而放寬民營天然氣進口權,并不需要一步到位,在擁有進口非國營貿易原油的企業中有中國化工、中海油等國有企業,可以先以它們為試點,使這些企業進口的非國營貿易原油直接投入使用者進行貿易,然后再推廣到一般的條件較好的民營企業中,這樣會對整個石化行業產生“鰱魚效應”。
(三)新能源車補貼在生產領域,人們普遍感覺補貼不透明,不利于促進銷售,有負補貼新能源車購買者的初衷。同時,新能源汽車補貼僅體現在消費者購買層面,沒有對使用環節進行適當補貼。能 “滿足支持條件”的新能源車鳳毛麟角,盡管地方政府具有補貼,一兩年內做大市場的難度很高。所以,對新能源車的補貼不僅要體現在生產領域,更要加強在消費領域的補貼,還要完善補貼的車型,這樣會極大地促進新能源車的發展,減少能源使用壓力。
(四)改變消費者消費習慣和消費觀念,鼓勵人們減少購買傳統能源汽車。隨著油價上漲,減少私家車的使用頻率對現有用戶來說是最好的選擇,也符合國家倡導節能和環境保護的大環境。根據以往文獻顯示,53.6%的現有用戶表示油價上漲會影響其現有車輛的使用頻率;從另一角度看來,城市交通壓力與節能環保將會有所改善。剩下的8.7%的現有用戶則表示不會因油價上漲而影響對現有車輛的使用。而有20.3%的決定換購小排量汽車,目光再次投入小排量車。與此同時,14.5%的人準備改變駕駛習慣,加強節油意識。
改變用車觀念。對于現有傳統能源私家車消費者來說,油價上漲可能改變私家車的使用行為,主要集中在汽車使用頻率方面。如果油價持續上漲,一部分消費者會選擇更換車型或停止使用,一般來說更換車型會選擇天然氣的車型,而停止使用私家車的消費者則轉投公共交通。
(五)對于當前調價的滯后性所引起的投機套利問題,縮短調價周期和縮小漲跌幅是比較可行的解決方法。我國油價完全市場化還需要時間,但調整調價周期和減小調價幅度,或許會讓我們的成品油價格形成更合理的機制。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理順非居民用天然氣價格的通知[R/OL].2015.2.26.
[2]何太碧,黃海波,林秀蘭,李良君.中國LNG汽車及加氣站技術應用分析及推廣建議[J].天然氣工業,2010.30.9.
[3]張立超,劉怡君.低碳交通視角下的LNG汽車產業現狀與前景預測[J].中國軟科學,2014.5.
[4]葛穎恩,呂杰.理論、方法、數據:交通流模型成功三要素[J].交通工程,1997.2.
[5]李澤強,司景萍.LNG汽車的應用分析及推廣建議[J].公路與汽運,2015.3.
[6]溫永剛,陳運文,樊栓獅,安成名,徐文東.LNG汽車技術發展及其推廣應用前景[J].石油與天然氣化工,2013.42.3.
[7]王惠明,梁政.LNG汽車產業發展可行性的模糊分析[J].南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34.6.
[8]何太碧,楊煒程,晏啟鵬.油氣價格與LNG汽車市場需求關系的實證研究——以四川省為例[J].天然氣工業,2015.35.11.
[9]溫馨,王惠明,郭凱,孫維.四川省LNG汽車產業發展前景及推廣研究[J].天然氣技術與經濟,2015.9.4.
[10]李子奈,潘文卿.計量經濟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1]高鴻業.西方經濟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12]王乃靜,李國峰.基于Eviews軟件的計量經濟學建模檢驗案例解讀[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1.18.10.
[13]陳向懷,路霞.我國成品油價格變動對汽車消費的影響[J].中國市場,2011.32.10.
[14]曹靜,謝陽.1999年至2007年期間中國人均柴油需求彈性[J].清華大學學報,2011.2.
[15]尹音頻,張瑩,孟瑩瑩.成品油消費稅改革的供求效益[J].稅務研究,2015.4.
[16]何輝.我國消費稅的收入分配效應與福利效應實證分析[J].稅務研究,2016.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