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艷芳
(滁州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安徽 滁州 239000)
隨著經濟增速逐漸放緩,經濟結構不斷優化,中國經濟進入了新常態。經濟新常態下國內市場需求結構發生了重大改變,居民的整體消費結構已從溫飽轉向小康,部分已然進入富裕。需求結構的變化必然刺激供給結構的變化,因此我國經濟的持續增長需要通過產業調整和技術創新來實現。旅游是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后的消費首選,因此旅游產業的發展將成為其重中之重[1]。滁州市旅游產業應在這次發展浪潮中,抓住機遇,激流勇進,早日實現滁州旅游強市的戰略性目標。
近年來,滁州旅游產業定位比較明確,發展速度飛快。2017年全市接待游客2256.26萬人次,旅游總收入192.3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9.99%。截止至2017年全市共有2A-4A級旅游景區24個,其中4A級旅游景區4個,國家級、省級風景名勝區各1個。近年來滁州建成了1912文化商業街區、長城文化創意產業園、中國金絲楠木博物館,鳳陽山國家地質公園博物館、明中都皇故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大王府生態農博園、皇甫山金甲溪森林漂流等項目,并積極對瑯琊山風景區進行綜合提升及5A級創建。與此同時,重點景區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初步構建了旅游交通網絡體系,不斷完善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和配套設施。政策優勢也為滁州市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然而滁州市旅游產業在迎來大好機遇的同時,也存在著諸多制約因素,比如產品結構單一、規模效應不強、旅游人才匱乏等。滁州市旅游產業要在充分克服制約因素的基礎上,迎難而上,盡早實現旅游產業的優化升級,為滁州經濟的快速發展再添助力。
需求決定價格,而價格反作用于需求,合理的定價策略對旅游產業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滁州的旅游景區定價普遍較高,比如瑯琊山門票95元、長城文化創意產業園門票150元,且大多采用一票制的定價策略,這嚴重影響到消費者對滁州旅游的需求,并影響旅游服務質量和游客滿意度的提升。尤其是在旅游淡季,滁州景區的游客接待量極少,旅游資源閑置率高達70%。這樣不僅會影響到滁州旅游產業的經濟效益,對整個滁州經濟的發展也極為不利。
滁州的旅游產品大多為風景觀光旅游,與此相配套的娛樂型、運動型設施建設相對滯后,且受季節性的影響較大,淡旺季明顯。比如元旦小長假時,滁州景區接待量相對于其他假期下降38%,這說明滁州旅游業對景區文化內涵挖掘不夠,對旅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還處于初級階段,不能根據市場需求開發游客需要的旅游項目。也可見滁州市的旅游產品供應仍然存在結構性、時段性的短缺,冬季旅游產品結構單一,發展極不平衡。此外,滁州特色旅游品牌優勢較弱,知名度不高,對游客的吸引力不強,游客僅限于安徽省及周邊的城市,客源相對單一。
滁州市風景秀美,人文氣息濃厚,有自己的城市名片——瑯琊山醉翁亭,也有讓人津津樂道的滁州十二景。但是滁州大部分旅游資源的開發程度相對較低,比如皇甫山風景區目前基本上處于未開發狀態,清流古關也被淹沒在荒草之中,著名的滁州十二景開發也相對不足。因此滁州旅游業的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后,沒有形成完整的旅游產業鏈,規模效應不強。此外,雖然滁州毗鄰南京,擁有一定的地理位置優勢,但滁州隸屬于安徽,在滁寧旅游產業區域一體化進程中也會存在一些制度化的障礙。
當前人才問題是制約滁州旅游產業發展的一大瓶頸。截止到2017年,滁州市旅游人員的從業數量達萬人之多,從總量上看似乎不算少,但有效的旅游人才資源供給不足,且職業結構不合理。國務院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要大力發展休閑鄉村、老年旅游和特色旅游產品的研發,但目前這些方面人才奇缺。另外,旅游職業標準化水平比較低,從業人員素質普遍不高,缺乏綜合化的人力資源管理平臺對旅游人力資源分類,因此不能適應滁州旅游業快速發展之需要。此外,滁州還缺乏專門的旅游推廣機構和團隊,對滁州旅游形象的傳播力度不夠,傳播效率較低,傳播的文化內涵相對薄弱,未能充分開發新媒體的傳播潛能。
市場經濟的基本機制之一是價格機制。對旅游產業實施差別化定價,是優化旅游產業結構的對策之一。所謂差別化定價,是指旅游業在提供旅游產品和服務時,不是不加區別地對所有客戶,也不是所有時期都收取相同的價格,而是謹慎行使產品價格浮動權,提供不同的,具有針對性的服務價格。具體來說,滁州市旅游產業價格差別化策略可分為基礎性定價策略、季節性定價策略和旅游生命周期定價策略。
1.基礎性定價策略。景區門票定價是旅游業定價的核心內容。在景點豐富的旅游區域內,可以采用兩種收費制度,即俗稱的“一票制”與"混合票制"。比如瑯琊山風景區包括醉翁亭、歐陽修紀念館、瑯琊寺和南天門等景點,目前采用一票制,這就意味著無論游客想去哪個景點游玩,都必須為所有的景點買單,這勢必會抬高景區的門檻和影響游客的心情。如果增加混合票制,游客就可以低價購票進入景區,也許還可能因為自己感興趣的景點再額外繳費。這樣一方面可以增加游客的接待量,另一方面可以提升游客對景區服務的滿意度。
2.季節性定價策略。即把一年分為明顯的淡旺季,實施不同的價格策略。該策略雖已被部分景區采用,但采用的力度還不夠。比如瑯琊山風景區旺季門票95元,淡季門票80元,差別化不大,不能有效地刺激消費欲望。淡季的門票應該定到半價以下,甚至學習黃山景區可以在某時段內給予免票優惠,這樣就能大大增加淡季景區的客流量,雖然門票收入相對減少,但游客的衣食住行都將帶動滁州其他產業的協同發展,提升滁州的整體經濟發展水平。
3.旅游生命周期定價策略。即根據景區的發展階段制定價格的策略:在景區開發初期,采用較低的市場滲透價格;在景區的成長期,在維持、擴大市場占有率的情況下,通過采用目標價格策略,修正預測值,確定最優價格;在景區成熟期,做好旅游產品的廣告和宣傳工作,采用維持價格策略;而在景區的衰退期,采用變動價格策略。比如滁州長城影視動漫旅游創意園,在建設之初,為提高市場占有率采取滲透定價策略,景區門票價格較低。隨著工程建設的進度不斷向前推進,景區進入成長期,開始逐步提高門票價格,并趨于穩定。
1.加快旅游產品結構體系化。旅游產品缺乏體系是一個全國性問題,全國旅游交易會上的宣傳活動大多是政府采用行政手段下派任務,各旅游企業在旅游交易會上也是各自為政,旅游產品大多采用零散的形式,相互獨立地進行宣傳和銷售[2]。在滁州市旅游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進程中,尤其要注重旅游產品結構體系化,整體包裝和聯合促銷旅游產品。要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實現由風景觀光向休閑度假的轉變,注重打造具有娛樂性、運動性的度假產品,將山水風光的開發和健康休閑服務的建設相結合,促進旅游產品結構體系化[3]。各景區要在產品開發與包裝宣傳上下功夫,要結合市場打造符合群眾需求的旅游產品。針對一年四季不同特點,開發豐富多彩的旅游項目,做到淡季不淡,延伸旅游鏈條。此外,要著力打造“醉翁亭”旅游商品品牌,推進旅游商品的品牌化、產業化和系列化建設。對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旅游商品文化產業園應予以重點扶持。
2.打造滁州旅游知名品牌。從目前滁州市旅游產業發展來看,紅色旅游、影視旅游和文化旅游都具有塑造旅游名牌的重大潛質,應該重點研究和推進。首先,努力打造紅色旅游品牌,從半塔的烈士陵園到小崗村大包干紀念館再到狼巷迷谷,這些旅游資源都彌足珍貴,應積極加以開發和規劃。其次,積極創造影視旅游品牌。長城影視動漫旅游創意園于2014年落戶滁州,整個項目從洪武大道開始,囊括中國秦代至今2000多年的歷史,適合拍攝各個年代的影視劇。滁州市可以出臺各項優惠政策,吸引劇組前來拍戲,提高長城影視動漫旅游創意園的知名度,將其打造成比肩浙江橫店影視城的綜合性的影視旅游文化基地,以此促進滁州旅游經濟的飛速發展。最后,爭取塑造文化旅游品牌。依靠文化創意來調整旅游產業結構有成功的歷史經驗可以借鑒,比如廣西柳州打造了柳宗元歷史文化品牌;建成了"柳宗元文化長廊",以浮雕和碑刻的形式展現柳宗元在柳州的事跡及其文學作品,并把柳宗元在柳州的故事拍攝成了電視劇。柳州憑借柳宗元的文化影響力成功打造了自己的旅游品牌。滁州歷史文化源遠流長, 也曾留下許多珍貴的古文化遺址、古城遺址、古石刻和館藏文物,歷史上也有不少人文墨客曾游歷滁州,留下了千古名句。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歐陽修在任滁州刺史時所寫的《醉翁亭記》、《豐樂亭記》,后來蘇軾又把“兩記”寫成了碑帖。滁州可以效仿柳州,建設歐陽修文化長廊,并定期在瑯琊山景區舉辦詩詞大會、書法比賽等文化交流和研討活動,吸引文人墨客相聚于此,進一步提升滁州城市魅力。
滁州市的旅游產業規模化是大勢所趨,旅游產業規模化要求旅游經濟區域一體化。面對日益激烈的旅游市場競爭,單一的旅游景區或旅游項目,在競爭中很難占據優勢地位。因此,地理位置上臨近、交通便利的旅游景區應積極開展區域合作,進行聯合促銷,共同拓展旅游市場[4]。實現滁州市旅游產業規模化,一方面要加強旅游設施服務體系建設,實施公路旅游標識標牌專項工程,另一方面要進一步改善交通條件,促使滁寧城際輕軌盡早開通。滁州位于安徽省東部,與南京隔江相望,具有天然的地理優勢,滁寧一體化將是滁州旅游經濟區域發展的一個焦點。南京作為江蘇省會、六朝古都,客源上占有絕對優勢,因此滁寧經濟一體化必將帶動區域內的旅游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但滁寧旅游經濟一體化需要政府的推動和企業的積極參與。政府的推動是一種指導性行為,主要是從政策研究、輿論導向、宣傳促銷、平臺搭建等方面著手。旅游企業要積極參與研討和決策,整合兩地的旅游資源優勢,形成旅游產品體系。南京已形成踏尋古跡、追憶歷史、品味小吃、尋訪名校等品牌,而滁州的影視品牌、文化品牌也逐漸成型,并且兩地交通也有了飛躍性進步,高鐵運行時間僅需18分鐘,兩市特別適合形成區域性特色旅游線路,實現資源互補。
旅游業是典型的人才密集型產業,然而旅游業人才素質不高、人才隊伍建設滯后,一直是制約滁州市旅游產業發的重要環節[5],因此,培養和引進綜合型、專業型、服務型、經營型和管理型的旅游人才,是滁州市旅游產業面臨的一個重要任務。為此,一方面要加強旅游人力資源系統開發的力度。加強與當地開設旅游系和旅游專業的院校的溝通,實施產教融合,幫助這些院校有計劃、有步驟地培養既有旅游理論知識,又精通外語的專業人才,并積極按照旅游人才的培養規律,完善旅游就業服務體系。另一方面,要利用現代旅游企業培育旅游專業人才。現代旅游企業要加強對旅游人員的培訓,設立獎懲機制,并通過舉辦導游大賽促使旅游從業人員技能的提升。旅游從業人員是旅游中的重要元素,高素質的旅游人員是旅游產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石。通過政策和輿論導向,使旅游從業人員意識到旅游不僅是提供一種服務,更是一個城市的名片、一種對生活的態度,從而提升滁州旅游人才培養質量和效果。此外,要建立滁州市專門的旅游推廣機構和團隊,在安徽電視臺、南京火車站、南京祿口機場、合肥駱崗機場和攜程旅行網等載體上對滁州市的旅游形象和產品進行廣告與宣傳。推廣機構和團隊的能力素質高低直接影響滁州市對旅游市場的開發成效,因此要從人員選拔、獎勵機制、后期保障等各個方面對推廣機構和團隊予以加強,從而擴大旅游產品的市場影響力,增加滁洲各景區的游客接待量,最終促進滁州旅游產業的蓬勃發展。
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壯大,旅游業應該要成為新常態下滁州經濟發展的優勢產業。滁州市旅游產業要根據滁州目前發展現狀,充分考慮滁州旅游產業發展的制約因素,采取實施差別化定價策略、加快旅游產品結構體系化、促進旅游經濟區域一體化和加強旅游人才隊伍建設等措施促進旅游產業的健康發展。滁州旅游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意義不僅僅局限于旅游產業內部,它也將成為整個滁州經濟健康持續發展的助推器。
參考文獻:
[1]何昭麗,張振龍,孫慧.中國旅游專業化與經濟增長關系研究[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1).
[2]朱麟奇.吉林省旅游產業結構優化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6.
[3]朱東國,蔣曉煜,周媛.全域旅游視域下韶山紅色旅游產業融合度測評[J].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學報,2018,(1).
[4]劉志霞.新常態下旅游休閑經濟發展與區域經濟增長關聯性研究[J].宏觀經濟管理,2017,(11).
[5]劉春濟,馮學鋼,高靜.中國旅游產業結構變遷對旅游經濟增長的影響[J].旅游學刊,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