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 燕 丁文鴿
(常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骨科,江蘇 常州 213000)
骨質疏松患者骨量相比于正常人顯著降低,且機體內骨微結構出現(xiàn)受損,骨脆性提升,發(fā)生骨折的概率顯著增高〔1〕。老年人機體各項功能均出現(xiàn)顯著退化,骨質疏松發(fā)生概率更高。對老年骨質疏松患者給予有效護理干預,提升其認知水平,是降低骨折發(fā)生概率、提升患者生活質量的重要方法〔2〕?;诹炕u估策略下的保護性動機干預是通過威脅評估和應對評估,制定針對性干預方案,從而糾正患者過往錯誤習慣。本研究旨在探討基于量化評估策略下的保護性動機干預對老年骨質疏松患者的效果。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老年骨質疏松患者66例常規(guī)組,其中男6例,女60例;年齡60~89〔平均(74.52±4.58)〕歲;合并疾病:糖尿病29例、高血壓25例、高脂血癥15例;文化水平:小學及以下21例、初中20例、高中15例、大專及以上10例。再選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老年骨質疏松患者66例為研究組,其中男20例,女46例;年齡60~90〔平均(74.15±4.63)〕歲;合并疾病:糖尿病30例、高血壓27例、高脂血癥16例;文化水平:小學及以下23例、初中21例、高中14例、大專及以上8例。入選標準:患者均確診為骨質疏松;具有一定語言溝通能力;均知情同意。排除標準:意識模糊者;精神病者;依從性差者;拒絕配合此研究者。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常規(guī)組行一般護理干預,告知患者健康生活習慣,提升患者對骨質疏松的認知度,并且進行常規(guī)出院隨訪。研究組行基于量化評估策略下的保護性動機干預,即對患者疾病知識、自護能力和生命質量進行準確量化評估的基礎上,使用保護性動機理論科學、系統(tǒng)地進行威脅評估(嚴重性、易感性、內部回報及外部回報)和應對評估(反應效能、自我效能及反應代價),并為患者制定個性化護理干預,干預時間12 w。具體如下:①集體化健康教育。護理人員在患者入院后組織患者進行集體健康教育,共2次,每次0.5~1 h。使用集體觀看健康教育相關視頻、PPT、功能鍛煉講解示范及發(fā)放健康教育手冊等多種方式,使患者全面、系統(tǒng)了解骨質疏松,提高對疾病及其治療方式的認知度,使其產生保護性動機,提升對疾病危險因素的注重度,使患者養(yǎng)成正確生活行為,避免摔倒,降低骨折發(fā)生率。②個性化指導護理干預。護理人員在日常巡房、治療、護理操作及出院指導等工作中,根據(jù)患者病情恢復狀況給予個性化干預指導,對患者過量飲酒、吸煙等不良生活習慣,分析其產生不良生活習慣的原因(內部回報),然后有效糾正患者過往錯誤認知,將內部回報和患者家屬忽略對患者疾病危險因素(外部回報)降至最低。且護理人員提升患者自我護理相關知識的掌握度,告知患者自我護理的正確方式,以顯著提升其自護能力。③病友交流干預。護理人員組織具有相似疾病的患者進行相互溝通交流,1次/w,0.5~1 h/次。患者間相互分享治療過程,傳授自己在護理和康復過程中解決困難的經(jīng)驗。護理人員舉例不良行為會對機體康復造成的不良后果,讓患者引以為戒,堅定患者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的信心。④出院后多樣化護理。護理人員在患者出院后運用電話隨訪、家庭訪視、網(wǎng)絡平臺(微信、QQ、電子郵箱等)互動的方式實施護理干預。電話隨訪2次/w,時間10 min以上;家庭訪視2次/月,0.5~1 h/次;網(wǎng)絡平臺互動不定時,隨時解答患者內心疑慮。護理人員在患者出院后持續(xù)監(jiān)督和鼓勵其進行健康生活行為。在網(wǎng)絡平臺上定期發(fā)送疾病和預防相關知識,使患者避免危險因素的發(fā)生。
1.3觀察指標 (1)自護能力:采用自我護理能力評價量表評價兩組護理前后自我護理能力,主要為自我概念、自我護理技能、自我護理責任感和自我護理知識4項內容,共43個條目,分數(shù)越高則自護能力越高〔3〕。(2)疾病認知水平:采用骨質疏松知識修訂問卷評價兩組護理前后疾病認知水平,主要為疾病危險因素、攝鈣知識、運動知識3個方面,共21個條目,分數(shù)越高則疾病認知水平越高〔4〕。(3)生活質量:采用生命質量評價量表評價兩組護理前后生活質量,主要為生理功能、軀體疼痛、社會功能、生理職能、情感職能、活力、精神健康、總體健康8個方面,共88個條目,分數(shù)越高則生活質量越高〔5〕。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8.0軟件行χ2、t檢驗。
2.1自護能力 研究組護理后自我概念、自我護理技能、自我護理責任感和自我護理知識評分均高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認知水平 研究組護理后對疾病危險因素、攝鈣知識、運動知識評分均顯著高于常規(guī)組(P<0.05)。見表1。
2.3生活質量 研究組護理后生理功能、軀體疼痛、社會功能、生理職能、情感職能、活力、精神健康、總體健康評分均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組(P<0.05)。見表2。

表1 兩組護理前后自護能力、疾病認知水平評分比較分,n=66)

表2 兩組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n=66)
骨質疏松主要臨床癥狀為疼痛、身長縮短及骨折等〔6〕。老年骨質疏松發(fā)生率逐漸上升〔7,8〕。老年骨質疏松患者不僅對自身生活質量造成較大影響,并且給家庭、社會造成較大負擔。老年人因為與社會接觸較窄,所以獲得健康知識信息的機會不多,且大部分老年患者的文化程度較低,對健康知識的理解度較差。保護性動機干預是根據(jù)不同患者特征制定的個性化干預方案,指導患者形成適應性反應,以養(yǎng)成健康行為習慣的新型健康教育干預模式〔9〕。
患者自護能力高低直接影響生活質量。本文表明基于量化評估策略下的保護性動機干預可顯著提升患者自護能力,原因主要為此護理方式通過多種方式對患者進行個性化健康教育,從而顯著提升自我保健意識,提升患者主觀能動性,積極糾正過往不良生活習慣和方式,最終顯著提升患者自護能力〔10〕;另外對促進患者提升疾病認知有顯著效果,原因主要為此護理干預模式通過集體化健康教育使每位患者得到專業(yè)化健康教育,在患者出院后通過網(wǎng)絡平臺、電話隨訪等多種方式顯著強化其對疾病的認知,患者提高對疾病和良好健康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視度,從而促使患者更加主動、積極的學習疾病相關知識,最終提高了認知度。本文表明對老年骨質疏松患者實施基于量化評估策略下的保護性動機干預可明顯提升患者生活質量。原因主要為患者通過此護理模式對自身疾病有充分的認知,并且自護能力提升,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做到堅持良好健康行為習慣,避免骨折發(fā)生,最終提升生活質量。
1龔麗娜.護理干預在老年骨質疏松癥伴腰背痛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藥物經(jīng)濟學,2016;11(10):139-41.
2Zarowitz BJ,Cheng LI,Allen C,etal.Osteoporosis preval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reated and untreated nursing home residents with osteoporosis〔J〕.J Am Med Dir Assoc,2015;16(4):341-8.
3陳希云.基于量化評估策略下的保護性動機干預對老年骨質疏松癥患者認知水平及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6;32(26):2013-7.
4李曉乾,孔新興,王寶艷.老年綜合評估護理干預對老年骨質疏松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寧夏醫(yī)科大學學報,2016;38(4):450-3.
5Lee CN,Lam SC,Tsang AY,etal.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n prevalence of osteoporosis and osteopenia:Should we tune our focus on healthy adults〔J〕?Jpn J Nars Sci,2015;12(3):232-48.
6季艷萍,丁慶彬,張 靜,等.老年骨質疏松性髖部骨折術后患者生活質量現(xiàn)狀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護理管理,2016;16(9):1289-94.
7孟偉康,王曉華,程海靜,等.常規(guī)護理聯(lián)合Clark安適護理干預模式在骨質疏松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6;20(12):49-52.
8陳倩竹,唐永利.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患者基于奧馬哈系統(tǒng)院隨訪表的制作及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6;31(8):4-7.
9Chang SF,Yang RS.Determining the cut-off point of osteoporosis based on the osteoporosis self-assessment tool,body mass index and weight in Taiwanese young adult women〔J〕.J Clin Nurs,2014;23(17-18):2628-35.
10劉 璐,眭文潔,李惠玲,等.老年骨質疏松癥患者疾病知識認知水平和自我效能水平的現(xiàn)狀及其相關性〔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5;32(2):31-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