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娟 于西亮 劉巧梅 王晨力 王美玲 王冬華
(長沙醫學院,湖南 長沙 410219)
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是個體對自身健康進行管理所具備的能力,體現在個體自我管理行為、自我管理認知、自我管理環境三方面〔1〕。健康自我管理水平越高,健康自我管理認知與行為越強,對生理、心理健康具有促進作用〔2〕。2012年農村空巢老人約有5 000萬〔3〕,農村空巢老人經濟收入低,貧困程度高,孤獨感強烈,精神文化活動較少,健康狀況較差,醫療保障程度低〔4〕。農村地區空巢老人的健康狀況存在著更多的問題亟待解決,健康自我管理已經成為老年人健康促進的主要形式,加強老年人自我健康管理目的在于促進老年人盡可能擁有健康和恢復健康〔5~7〕。本研究旨在調查農村空巢老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并分析其影響因素。
1.1研究對象 2015年6~9月選取湖南地區373名農村空巢老人,納入標準:①年齡≥60歲;②空巢老人;③農村居民。排除標準:①精神障礙;②由于各種原因表達不清,溝通障礙者;③拒絕調研者。
1.2一般資料調查問卷 包括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婚姻狀況、子女狀況、職業經歷、個人月收入、醫療費用承擔方式、信仰、是否診斷有疾病、與子女關系、自感健康狀況等。
1.3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測評量表(AHSMSRS) 由趙秋利等〔8〕共同開發。該量表分為3個維度,共計38個條目。3個維度分別為自我管理行為(14個條目)、自我管理環境(10個條目)、自我管理認知(14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計分法,各選項評價等級選項有所不同,自我管理行為和自我管理環境均是由“從不”到“總是”分別計1~5分。自我管理認知維度中,由“不同意”到“同意”和“沒有信心”到“有信心”分別計1~5分。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得分在36~76分為低水平,77~152分為中等水平,153~190分為高水平。總分越高,健康自我管理能力越強。該量表Cronbach α系數為0.993,內容效度為0.895,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1.4調查方法 問卷統一由培訓過的調查者入戶“一對一”調查,調查前向調查對象說明研究目的、意義、數據保密和匿名化處理,取得知情同意后調查對象按照自己的真實情況作答。若調查對象可以自行填寫,則自行填寫;若調查對象無法理解問卷條目,則調查者逐一向其解釋,再由調查對象自行填寫;若調查對象無法作答,由調查者提問,調查對象自己回答,調查者代為填寫。本次問卷共發放390份,回收有效問卷373份(95.64%)。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t檢驗或單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2.1農村空巢老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現狀 見表1。

表1 農村空巢老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得分分)
2.2不同特征農村空巢老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得分 不同性別、文化程度、子女狀況、職業經歷、個人月收入、與子女關系、自感健康狀況的農村空巢老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得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年齡、婚姻狀況、醫療費用承擔方式、信仰、是否診斷有疾病的農村空巢老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得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不同特征農村空巢老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比較分)
2.3農村空巢老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因素 將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得分作為因變量,將表2內單因素分析有意義的變量作為自變量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各自變量賦值,性別男=0;女=1;個人月收入(元)<500=1;500~999=2;1 000~1 999=3;≥2 000=4;與子女關系很差=1;較差=2;一般=3;較好=4;很好=5;自感健康狀況很差=1;較差=2;一般=3;較好=4;很好=5。回歸分析結果見表3,進入回歸模型的變量有性別、個人月收入、與子女關系和自感健康狀況。

表3 農村空巢老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影響因素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n=373)
R2=0.197,F=21.111,P=0.000
本文中農村空巢老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呈中等水平,比黃菲菲等〔9〕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的研究結果低。原因可能是本次調查的對象為農村空巢老人,文化程度低,解決問題能力差,健康知識獲取少,缺乏健康保健方式,就醫用藥、健康保健等健康促進行為相應較差,因而健康自我管理水平低〔10〕。健康自我管理行為得分相對較低,原因可能是農村空巢老人農活繁忙、經濟水平的限制、文化水平低、保健設施短缺、時間缺乏等。健康自我管理環境得分相對較低,原因可能是農村醫療衛生發展緩慢、可利用資源少、健康知識獲取少、對“醫保”等相關醫療政策不了解、缺乏社會支持等。政府應加大對農村空巢老人“惠民”政策的力度,如“低保”與“醫保”;加大對基層老年人衛生事業管理的投入,通過入戶科學普及等方式,讓老人熟悉醫療衛生資源,帶動老人對當地政府衛生工作和相關醫療政策等的廣泛關注和積極參與。基層醫務人員應當對農村空巢老人進行健康教育和健康體檢,制訂有針對性的個體運動和以村莊為單位組織各種活動,促進和引導老人參與健康自我管理。子女應當主動承擔贍養老人的責任,照料老人的生活,多與老人交流,給予老人精神的慰藉。
本文中男性老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水平高于女性,這與馮麗娜等〔11〕研究一致。原因可能是與男性社會經濟地位、開闊的眼界、接受新型保健知識的能力強等相關〔12〕。而女性農村空巢老人在家庭中擔任著照顧者的角色,承擔了絕大部分家務。男性的運動時間比女性要多,這可能是由于男女生物學上的差異,男性運動的熱衷度高于女性〔13〕。因此,相關組織機構應當調動女性參與健康自我管理的意愿與積極性,注意針對老年女性疾病普及相關性健康知識,使其參與健康自我管理。政府應關注女性群體,改善女性在農村的地位,增加其社會支持。
個人月收入對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有影響,這與馬玉坤等〔14〕研究結果一致。原因可能是社會經濟因素對農村空巢老人的健康自我管理產生影響,家庭經濟水平能推動人們的健康行動和資源利用。這符合馬斯洛需要論,即人首先在滿足基本“生理需求”,才能追求更高層次的“自我實現”等需求。農村空巢老人經濟生活上多依賴子女,消費主要集中在衣食等生理需要,對醫療衛生等健康知識關注少,健康管理能力差〔12〕。因此,政府應當在保證農村空巢老人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礎上,承擔更大的養老經濟責任,加大農村養老保障的力度,滿足其對醫療衛生的需求,促進其健康。
子女的關心作為家庭支持的重要部分,對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影響,家庭成員尤其是子女的經濟支持、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起重要作用〔15〕。Sangalang等〔16〕研究表明,家庭支持可降低抑郁、焦慮情緒,對于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子女應當經常看望老人或電話老人,關心老人的健康,讓老人更多體會子女的關心與牽掛,減少孤獨感,促進老人保持積極向上的生活心態,采取健康行為維持自身健康。
Pender〔17〕的研究結果表明,自覺健康越好的老年人,更能積極地執行健康促進行為和生活方式。而身體狀況較差的老年人,自認為采取正向的行動已晚,從而消極地對待健康自我管理。政府應加大對基層衛生事業的投入,當地政府應走出去,主動宣傳相關醫療政策,并積極組織“義診”等活動,讓老人及時了解其健康狀況,采取有效的行為保健。基層醫務人員應當開展健康知識及健康行為的科普活動,調動老人的積極性,加強自身健康自我管理職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1趙秋利.社區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7.
2李 靜,孫培芳,夏洪剛,等.河北省腦卒中老年人健康自我管理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2015;31(2):140-3.
3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報告(2013).〔EB/OL〕(2013-02-27)〔2013-12-20〕.http://baike.baidu.com/view/10180645.htm.
4易善鑫.農村空巢老人的養老現狀、問題與出路——基于對河南省光山縣的調查〔J〕.知識經濟,2012;14(14):44-5.
5杜 靜,李 燕,宋 潔.山東省農村空巢老人健康狀況調查與分析〔J〕.齊魯護理雜志,2015;21(3):63-5.
6Kapaminori S,Gaina A,Nasermoaddeli A.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health in the Japanese population〔J〕.Soc Sci Med,2009;68(12):2125-60.
7陳正英.民族地區農村老年人自我健康管理現狀調查〔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17):3340-3.
8趙秋利,黃菲菲.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測量表的編制及信效度檢驗〔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8):869-75.
9黃菲菲,趙秋利,郭美宜,等.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現狀及影響的因素〔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7):701-3.
10Richardson A,Allen JA,Xiao H,etal.Effects of race-ethnicity and socioeconomic status on health information-seeking,confidence,and trust〔J〕.Health Care Poor Underserved,2012;23(4):1477-93.
11馮麗娜,陳長香,李淑杏,等.社區老年人健康自我管理及一般自我效能感影響因素〔J〕.中國公共衛生,2014;30(2):135-8.
12馮麗娜,陳長香.老年人社會經濟與其健康自我管理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11):1303-6.
13邵 溢,徐 云.上海市華陽社區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現狀調查〔J〕.中華護理教育,2008;5(4):162-5.
14馬玉坤,陳長香,李淑杏,等.社區老年人的月收入對自我健康管理的影響研究〔J〕.河北醫藥,2014;36(17):2681-2.
15Giacomin KC,Peixoto SV,Uchoa E,etal.A population-based study on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functional disability among older adults in the Great Metr-opolitan Belo Horizonte,Minas Gerais State,Brazil〔J〕.Cad Saude Publica,2008;24(6):1260-70.
16Sangalang CC,Gee GC.Depression and anxiety among Asian Americans:the effects of social support and strain〔J〕.Soc Work,2012;57(1):49-60.
17Pender NJ.Predicting health promoting life style in the workplace〔J〕.Nurs Res,1990;39(6):3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