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文化領導權與長沙時務學堂新舊之爭

2018-03-19 15:02:11陽海洪陽海燕
長沙大學學報 2018年3期
關鍵詞:文化

陽海洪,陽海燕

(湖南工業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湖南 株洲 412008;長沙學院圖書館,湖南 長沙 410022)

自1898年3、4月間開始,以時務學堂札記批語和《湘報》所刊載的言論為焦點,維新派與守舊派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政治和思想交鋒,深刻影響了湖南新政的走向與結局。圍繞時務學堂和《湘報》言論所展開的新舊沖突,既是當時全國新舊沖突縮影,也是維新陣營內部兩種不同變法路徑在傳媒領域爭奪話語權的典型案例[1]。

目前學界對于這場爭議的始末原由的梳理已經清楚,但對于這場沖突的性質卻存在爭議。革命史將之納入“革命”與“反革命”或“封建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框架中進行敘述,在這樣的敘述角度中,以陳寶箴為代表的湖南政府,當以革命手段鎮壓王先謙、葉德輝等封建守舊勢力,推動改革事業發展,由此便將新政失敗歸之于封建反動勢力的強大和資產階級的軟弱性,以為“革命”張本。改革開放后,學術思想日漸開放,學者或從思想觀念與社會角色之關系立論,重新檢討此次新舊之爭[2];也有學者認為新舊之爭不足以完全概括此次輿論紛爭,新者并非全新,舊者并非全舊,而是因時務學堂與《湘報》在維新人士的主持下,“改變了創辦之初的宗旨,成為宣傳個人政治主張的陣地,激起了湖南正統學者的激烈反對”[3]。從傳媒的角度來看,守舊派與維新派圍繞時務學堂與《湘報》言論所展開的激烈斗爭,是戊戌時期最為著名的媒體事件,這次事件不但體現了當時不同政治力量圍繞改革話語權所展開的輿論爭奪,也最為典型地體現了晚清政府當時的輿論應對策略。文化領導權是意大利共產黨領袖葛蘭西發明的概念,意味著統治階級在文化、精神、道德等方面具有某種地位和素質而獲得的一種力量,通過這種力量,以獲得對民眾非暴力的控制。在葛蘭西看來,現代政治是文化政治,民眾對其文化、觀念與價值的認同,是政治領導權的基礎,而傳媒是建構文化領導權的前沿陣地,對壘雙方圍繞傳媒爭奪文化領導權,并由此以確立政治領導權幾乎構成了現代政治和傳媒的主要內容。從文化領導權角度來解讀這次新舊之爭,或許能打撈被革命史所遮蔽的歷史面相,提供另外敘述的可能。

一 長沙時務學堂新舊之爭始末

甲午之役后,面對中國在戰場上的大失敗,國人皆知抱守成法不可為,改革已成為時代共識。1895年9月(光緒二十一年七月),陳寶箴主政湖南后,與學政江標(后是徐仁鑄)、按察使黃遵憲等官員,團結湖南士紳,力推新政,時務學堂就是新政的重要內容。時務學堂主要由梁啟超、韓文舉、歐榘甲等康門弟子主持。1897年11月16日梁啟超入湘,受到湖南士紳的熱情歡迎,并與湖南維新派人士成立了南學會,創辦《湘報》,以與時務學堂相表里。由梁啟超、譚嗣同、唐才常、樊錐等人組成筆陣的《湘報》,思想新銳,言論激進,聚集在康有為“托古改制”的旗號下,抨擊封建專制,宣揚民主觀念與革命思想。這些言論因囿于時務學堂范圍之內,而不為外界所矚目,雖然暗潮涌動,但表面上還暫時比較平靜。此時南學會開講、《湘報》的創辦都順利進行。

1898年3、4月間,時務學堂學生因春節放假歸鄉(據皮錫瑞日記推斷,時務學堂年假在1898年1月8日至2月16日),將刊有課堂批語、課堂答問的《湘報》帶回家中,長沙一些書坊也刊刻時務學堂的札記、考卷銷售,流播甚廣,為攻擊新政提供了口實。據唐才常在致歐陽中鵠的信中提到,“外間攻堂事,三月即有所聞”[4]P411。此后,守舊派開始向改革派發難。1898年3月29日,《湘報》刊發易鼐的《中國宜以弱為強說》,言論激烈,引發輿論大嘩。1898年5月10日,湖廣總督張之洞為此致電湖南撫院,要求整頓《湘報》。5月12日湖南守舊人士聯絡湘籍京官徐樹銘,彈劾巡撫陳寶箴。1898年6月3日,邵陽士紳齊集學宮,發表文告,將邵陽南學會分會長《開誠篇》、《發錮篇》的作者樊錐驅逐出境。6月11日,光緒帝頒布《明定國是詔》,百日維新開始。6月13日,掌陜西道監察御史黃均隆上了一道全面彈劾陳寶箴的奏折,指斥陳寶箴撫湘期間“徒務虛名,毫無實際”,梁啟超在湘期間“恣其橫議”,“至有倡為改正朔、易服色之言,刊刻傳播,尤而效之”,要求朝廷裁撤湖南各項新政。

面對強大的輿論和上層壓力,湖南撫院開始收縮。1898年5月,陳寶箴調閱時務學堂札記,這一事件是湖南新政運動的轉折點,它表明了陳寶箴對維新派的態度發生了變化。5月12日,陳寶箴復電張之洞,接受張之洞的整頓意見,并命黃遵憲整頓《湘報》,撤熊希齡時務學堂提調之職,以黃遵憲管其事,停止了南學會的講演,新政已然面臨極大壓力,維新與守舊之爭愈演愈烈。1898年7月6日,岳麓書院齋長賓鳳陽集合一批生員、舉人致信湖南士林領袖、山長王先謙,指控梁啟超等人所批學堂課藝日記“皆有悖亂實跡”,要求他“函達中丞,從嚴整頓”時務學堂,并隨信附有時務學堂課藝札記以資證明。名儒葉德輝也致信王先謙,指斥梁啟超等人“志在謀逆”,要求王先謙牽頭組織力量,進行反擊。賓、葉的來信激發了王先謙衛道翼教之心。1898年7月10日,反對新政力量團結在王先謙旗下,領銜具名,向撫院上《湘紳公呈》,并附上賓鳳陽原函,圍繞時務學堂的札記批語和《湘報》所刊載的樊錐、易鼐的文章,對維新派發動反擊。

《湘紳公呈》攻擊康有為所倡導的“平等”、“平權”之說為“異說”,梁啟超等人乃“康門謬種”,要求陳寶箴將所有“主張異說之人”全部屏退,停辦各項新政,禁辦《湘報》。1898年8月12日,岳麓、求忠、城南等三所書院的學生,針對梁啟超所訂立的《時務學堂學約》,另行制定了《湘省學約》,攻擊梁啟超自擔任時務學堂總教習以來,“背叛君父,誣及經傳”,蠱惑湘人,乃“吾學中只大患”,并進而提出“正心術”、“核名實”、“尊圣教”、“辟異端”、“務實學”、“辨文體”、“端士習”等七項主張,要求取消新政改革。面對輿論攻擊,維新派亦進行堅決反擊。在《湘紳公呈》上達撫院的第三天(7月13日),熊希齡聯絡黃膺、戴德誠、吳獬等人,向湘撫陳寶箴呈遞了一份《公懇撫院整頓通省書院稟稿》,并將之刊發在《湘報》上,指斥由守舊人士所擔任的山長品德問題,將政見與學術之爭轉向了生活作風問題,要求省府從“定教法”、“端師范”、“裁乾脩”、“定期限”、“勤功課”、“嚴監院”和“速變通”七個方面對全省書院進行整頓。

熊希齡是時務學堂提調和《湘報》的主持人,身處維新守舊之爭的漩渦之中。為此,熊希齡又在《湘報》上刊發《上陳中丞書》,就王先謙對學堂的攻擊進行辯駁,表明自己不求名利,只“為桑梓籌安危而求諒于異日”的心跡。同時,在省城內外出現了許多揭帖,學堂學生亦向撫院呈遞訴狀,告發賓鳳陽等人對時務學堂進行惡毒攻擊,污蔑“學堂教習爭風,擇堂中子弟文秀者,身染花露,肆行雞奸”,并刊刷揭帖,到處張貼分送,要求省府對賓鳳陽等人嚴加追究。而守舊派則竭力辯誣,力辯其無。雙方針鋒相對,想方設法擴大自己的輿論基礎,以得到支持。雙方經過反復博弈之后,在戊戌變法失敗的大背景下,守舊派獲得勝利,維新派遭到驅逐,陳寶箴去職離湘,新政失敗。

二 文化領導權與長沙時務學堂新舊之爭的焦點與實質

以熊希齡為代表的維新力量與以王先謙、葉德輝為代表的守舊力量的輿論交鋒,雖然圍繞的是儒家文化傳統和教習爭風吃醋等道德話語展開,但從文化領導權角度,我們還是能看到雙方爭論的實質所在。

(一)文化領導權與漸進/激進之爭。甲午之后,變法已成為全國共識,關鍵是如何改、改什么。基于此,晚清湖南新政形成了三套改革方案:一是以梁啟超、譚嗣同等年輕士子為代表的激進改革方案,其核心是“民權政治”。在經濟上,全面放開,允許民間資本自由經營;在政治上,反對君主專制,推崇民權制度,主張在中國建立議院制度;在文化上,反對三綱五常等倫理綱常,主張中西教互通,全面納入西方文化。一是以陳寶箴、黃遵憲等開明官僚為代表的漸進方案,其核心是“中體西用”。在經濟上徹底放開,大力發展湖南經濟,認為只要能有利于推動地方經濟振興,有利于國計民生的新舉措,都應該給予支持和扶植。但在政治與文化改革上,則持比較謹慎的態度。“第就施政方針而言,寶箴不取此等‘革命’界限內之‘民權’;寶箴所取,為‘維新’界限內之‘民權’,則推行不遺余力”[5]P9。一是以王先謙、葉德輝、孔憲教、張祖同等傳統士紳為代表的保守方案,其核心是“嚴夷夏之防”,在經濟上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推行工商政策,但在政治、文化上固守皇權制度和三綱五常等儒家倫理,奉為萬古不變之常經,是中國之所以是中國之所在。這三種不同的改革方案,都試圖通過對媒體的控制來爭奪文化領導權,從而使自己的路徑選擇成為改革的優先方案。

圍繞時務學堂爭議及《湘報》整頓,既有以梁啟超、譚嗣同、唐才常等為代表的激進派與王先謙、葉德輝等為代表的守舊派之爭,也有維新陣營內部關于改革路徑的激進與漸進的選擇之爭。陳寶箴與康、梁等維新派雖在改革路徑上有爭議,但在對《湘報》的整頓過程中,陳寶箴與王先謙等守舊派的圖謀不可同日而語。陳寶箴整頓《湘報》,旨在制止過激、弱化“康學”,使改革沿著漸進路徑運行,而非走向守舊,而王先謙、葉德輝等人前者借易鼐之《中國宜以弱為強》說,后者借時務學堂之課堂言論、講義攻擊《湘報》,其目的旨在關閉《湘報》[6]P415,重返傳統文化之牢籠。

(二)文化領導權與利益之爭。維新派與守舊派之間文化領導權之爭的實質是利益之爭。“知溝”理論認為:“大眾傳播的信息傳達活動無論對社會經濟地位高者還是低者都會帶來知識量的增加,但由于社會經濟地位高的人獲得信息和知識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隨著時間的推移,最終結果是兩者之間的‘知溝’不斷變寬,差距不斷擴大。”除了經濟條件外,還受制于“傳播技能”、“知識儲量”、“社交范圍”、“信息接觸”、“媒介性質”等因素的影響,造成社會地位高的人與社會地位低的人“知溝”的擴大[7]P231。簡言之,社會經濟地位高的人,會成為“信息富人”;而社會地位低的人,會成為“信息窮人”。因信息資源具有“增值特性”和“馬太效應”,“信息富人”所掌握的信息資源會轉化為“文化資本”*文化資本(capital culture)是布迪厄對馬克思的資本理論進行非經濟學解讀之后提出的一個重要概念,泛指任何與文化及與文化活動有關的有形及無形資產。雖然我們無法像對待經濟資本那樣對其實行定量化操作,但在日常生活中,它卻發揮著和金錢、物質財富等經濟資本相同的作用,并可轉化為經濟資本。也就是說,在布迪厄那里,“文化資本”雖不是一個實體性概念,卻是表示文化及文化產物究竟能夠發揮哪些作用的功能性概念。,使他的社會經濟地位更高;反之,而“信息窮人”因缺乏這種“文化資本”,其社會經濟地位會不斷下降。因此信息傳播的“知溝”在社會經濟地位上形成了“馬太效應”。“知溝”除了受經濟基礎、教育程度這些影響之外,“接受意愿”亦是影響“知溝”的重要因素。王先謙、葉德輝等老輩士紳,雖然社會經濟地位高,按照“知溝”理論,他們應該會成為“信息富人”,因而穩定并提高他們的社會地位。但他們因囿于文化偏見,以“翼教”、“衛道”的旗幟對西方文明深閉固拒,拒絕接受、抱殘守缺的心態使王先謙、葉德輝等人并沒有發揮他們在“傳播技能”、“知識儲備”、“社會交際”等諸方面的優勢,固守傳統文化,反而在歷史劇變的時代成為了“信息窮人”。與此相反,近代以來,在沿海通商口岸產生了一批新型士紳。這些人參與了西方在華的文教事業和商業活動,接觸了西方知識,成為了那個時代的“信息富人”,并將其所掌握的西方信息向內地傳播,由此產生了新的“信息富人”。梁啟超、譚嗣同、唐才常、樊錐、易鼐就是這樣的“信息富人”。從年齡來看,這些人在戊戌時期都是二三十來歲,與王先謙、葉德輝等人,都是一代人以上的落差。雖然都有傳統功名在身,但按照傳統的官場道路,要熬到如王、葉等人的地位,還需長期的奮斗。時代巨變給這些“信息富人”提供了機遇,他們期待將他們所掌握的信息資源轉化為“文化資本”,將“知識”權力化,提升其在中國政治中的參與權,并獲得相應的社會經濟地位。在他們看來,傳統的政治制度與儒家文化已不能解決中國民族危亡問題,中國應該交由他們這些懂得西方事務的新銳來管理。康有為在光緒召見他時,建議光緒任用熟悉西方文明的維新人士。維新派鼓吹變法,要求中國按西方模式進行改革。在意識形態上,以西方文化取代儒家文化,剝奪了傳統士紳的意識形態解釋權;在政治制度上,要求立議院,放開參政渠道,讓維新知識分子分享政治權力,重組政治格局。如此,新的“信息富人”與舊的“信息富人”之間必然會發生激烈沖突,彼此之間要就所掌握的“信息”進行較量。簡言之,王先謙、葉德輝等人的社會經濟地位就是依靠“名教綱常”這套文化資本來獲得的,但現在受到了康梁等“民權”、“平等”等新型文化資本的挑戰,其社會地位已然岌岌可危。熊希齡在他反擊守舊派的《公懇撫院整頓通省書院稟稿》中,其矛頭直指守舊派的“痛處”。在熊希齡看來,現在的山長固守傳統,不懂西學,“僅傳一家之言”,且又“無教法章程”,是不具備山長資格的,要求撫院聘請“兼通中西之儒”,更新教材教法。也就是說,應該剝奪王先謙等老輩士紳的職位,山長就應該由他們這些“兼通中西之儒”來擔任。如樊錐在《開誠篇》中所說的,在他們看來,對于那些置國家危亡于不顧,而一味阻撓新學新政者,需“網羅凈盡,聚之一室,幽而閉之,使其不見日月,不與覆載,不與理亂,不干是非,以遂其老楊之懷,蝮蛇之性”[8]P185。在湖南維新派成立的以為議院做準備的南學會中,即排除了王先謙等老輩士紳,《湘報》亦很少刊載他們的文章。正如有學者所指出的,維新派利用創辦報刊,引動變法思潮,雖不能獲致經濟效益,但提升了名望,他們利用新的人脈體系和交往網絡,對既有的交往秩序、利益分配形成了潛在的卻強勁的沖擊,進而引起了“新”與“舊”、“前輩”與“后輩”之間的激烈沖突[9]。爭奪文化領導權所形成的輿論生態,是社會組織結構的文化關系反映,動態地表明了不同群體間的文化權利關系,即不同人群所處的文化位置、擁有的文化權力、掌握的文化資源、可動用的文化資本和文化消費能力。而正是這些,清楚地描繪出不同人群之間的社會關系和文化關系以及一種新的政治經濟方式和政治經濟關系。現代傳媒產業的出現,實際上意味著人類存在方式的變革與政治經濟關系的轉移。

三 文化領導權與長沙時務學堂新舊之爭的現代性

中國傳統治理是皇權-士權合治的格局,皇權及其行政官僚機構主導政治領導權,而由士大夫集團主導文化領導權,以儒家文化為政治領導權構筑合法性基礎,形成了“士農工商”的四民社會結構。但自晚清以來,中國屢敗于西方,這使儒家文化面臨深刻危機,造成了四民社會結構的解體。因此,盡管湖南新政是傳統士大夫群體的一場“內部人”改革,但傳統士人群體已然開始分化。在戊戌湖南所構成的文化生態中,守舊士紳掌握著書院、義學、學宮和儒學的意識形態話語權,而維新派則掌握著學會、學堂和報紙等新型傳播機構和初步的西方話語。新的媒體與新的文化資源的出現,使得文化領導權的形成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透過維新派與守舊派圍繞時務學堂和《湘報》所引發的輿論斗爭,可以看出其所顯示出來的現代性信息。

1.傳媒成為爭奪文化領導權的前沿陣地。與傳統輿論主要依靠揭帖、傳單、書籍等出版物以及書院講學等口耳相傳方式來建構不同,由大規模復制技術而來的印刷資本主義革命,以及由它釋放出來的文化凝聚力與對話關系,深刻改變了文化領導權的建構方式與傳播方式。湖南維新派之所以能夠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引發輿論風潮,無疑與他們所掌握的南學會、時務學堂與《湘報》等大眾傳媒工具有著莫大的關系,這些工具所具有的強大傳播功能能夠使其觀念得到大面積的傳播,釋放出輿論能量,并很快在要求改革的維新士人中確立了文化領導權,并波及全國。

2.現代政黨成為爭奪文化領導權的主體。在中國歷史上,雖也出現了諸如商鞅、王安石、張居正等主導的改革運動,并在改革過程中因政見不同形成了激烈的黨爭。但這些所謂的“黨”,無政治綱領,無組織形式,是在儒家文化內部的利益之爭與權力傾軋,結黨以營私為目的,故而“君子不黨”。但近代以來的民族危亡,使維新派接受了西方的“群學”觀念,大聲疾呼要合群救國、合力求知,主張“學”以治“愚”,“群”以治“散”,“今日欲振中國,在廣人材;欲廣人材,在興學會”[10]P375,將立會建黨視為救國第一要義,只是為避免刺激統治者的神經,以“開會”代之以“立黨”。康有為說得清楚:“思開風氣,開知識,非合大群不可,且必合大群而后力厚也。合群非開會不可。在外省開會,則一地方官足以制之,非合士夫開之于京師不可。”[11]P133梁啟超說:“先生(指康有為——引者注)又以為凡講學莫要于合群,蓋以得智識交換之功,而養團體親愛之習。自近世嚴禁結社,而士氣大衰,國之日孱,病源在此,故務欲破此錮習。”[12]P10在康梁看來,“開會”可以合群力以開風氣,從而挽世變,為此籌集成立了強學會。“開會”之后,需有刊物以宣傳,于是乃有《萬國公報》、《中外紀聞》、《強學報》、《時務報》等報館之設。《中外紀聞》是在北京強學會正式成立后發刊的,“是資產階級改良派繼《萬國公報》以后的宣傳刊物,是資產階級早期政治團體的機關刊物”[13]P137。與古代結黨營私的概念不同,現代政黨、社團恰恰是有著共同的利益訴求的“小人之黨”,而且這個“小人之黨”是有著相同的政見和意識形態支撐的。康梁團結譚嗣同、唐才常等同志,成立南學會,創辦《湘學報》、《湘報》,宣傳變法維新主張,大造輿論,與守舊士紳展開針鋒相對的斗爭,其宗旨所在,是實現自己的政治主張和利益訴求。這種合群、合力、合心的文化領導權建構,促使皇權對傳媒的壟斷權開始解體而向更加廣泛的知識分子開放,傳媒在近代史上顯示出巨大的輿論能量,對于傳媒話語權的主導成為不同政治力量爭奪的重要內容。

盡管在圍繞《湘報》與時務學堂的爭議中,已然顯示出文化領導權的現代性特質,但也必須看到,時務學堂爭議事件亦有若干傳統的因素存在。諸如雙方不是致意于政見之討論,而是以“女樂”、“雞奸”進行人身攻擊;雙方都向撫院上《公呈》、《稟稿》,冀圖借助權力支持來壓制對方,以獲得勝利;雙方都認為自己絕對正確,是救國的唯一“法門”,都欲置對方于死地而后快,缺乏寬容、自由精神。但現代傳媒的出現與新的輿論生態的形成,還是把一個難題擺在了政府面前。傳統社會是四民結構、皇權制度與儒家文化高度統一,近代西方思潮的沖擊與新的社會階層的興起,開始打破這種高度整合狀態,激化了新舊力量、文化之間的緊張沖突。同時,思想權勢的轉移與社會權勢的轉移是伴生的。這些新型士紳掌握媒介資源,具有巨大的話語能量,他們“思以二三報館之力,轉移天下”,就必然會發掘傳媒的政治功能,建構維新派的文化領導權,以輿論權威倒逼政府改革,實現自己的政治目標。嚴復反思戊戌變法時說:“吾國自甲午、戊戌以來,變故為不少矣。而海內所奉為導師,以為趨向標準者,首屈康、梁師弟。顧眾人視之,則以為禍首,而自仆視之,則以為禍魁。何則?政治變革之事,蕃變至多,往往見其是矣,而其效或非;群謂善矣,而收果轉惡,是故深識遠覽之士,愀然恒以為難,不敢輕心掉之,而無予智之習,而彼康、梁則何如,于道徒見其一偏,而言由甚易。”[14]P632在嚴復看來,“革命”充滿變數,其結果殊難預料,但康梁作為意見領袖,以文字之力,輕言革命,實是在報刊中販賣政治偏見,以個人私利捆綁國家命運,將報刊等傳媒視作賺錢牟利的工具[15]P208。文化領導權是維系民族團結和國家穩定的重要基礎,是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的強盛、安全不僅可以形成一個民族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認同感,而且由這種認同感和凝聚力所形成的安全屏障可以極大地提高國家的整體安全度,將成為國家穩定發展的重要力量。但晚清以來,這些從傳統中分化出來的具有新的知識結構的新型士紳,已初顯現代知識分子的“自由浮動”特征,他們與傳統的“皇權——士大夫”二元治理結構之間,離心力傾向日益明顯,他們利用傳媒鼓吹變革,甚至號召進行反滿革命,煽動暗殺風潮,造成社會秩序失范,給政府施政帶來沉重壓力,如何在傳媒領域實現文化領導權,是對政府治理能力的嚴峻考驗。

四 文化領導權與長沙時務學堂新舊之爭的歷史啟迪

圍繞時務學堂和《湘報》的爭議就是維新派和守舊派之間的文化領導權沖突,這種沖突通過改革路徑上的激進與漸進之爭、文化上的傳統與現代之爭、利益分配上的新“信息富人”與舊“信息富人”之爭而呈現出來,并由此導致了社群的對立與撕裂,這種文化沖突就是政府文化領導權缺失的表征。文化領導權是民眾同意的領導權,從這個意義上說,傳媒是政府達致領導權的重要渠道。政府在政治制度上,放開參政渠道,容納新興社會階層。同時,在傳統儒家文化已喪失了話語權威的情況下,需要政府在保持文化民族性的同時,容納西方現代思潮,創立一種容納現代性與民族性的話語體系,實現政府的合法性轉型,用以協調、整合社會沖突,重構政治共同體。因此,面對圍繞時務學堂和《湘報》爭議所體現出來的改革分歧,政府應充分利用傳媒,發揮導向功能,鼓勵公民參與討論,在此基礎上形成建構政治共同體所必需的制度結構和能被社會各階層廣泛接受的話語體系,促成政府權威的形成。同時,用權威促進變革,使兩者之間形成良性的互動關系,以緩和矛盾,消弭歧見,整合力量,從而推動國家的現代化進程。晚清政府其時所面對的傳媒問題就是,在傳統儒家話語喪失意識形態整合力量的時候,如何樹立文化領導權,以保護國家的文化和信息安全。

但晚清政府沒有意識到這種危機。在《湘報》事件之前,陳寶箴對現代傳媒與政治之關聯還缺乏認識,因而將《湘報》交給與他持不同改革路徑的維新派等人,缺乏監管,在傳媒領域沒有為改革贏得文化領導權,使改革陷入危機狀態。陳寶箴去職后,新任湖南巡撫俞廉三在轉歸王笏承辦的批示上說得明白:“查《湘報》館之設,系因膠澳事起以后,謠言甚多,熊紳等欲藉此開擴士民見聞,免為留言所惑,致釀亂萌,故有此舉。因開辦之始,經費不敷,請一月暫津貼銀二百兩,開通后即行停止不發,此外皆不與聞,亦無所謂報銷也。嗣見報中所登論說過于龐雜,殊乖設報本意,因之飭令停止。”[16]P1742在《湘報》管理上,湖南撫院除了每月資助200兩銀子外,“此外皆不與聞”,而在易鼐之文與時務學堂課藝評語遭到上層指責與王先謙等守舊派的壓力后,又匆忙轉歸商辦,謀求擺脫干系。不管是事前審查時的“皆不與聞”,甩手不管,還是事后追責時的甩燙手山芋,都是缺乏傳媒意識的表現。而在《湘報》事件發生之后,政府又缺乏輿情應對策略,更多的是沿用傳統的官僚治術。作為仲裁方的湖南撫院,既不能提供真相,也不能提供一套為雙方所信服的權威話語,而是以抹稀泥的和事佬方式來解決問題。陳寶箴的內心真實想法或許是存而不議,但一味回避分歧沒有意義,因為它始終存在。其實文化領導權是對異質聲音的同化,坦然面對分歧,進行討論甚至爭辯,最后達成共識的過程就是同化的過程,也就是文化領導權的樹立過程。同時,這也說明在儒家文化面臨困境的時候,政府文化資源的缺乏。

透過以陳寶箴為首的湖南省政府對《湘報》事件的應對,我們可以看到,整個晚清政府缺乏現代眼光和歷史格局,缺乏在傳媒領域實現文化領導權的戰略規劃。面對階層分化與價值觀念多元的新時代,既不能創新制度設計,放開輿論,讓輿論雙方充分辯駁,以形成改革共識,也不能進行話語創新,為中國提供重建政治共同體所必需的制度結構和能被廣泛接受的新的話語體系,以整合社會各階層的力量。最終以暴力方式打擊維新派,回歸傳統,喪失了文化領導權,導致這批人游離于體制之外,成為不穩定因素,最后導致清政府的垮臺。“至于任公,則自竄身海外以來,常以摧剝征伐政府,為唯一之能事。《清議》、《新民》、《國風》,進而彌厲,至于其極,詆為窮兇極惡,意若不共戴天,以一己之新學,略有所知,遂若舊制,一無可恕,其辭俱在,吾豈誑哉!”在這里,嚴復重返歷史現場,檢討戊戌變法之得失成敗,認為中國政治受康梁輿論之影響,由改良轉向革命,康梁雖得傳媒之助,以享大名,而大清之江山社稷,實亡于康梁之“輿論”。“至于今日,事已往矣,師弟翩然返國,復睹鄉枌,強健長存,仍享大名,而外海內之巨子,一詞一令,已然左右群倫,而有清之社,則已屋矣,中國已革命而共和矣。”[14]P632其歷史教訓,對亟需凝結改革共識,消解革命話語的當下中國來說,是有借鑒意義的。

結語

包括湖南新政在內的戊戌變法以悲劇結束,同時也是二十世紀更大悲劇的起點。盡管其失敗雖由多種因素促成,但政府沒有在傳媒領域奪得文化領導權,缺乏將自己的理念滲透到社會基層的管道,以實現各種社會政治組織和政治程序的“國家化”,動搖了政府的執政基礎,亦是重要原因,其教訓是慘痛的。當代中國似乎又面臨與晚清相似的“眾聲喧嘩”的輿論環境。歷經30多年改革開放,市場經濟推動社會階層分化,價值觀念多元,公民權利意識日趨增強,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態整合能力日趨弱化,改革共識缺乏。在全球化語境下,憑借互聯網等傳播平臺,信息實現了無國界傳播,信息安全日益凸顯。各種話語力量憑借傳播平臺,冀圖構建輿論權威,爭取民意,以影響政府改革決策。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生命線,攸關黨的事業的成敗。”一個自信的民族,其對歷史教訓的吸取更甚于對成功的慶祝,如何借鑒吸收包括晚清改革在內的歷史教訓,尊重新聞傳播規律,在物質保障、制度架構和話語建構上不斷努力,樹立黨和政府在傳媒領域的文化領導權,建構良好政府形象,攸關民族復興大業。

參考文獻:

[1]江中孝.戊戌維新時期湖南新舊沖突探析[J].廣東社會科學,2008,(3):125-131.

[2]羅志田.思想觀念與社會角色的錯位:戊戌前后湖南新舊之爭再思——側重王先謙與葉德輝[J].歷史研究,1998,(5):56-78.

[3]馬勇.湖南時務學堂內外沖突平議[J].晉陽學刊,2011,(2):101-107.

[4]唐才常.唐才常集[M].長沙:岳麓書社,2010.

[5]汪叔子,張求會.陳寶箴集(上卷)[M].北京:中華書局,2003.

[6]賈小葉.“康學”與湖南的維新運動[A].鄭大華,鄒小站.中國近代史上的激進與保守[C].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

[7]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8]湘報館.湘報(上卷)[M].北京:中華書局,2006.

[9]朱至剛.近代報刊與士林格局:以戊戌湖南“新舊”分野為例[J].學術月刊,2013,(2):149-156.

[10]梁啟超.論學會[A].中國史學會.戊戌變法(4)[C].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

[11]康有為.康有為自編年譜[A].中國史學會.戊戌變法(4)[C].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

[12]梁啟超.康有為傳[A].中國史學會.戊戌變法(4)[C].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

[13]湯志鈞.戊戌變法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4]嚴復.與熊純如書(30)[A].嚴復集(3)[C].北京:中華書局,1986.

[15]王天根.晚清報刊與維新輿論建構(卷1)[M].合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08.

[16]湘報館.湘報(下卷)[M].北京:中華書局,2006.

猜你喜歡
文化
文化與人
中國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18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國潮熱”下的文化自信
金橋(2022年1期)2022-02-12 01:37:04
窺探文化
英語文摘(2019年1期)2019-03-21 07:44:16
誰遠誰近?
繁榮現代文化
西部大開發(2017年8期)2017-06-26 03:16:12
構建文化自信
西部大開發(2017年8期)2017-06-26 03:15:50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麻豆| 在线精品自拍| 伊人网址在线| 日本免费一级视频| 色老二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伊人色婷婷|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观播放| 福利视频一区|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无码| 免费国产小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精品99一区不卡| 福利片91| 国产成年女人特黄特色毛片免 |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久久| 久久久精品无码一二三区| 久久精品丝袜|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re不卡| 国产 在线视频无码| 亚洲无码91视频| 99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日本成人精品视频| 欧美性天天| 亚洲最新地址| 小说区 亚洲 自拍 另类| 四虎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性视频一区| 国产亚洲精品va在线| 国产自在自线午夜精品视频| 亚洲妓女综合网995久久| 日韩精品欧美国产在线| 国产女人18水真多毛片18精品|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卡| 四虎影视无码永久免费观看| 亚洲天堂网2014| 亚洲欧美另类视频| 蝴蝶伊人久久中文娱乐网| 呦女精品网站| 久久综合色视频| 五月丁香伊人啪啪手机免费观看| 一本大道东京热无码av| 久久综合激情网| 国产日韩av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视频观看裸模| 欧美一级在线| 91无码国产视频| 成人韩免费网站| 亚洲综合亚洲国产尤物| 99久久免费精品特色大片|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入口| 国产又色又爽又黄| 欧美在线黄| 亚洲 成人国产| 欧美成在线视频| 国产欧美专区在线观看| 日本成人在线不卡视频| 伊人久久婷婷| 国产乱人乱偷精品视频a人人澡| 久久久波多野结衣av一区二区| 国产网站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激爽大片在线播放|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女| 精品国产www|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第二区| 最新国产成人剧情在线播放| 超级碰免费视频91| 全部无卡免费的毛片在线看| 亚洲精品在线91| 999在线免费视频| 精品国产免费第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国产又大又粗又猛又爽的视频| 五月天香蕉视频国产亚|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首页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古装片| 久久人人妻人人爽人人卡片av| 天堂成人av| 国产精品视频第一专区| 国产成人一区| 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亚洲资源站av无码网址| 亚洲男人的天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