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 鑫 王寶華 劉 杰
(海軍青島第二療養院醫學影像科,山東 青島 266071)
有報道顯示目前我國肺癌發病率高達54/10萬,2015年新發病例429.2萬例,死亡病例281.4萬例〔1〕。周圍型肺癌是肺癌的常見類型,患者早期多無明顯癥狀,早期診斷率僅15%〔2〕。螺旋CT可以在早期發現病灶,具有操作簡單、無創的特點。近年來,腫瘤標記物檢測發展迅速,通過對受試者血液腫瘤標記物的檢測可以為腫瘤的早期診斷、良惡性鑒別診斷及療效判斷提供依據,結合螺旋CT檢查可以為腫瘤早期診斷提供更好的依據〔3〕。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及鱗狀上皮細胞癌抗原(SCC-Ag)是近年來新發現的兩種肺癌標記物。有研究顯示,在肺癌患者中血清NSE和SCC-Ag可出現不同程度升高〔4〕,但目前關于周圍型肺癌螺旋CT的表現與血清NSE及SCC-Ag的關系鮮有報道。本研究旨在探討周圍型肺癌的CT表現與NSE及SCC-Ag的相關性。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海軍青島第二療養院收治的周圍型肺癌患者168例,納入標準:(1)經肺部螺旋CT檢查,確診為周圍型肺癌;(2)單一病灶;(3)患者及家屬對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合并肺部其他病變患者;(2)患有精神疾病者。其中男92例,女76例,年齡42~80歲,平均(61.6±8.9)歲。病理分型:腺癌82例,鱗癌68例,小細胞肺癌18例。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研究方法
1.2.1肺部螺旋CT檢查 應用PHILIPS Brilliance 16排螺旋CT進行檢查。所有患者首先進行常規CT掃描,層距3 mm,層厚3 mm,掃描電流200~250 mA,電壓120 kV,矩陣512×512,掃描范圍為肺底到肺尖。掃描后對病灶進行重建,重建層厚3~4 mm。若病灶小于最長直徑2 cm,在局部1 mm薄層重建。常規掃描結束后進行增強掃描,增強掃描采用雙期增強掃描的形式,對比劑為碘化醇,應用雙筒高壓注射器行肘前靜脈給藥,速度為3.0~4.0 ml/s,注藥總量為100 ml,當注射80 ml時進行CT掃描。將圖像傳至工作站,測量病灶大小及增強掃描前后CT值,所有圖像由兩名高年資醫師進行診斷。
1.2.2血清NSE和SCC-Ag測定 采集患者清晨空腹肘靜脈血4 ml,3 000 r/min離心10 min后取上清,放置在-80℃冰箱中保存,應用美國雅培2000全自動免疫發光分析儀測定血清NSE和SCC-Ag水平,試劑盒購自羅氏公司,所有操作均嚴格參考相應的試劑盒說明書進行。NSE參考值為0~17.0 ng/ml,SCC-Ag參考值為0~1.5 ng/ml。

2.1肺癌病灶分布情況 經肺部螺旋CT檢查后,168例周圍性肺癌中65例病灶位于左肺葉,103例病灶位于右側肺葉;病灶位于左肺葉患者中左肺上葉42例(前段28例、上舌段10例、下舌段4例),下葉23例(均位于基底段)。病灶位于右側肺葉患者中右肺上葉63例(尖段8例、前段29例、后段26例),中葉12例(內側段7例、外側段5例),下葉28例(前基底段6例、外基底段10例、內基底段12例)。
2.2周圍型肺癌的CT表現 168例周圍型肺癌中CT
征象表現為深分葉征92例,空泡征80例,毛玻璃征98例,毛刺征75例,胸膜凹陷征96例;瘤體直徑≥3 cm 94例,表現為空洞22例,表現為鈣化74例,縱隔淋巴結腫大101例,腫瘤CT值≥20 Hu 97例。
2.3周圍型肺癌患者血清NSE和SCC-Ag水平 168例周圍型肺癌患者血清NSE為(19.23±5.93)ng/ml,血清SCC-Ag為(2.31±0.52)ng/ml。不同病理類型周圍型肺癌患者血清NSE和SCC-Ag水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鱗癌、小細胞肺癌患者血清NSE、SCC-Ag水平均高于腺癌患者(P<0.05),鱗癌患者NSE水平低于小細胞肺癌患者,而SCC-Ag水平高于小細胞肺癌患者(P<0.05)。見表1。
2.4周圍型肺癌不同CT表現患者血清NSE和SCC-Ag水平比較 有深分葉征、有空泡征、有毛玻璃征、有毛刺征患者血清NSE、SCC-Ag水平顯著高于無深分葉征、無空泡征、無毛玻璃征、無毛刺征患者(P<0.05)。有無空洞、有無鈣化、有無縱隔淋巴結腫大、有無胸膜凹陷癥、不同瘤體直徑、不同腫瘤CT值患者的血清NSE、SCC-Ag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不同病理類型周圍型肺癌患者血清NSE和SCC-Ag水平比較
與腺癌比較:1)P<0.05,與小細胞肺癌比較:2)P<0.05

表2 周圍型肺癌不同CT表現患者血清NSE和SCC-Ag水平比較
周圍型肺癌是指發源于三級支氣管以下、呼吸性細支氣管以上支氣管黏膜和腺體的肺癌。由于周圍型肺癌發病較為隱匿,患者早期往往無特異性臨床表現,致使其早期診斷率較低。以往對于周圍型肺癌主要通過X線平片進行診斷,由于X線平片顯示為胸部影像疊加的平面,靈敏度和特異度不高,存在較高的誤診率〔5〕。近年來,多層螺旋CT被廣泛應用于臨床,周圍型肺癌的早期診斷率大為提高。與X線平片相比多層螺旋CT具有以下優點:(1)掃描為橫斷掃描,可以對肺尖至肺底的廣泛部位進行細致、全面的觀察;(2)具有較高的清晰度和分辨率,對小病灶、薄病灶局可以清晰顯示;(3)通過三維重建顯示病變周圍組織結構和毗鄰關系;(4)可以通過增強掃描的方式顯示病灶。通過CT征象有助于肺癌的早期診斷,同時近年來腫瘤標記物與螺旋CT結合成為臨床上的研究熱點。
腫瘤標記物是在腫瘤發生、發展、浸潤和轉移過程中由腫瘤細胞分泌的活性物質,主要存在于腫瘤細胞、體液和血液中,在腫瘤患者中特定的血清腫瘤標記可異常升高,對于腫瘤診斷有重要意義〔6,7〕。目前臨床上常用的肺癌血清標記物包括癌胚抗原、糖類抗原、NSE、SCC-Ag等。其中NSE主要存在于神經內分泌系統和神經元中,在肺癌神經內分泌細胞和脫羧細胞中也可存在〔8〕。由于小細胞肺癌具有神經內分泌細胞的特征,故在小細胞肺癌患者中NSE水平較高,鱗癌患者NSE水平次之。SCC-Ag是一種鱗狀上皮細胞特異性抗原,最早在宮頸癌中發現〔9〕。目前研究證實〔10,11〕,在食管癌、鼻咽癌和肺癌等患者中血清SCC-Ag水平也可異常升高,其中肺鱗癌患者血清SCC-Ag水平最高,小細胞肺癌次之。本研究證實周圍型肺癌患者血清NSE、SCC-Ag水平會異常升高,其水平與肺癌的病理類型有關。同時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周圍型肺癌患者血清NSE、SCC-Ag水平在正常范圍內,因此需結合患者臨床資料綜合分析。本研究表明周圍型肺癌不同CT表現患者與血清NSE和SCC-Ag水平有關。其中深分葉征是肺癌組織生長不均勻的表現,具有深分葉征的患者腫瘤細胞往往具有更強的侵襲力〔12〕,隨著腫瘤細胞的增殖,血清NSE和SCC-Ag會升高。空泡征是指病灶內小透光區,直徑多<5 mm〔13〕。研究表明空泡征是沿著肺泡壁生長的腫瘤細胞沒有被封閉的表現,同時空泡征也是肺癌預后差的預測因素〔14〕。而毛玻璃征和毛刺征則多是腫瘤浸潤以及血管生成引起,患者血清NSE和SCC-Ag水平升高的機制可能是腫瘤細胞過度增殖、侵犯血管,致使更多的腫瘤標記物釋放到血液中〔15〕。而有無空洞、有無鈣化有無縱隔淋巴結腫大、有無胸膜凹陷癥、不同瘤體大小、不同腫瘤CT值患者血清NSE、SCC-Ag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這可能由于腫瘤浸潤不夠深入,也可能與病例選擇有關,其具體機制有待于進一步研究證實。
1姚曉軍,劉倫旭.肺癌的流行病學及治療現狀〔J〕.現代腫瘤醫學,2014;22(8):1982-6.
2曹 鴻,王文生.多層螺旋CT和X線平片檢查周圍型肺癌對比分析〔J〕.醫學影像學雜志,2016;26(2):361-3.
3周春容,胡幫聰,曹躍勇,等.直徑大于3厘米的周圍型肺癌血流動力學的多排螺旋CT動態增強掃描研究〔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5;15(18):3517-9,3516.
4Liu X,Wang L,Yin X.The diagnostic value of serum CEA,NSE and MMP-9 fo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Open Med (Wars),2016;11(1):59-62.
5楊建波,劉玉波,高 峰,等.X線平片與CT掃描在周圍型肺癌中的應用價值比較〔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3(12):1345-6.
6Zhang L,Liu D,Li L,etal.The important role of circulating CYFRA21-1 in metastasis diagnosis and prognostic value compared with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and neuron-specific enolase in lung cancer patients〔J〕.BMC Cancer,2017;17(1):96.
7Wang L,Wu C,Qiao L,etal.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folate receptor-positive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detected by ligand-targe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in lung cancer〔J〕.J Cancer,2017;8(1):104-10.
8董瑞蘭.CYFRA21-1、NSE、CEA、SCCAg腫瘤標志物檢測在肺癌中的診斷價值〔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4(1):87-9.
9Salvatici M,Achilarre MT,Sandri MT,etal.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 (SCC-Ag)during follow-up of cervical cancer patients:role in the early diagnosis of recurrence〔J〕.Gynecol Oncol,2016;142(1):115-9.
10王 英,茅乃權,黃玲莎,等.應用ROC曲線分析SCC-Ag在早期食管癌診斷中的價值〔J〕.醫學檢驗與臨床,2014;25(1):1-2.
11楊錚雯,邵潤霞.胸水和血清CEA、CYFRA21-1、NSE、SCC-Ag測定對肺癌的診斷價值〔J〕.實用醫學雜志,2015;31(20):3334-7.
12Wang X,Ma K,Wang Y,etal.Evaluation of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in predicting therapeutic response i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J〕.Arch Med Res,2016;47(6):454-9.
13Zhi Q,Wang Y,Wang X,etal.Predictive and prognostic value of preoperative serum tumor markers in resectable adenosqamous lung carcinoma〔J〕.Oncotarget,2016;7(40):64798-809.
14田 揚,趙 衛,胡繼紅,等.結節或腫塊型不典型肺結核的CT 表現及誤診原因分析〔J〕.實用放射學雜志,2014;30(8):1298-301.
15常哲興,高云東,張雪峰,等.肺癌患者化療前后CEA、NSE、SCC-Ag和CYFRA21-1的表達及意義〔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4;18(11):18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