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升華 徐秀梅 孫麗娟 李 杰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干部病房,吉林 長春 130021)
研究表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1個月至半年的再住院率為20%~50%〔1〕。3個月以上的規范應用抗心力衰竭(心衰)藥物,可達到改善心功能,提高左室射血分數(LVEF);4~12個月規范治療,能降低心室肌重量和容量,改善心室形狀,延緩或逆轉心肌重構〔2〕。因老年人存在認知功能障礙、記憶力減退、依從性差等問題,臨床上抗心衰藥物使用率偏低,直接影響心衰規范化治療效果,導致再住院率升高,增加了平均住院費用。高齡(80~90歲)患者是心衰的高發人群〔3〕,但抗心衰藥物應用的情況不得而知。本研究擬通過回顧性分析高齡慢性心衰患者門診、住院3年的臨床資料及抗心衰藥物治療的情況,為高齡慢性心衰的治療提供臨床經驗。
1.1研究對象 入選標準及排除標準 依照《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4》診斷標準,選取吉林大學第一醫院老年干部病房收治的CHF(心功能NYHA分級為Ⅱ~Ⅳ級)患者243例,年齡≥80歲,平均(84.69±2.86)歲,調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份期間門診、住院的臨床資料。排除標準:患有先天性心臟病患者;晚期惡性腫瘤,預期生存期小于1年的患者;門診、住院病案資料不完整者。
1.2分組方法 長期規范化治療:由醫生在住院期間或定期門診隨訪時,依據患者病情調整用藥方案,且規范化用藥時程≥6個月。將243例心衰患者,平均年齡(84.69±2.86)歲,根據是否長期規范化抗心衰治療分為A組(長期規范化治療)、B組(非規范化治療)。A組164例(67.49%)、B組79例(32.51%)。A、B組年齡及性別構成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243例高齡慢性心衰患者所患基礎疾病及合并疾病中,冠心病為首位(86.01%),其次為高血壓病(47.33%)、心律失常(29.22%)。此外,腎功能不全(21.40%),糖尿病(14.41%),心肌病(3.29%),肺源性心臟病(0.41%)。基礎疾病、合并疾病在A、B組發病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1.3觀察指標 ①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基礎疾病,合并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壓病、心律失常、糖尿病、腎功能不全等)情況;②兩組應用抗心衰藥物情況,聯合用藥指:β受體阻滯劑、ACEI/ARB類、螺內酯;③比較兩組因心衰再住院次數及住院天數;④1年后患者好轉比率=當年較前1年好轉人數/所在組例數,2年后患者好轉比率=當年較前2年好轉人數/所在組例數。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兩獨立樣本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
2.1兩組用藥情況比較 243例高齡心衰患者規范化用藥人數為164例(67.49%),非規范化用藥為79例(32.51%),β受體阻滯劑在所有患者抗心衰藥物使用率最高(61.32%)。A組β受體阻滯劑,ACEI/ARB類,螺內酯,聯用三種藥物的頻率均明顯高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兩組因心衰再住院次數、住院天數情況 A組因心衰1、2年后再住院次數及單次住院天數均顯著低于B組(P<0.05)。見表3。

表1 一般臨床資料〔n(%)〕

表2 患者主要抗心衰藥物比較〔n(%)〕
1)三種藥物是指β受體阻滯劑、ACEI/ARB類、螺內酯

表3 患者因心衰再住院次數及住院天數比較
本研究中,高齡心衰患者規范化治療的比例高于趙麗媛等〔4〕報道的18.80%。分析原因為:本研究中高齡患者為較固定的就診人群,用藥依從性較好,藥物使用便捷,品種數量齊全,三甲醫院醫生對心衰治療指南執行運用情況較好,將藥物擺放在醒目固定的藥盒,督促患者定時用藥。β受體阻滯劑可恢復β受體生理功能,降低心室肌重量和容量,改變心室腔形狀。本研究中,規范化用藥中使用頻率最高為β受體阻滯劑,β受體阻滯劑可顯著降低交感神經系統活性亢進、同時減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在Kai等〔5,6〕研究中發現長期應用β受體阻滯劑不僅能改善心衰癥狀、增強心功能級別,還能有效延緩甚至逆轉心室重構,從長遠意義上改善內源性心肌功能,進而降低因心衰再住院率。ACEI和β受體阻滯劑被稱為“黃金搭檔”,聯合應用可產生相加或協同效應,可進一步降低死亡危險性〔7〕。Konstam等〔8〕研究顯示,ACEI/ARB類藥物可有效糾正心衰癥狀、降低重復住院率,改善患者生活質量,ACEI/ARB類藥物還可以擴張小動靜脈,延緩或限制心肌、小動靜脈的重塑,降低心臟前后負荷。本研究結果顯示,β受體阻滯劑使用率高于ACEI/ARB類藥物,究其原因考慮,高齡患者腎功能不全的病例數較多,限制了ACEI/ARB類藥物的使用。螺內酯的用藥比例低,尤其在非規范化治療組,僅為17.72%。Pfeffer等〔9〕研究提示小劑量的螺內酯除了有利尿作用外,還具有改善心肌纖維化、僵硬度和舒張性方面的作用。作為治療心衰“黃金三角”之一的醛固酮拮抗劑,可以預防醛固酮逃逸現象,在今后的臨床中應加強該藥的使用。本研究資料提示高齡心衰患者規范化療程達到6個月以上,能夠減少住院天數及住院次數,無疑可以提升高齡患者生活質量,減輕家庭及社會的醫療負擔。
1Butler J,Kalogeropoulos A.Worsening heart failure hospitalization epidemic we do not know how to prevent and we do not know how to treat〔J〕.J Am Coll Caidiol,2008;52(6):435-7.
2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β-腎上腺素能受體阻滯藥在心血管疾病應用專家共識〔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9;37(2):195-208.
3曲鮮艷,楊積武.老年人不典型左心衰的早期識別與治療〔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09;11(4):44-5.
4趙麗媛,王建昌,李玉茜,等.75 歲及以上老年人冠心病心衰患者用藥規范化比較〔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7;37(2):356-8.
5Kai CW,Helmut D.Carvedilol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umulative survival (COPERNICUS) trial:carvedilol as the sun and center of the beta-blocker world〔J〕.Circulation,2002;106(17):2164-6.
6Hori M,Nagai R,Izumi T,et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bisoprolol fumarate compared with carvedilol in Japanese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results of the randomized,controlled,double-blind,multistep administration of bisoprolol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 Ⅱ (MAIN-CHF Ⅱ) study〔J〕.Heart Vessels,2014;29(2):238-47.
7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4〔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4;42(2):98-122.
8Konstam MA,Neaton JD,Dickstein K,etal.Effects of high-dose versus low-dose losartan on clinical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HEAAL study):a randomised,double-blind trial〔J〕.Lancet,2009;374(9704):1840-8.
9Pfeffer MA,Claggett B,Assmann SF,etal.Regional variation in patients and outcomes in the treatment of preserved cardiac function heart failure with an aldosterone antagonist (TOPCAT) trial〔J〕.Circulation,2015;131(1):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