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陽南石醫院(473058)黃露 馮凌云 王麗 宋鵬延
缺血性腦卒中為急診科常見疾病,常規缺血性腦卒中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未接受專業培訓,有時不能及時發現院內患者缺血性卒中跡象,或因不夠重視相關跡象而導致最佳溶栓時機延誤[1],為避免這一問題,我院近年來嘗試為部分患者實施專業護理,取得明顯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科2017年收治的200例行靜脈溶栓治療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據護理人員不同,將之分為兩組,對照組150例,男82例,女68例,年齡63~81歲,平均(72.36±2.14)歲;觀察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齡64~83歲,平均(72.42±2.09)歲;兩組基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可對比。
1.2 方法 兩組患者所用溶栓藥物為重組人組織纖維蛋白溶酶原激活劑。對照組由普通護士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護理人員均接受了為期1個月的溶栓專業培訓,由其展開專業護理。培訓內容主要為腦卒中疾病發病知識、患者臨床護理中照護要點、靜脈溶栓治療的意義及實施方法、及時溶栓的重要性、避免溶栓治療中時間浪費的方法、靜脈溶栓治療中的護理要點等,對護理人員培訓后考核,通過考核方可參與研究。
1.3 觀察指標 ①記錄患者自出現癥狀到開始靜脈給予藥物的時間、醫師下達靜脈溶栓醫囑到開始溶栓治療的時間。②在患者出院時,以護理滿意度調查表統計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與不滿意三個等級,以非常滿意與滿意統計護理滿意度。
1.4 統計學分析 用SPSS20.0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s)以t檢驗對比;計數資料以x2檢驗對比。P<0.05為差異顯著。
2.1 溶栓時間分析 觀察組自出現癥狀到開始靜脈給予藥物的時間、醫師下達靜脈溶栓醫囑到開始溶栓治療的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見附表。
2.2 護理滿意度分析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2.00%(46/5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9.33%(119/150)(P<0.05)。
急性缺血性卒中為神經科、急診科常見疾病,目前該病最有效、最常用的治療方法為靜脈溶栓治療[2]。在醫務人員中,護理人員和患者接觸最為密切,接受過靜脈溶栓知識培訓的專業護士可對院內缺血性卒中更快識別,并及時上報醫師,并且可協助患者遵醫囑完成各項檢查及化驗,及時提供靜脈溶栓藥物,有助于減少患者靜脈溶栓治療過程中浪費不必要的時間。我院為部分護理人員展開缺血性卒中靜脈溶栓知識及操作技能的相關培訓,致力于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護理水平,力爭縮短患者自出現癥狀到接受靜脈溶栓治療的時間,從而為患者救治爭取更多寶貴的時間。通過比較兩組患者相關指標,可以發現,觀察組自出現癥狀到開始靜脈給予藥物的時間、醫師下達靜脈溶栓醫囑到開始溶栓治療的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這是因為非專業科室護理人員在診治中耽誤了較多時間,護士對患者的早期識別及護理方法中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如溶栓前開通靜脈通道、安裝注射泵及心電監護儀、置入胃管與導尿管等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的延誤都會導致患者靜脈溶栓時間延遲。經過專業培訓的護理人員對于缺血性卒中的識別能力強,對此疾病有高度的緊張感、時間緊迫感及警惕性,對靜脈溶栓流程及溶栓藥物應用方法有詳細了解,并且可熟練配合醫師盡快完成診療工作,盡可能縮短患者靜脈溶栓時間。本研究同時發現,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這是因為經培訓的護理人員提供的專業護理,不僅能縮短患者溶栓時間,同時護理人員更能理解患者護理需求,在實施靜脈溶栓治療期間也更能把握患者的情緒狀態,且其熟練的操作技能與負責任的態度更易獲得患者信任。
附表 兩組靜脈溶栓時間比較( ±s,min)
醫師下達靜脈溶栓醫囑到開始溶栓治療的時間組別 自出現癥狀到開始靜脈給予藥物的時間對照組(n=150) 83.65±4.38 10.97±1.52觀察組(n=50) 54.57±4.12 8.71±1.03 t 41.249 9.783 P 0.000 0.000
綜上所述,為缺血性卒中患者行專業護理,可縮短靜脈溶栓用藥時間,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認可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