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淮濱縣人民醫院(464400)戴玉榮 馬晶 余麗
產后尿潴留是產后常見的一種并發癥。本研究對我院產后尿潴留的54例順產婦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旨在總結順產婦產后出現尿潴留的原因和提供應對措施。現將此情況報告如下。
1.1 研究對象 選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54例順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年齡18~32歲,平均(22.3±2.8)歲。初產婦39例,經產婦15例。妊娠并發癥:巨大兒8例、妊高征5例、妊娠期糖尿病(GDM)6例、羊水偏少11例。
1.2 診斷標準和治愈標準 診斷標準:產婦在產后6h不能自行排尿且膀胱尿量大于600ml,或產婦不能排空膀胱全部尿液,殘余尿量大于100ml。治愈標準:患者可以自行排尿,或不能排空膀胱全部尿液,但殘余尿量小于100ml。
1.3 應對方法
1.3.1 加強產前宣傳教育和心理護理 護士對產婦進行產前宣傳教育,使其認識到產后及時排尿的重要性及產后尿潴留的危害。囑咐產婦應及時排尿,鼓勵產婦產后起床小便。護士應耐心講解,并與家屬溝通,做好產婦產后的心理護理。
1.3.2 誘導排尿 ①聽水流聲:排尿時,開啟水龍頭讓產婦聆聽水流滴聲,利用條件反射使其產生尿意。②用溫開水沖洗會陰周圍,刺激感受器促進排尿。③按摩膀胱處,手掌置于下腹輕輕按摩,排尿后從腹部往下推移,減少膀胱余尿。
1.3.3 藥物治療 常用擬膽堿酶藥物如新斯的明,肌注0.5~1mg興奮膀胱逼尿肌,促使排尿。亦可用開塞露納肛法、灌腸法,開塞露40ml,納入肛門,15~20min可自行排尿。用溫鹽水進行灌腸,利用排便促使排尿的神經反射,興奮膀胱逼尿肌,達到排尿的效果。
1.3.4 中醫針灸治療 利用中醫針灸,針刺關元、氣海、三陰交、陰陵泉等穴位,刺激膀胱排尿。高艷紅等[1]研究中,采用針灸治療30例產后尿潴留的產婦,總有效率為100.00%,得出針灸治療產后尿潴留療效顯著的結論。
1.3.5 留置導尿管 對于嘗試其他方法無效,產后排尿困難的產婦,可留置導尿管。對于急性尿潴留患者,首次排尿低于1000ml,防止尿液過速排空,導致膀胱壓力驟減,血管破裂。每2~4h開放導尿管,觀察產婦膀胱肌收縮功能情況,如產生尿意即可拔除導尿管,留置導尿管期間應注意清潔,根據產婦具體情況注射抗生素,防止泌尿感染。
經過治療,本院54例出現產后尿潴留的順產婦中有9例經誘導排尿治療后排尿立即恢復正常;有30例經藥物治療后,可自行排尿;6例經誘導排尿和心理護理后很快可自行排尿;6例因產后排尿困難留置導尿管,12~24h觀察膀胱肌收縮功能良好,產生尿意,拔除導尿管;3例采取其他治療方法無效,利用中醫針灸治療,尿潴留治愈。無一例出現泌尿系感染。54例產后尿潴留患者經治療54例全部治愈,治療有效率100%。
產后尿潴留是婦產科臨床上常見病之一[2]。本次研究中本院54例順產婦產后尿潴留出現的原因有:①心理因素:產婦分娩后易產生緊張和恐懼的心理,且由于分娩過程中外陰創傷,排尿會撕扯到傷口,產生痛苦感,尿液不能正常排空,尿液積聚導致膀胱過度充盈而使收縮力降低,反射性的膀胱括約肌痙攣,使得尿潴留。②宣傳教育不足:護士對產婦的產后尿潴留預防宣傳教育工作做的不足,部分產婦對及時排尿的重要性不清楚。產婦分娩時腹壁由于妊娠持久擴張,產后長時間臥床休息,鍛煉不夠,腹壁變得松軟,腹壓下降,無力排尿,導致尿潴留。③機械性損傷:分娩中,產婦用力使得子宮收縮,膀胱內壓力升高;子宮壓迫膀胱和盆腔神經叢,使膀胱肌麻痹,因此,產婦會發生排尿困難。分娩過程中因宮縮乏力延長第二產程,而產程延長會使產婦過度疲勞,導致產后不能及時排尿,也可能引起尿潴留。④藥物影響:妊高癥時使用的大量解痙藥鎮靜藥能降低膀胱肌張力及收縮功能,無痛分娩時使用的鎮痛藥物也可降低膀胱張力,導致尿潴留。針對這54例出現產后尿潴留的順產婦,本次研究采用的治療方法有:加強宣教和心理治療、誘導排尿治療、藥物治療、中醫針灸治療以及留置導尿管。經治療,54例產后尿潴留的順產婦中無一例出現泌尿系感染。54例產后尿潴留患者經治療54例全部治愈,治療有效率100%。本次研究表明產婦發生產后尿潴留的原因有多種,以機械損傷和心理因素為主。多方法聯合能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