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云
在新課改理念下,提高漢語課堂教學效率是漢語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課題。課改專家崔允郭博士說:“教學有沒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么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學習沒有收獲,即使教師教得再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相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
作為一名漢語教師,在教學中經常會發現教師教得很辛苦,學生學得很痛苦,甚至對于漢語不知從何學起。教師雖有“衣帶漸寬終不悔”的干勁,可很多時候卻達不到預定的教學效果,甚至后悔當一名漢語教師。那么漢語課堂上如何教才能讓學生學得開心又高效呢?我個人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自學是一種習慣,是養成行為,是檢測學生能力的方法之一,也是不易掌握的學習方法。在當前漢語教學中,魏書生以高效著稱。其教學的基本操作方式為:1.定向。確定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并告訴學生,使學生心中有數。2.自學。學生根據學習的重點和難點自學教材,獨立思考,這是關鍵,也是難點。不懂的地方,留待下一步解決。3.討論。學生前后左右每四個人為一組共同討論和研究在自學中沒有解決的問題,尋求答案。不能解決的問題,留待答疑階段解決。4.答疑。立足于由學生自己解答疑難問題,每個學習小組承擔回答一部分,然后由教師回答,解決剩下的疑難問題。5.自測。學生根據定向指出的重點和難點,以及學習后的自我理解,自擬一組約需十分鐘可以完成的自測題,自己檢查學習效果。6.自結。每個學生總結自己學習的主要收獲。教師在成績優,中,差的學生中,選擇有代表性的學生講述自己的學習過程和收獲,使他們獲得的知識信息得到及時強化。這六個程序,可依據課文的特點和學生理解的情況形成若干變式,也可以進行省略。從這六個環節看,每個環節都有學生的自主活動,都注重學生的自學,如果我們從小就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循序漸進,到了初中學生的自學能力一定會達到一定的高度,從而為學生的終生學習奠定基礎,因為獲求知識的來源不光是課堂上教師的灌注,更主要的,也是關鍵,要通過自己的學習,通過自己的自學獲得更多的知識,從多方面拓展知識水平,拓寬知識面的,只有如此,獲得的知識才更全,更廣,成為知識淵博的人,學習才能略勝一籌,才能在考試中取得高分。
二、合理使用多媒體教學
解決多媒體教學應用中的問題,最根本的方法是系統全面地貫徹教學設計思想,科學設計多媒體教學軟件,認真選擇多媒體教學策略和方法,理性實施多媒體教學過程,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效果。正確的多媒體教學理論和設計方法就是將學習理論與教育學原理轉換成對應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教學評價等環節的具體計劃,創設教與學的系統“過程”或“程序”,促進學習者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的效果,從而避免多媒體教學應用中的“黑板搬家”及“電灌”等錯誤現象。
三、教學過程注重啟發,要設計好問題
(1)目的明確:教師在備課時一定要深入鉆研教材,從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出發,有目的地精心設計好課堂提問,課堂提問要心中有數。(2)漢語教學課堂提問要有針對性:課堂教學應結合教學內容,首先要針對教學的重、難點,圍繞一條教學主線提問,有計劃、有步驟、分層次,步步深入,讓學生積極思考,逐步得出正確結論,從而達到教學目標。(3)漢語課堂提問要具有啟發性:課堂提出問題的過程就是教師引導學生發現問題的過程,也是學生知識進一步深化學習的過程,所以教師在進行問題設計時,應注意提問,讓學生產生質疑、解疑的思維過程,達到激發思維、誘導思維過程,養成學生注意問題、發現問題的習慣,培養發現問題的能力,為達到創新思維奠定基礎。(4)漢語課堂提問要集中:在漢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提出的問題要相對集中,不能過于分散。在教學過程中,因為涉及到的教學內容和知識點較多,往往造成教師在一堂課中提問過多,總想面面俱到,結果致使學生思維混亂,無所適從,反而達不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四、講究教學方法
選擇和運用正確、恰當的教學方法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保證。因此,對不同類型、不同體裁的課文應該使用不同的方法。如:閱讀課文就應該以自學為主。學生自學能力的提高是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基礎,所以,教師應采用模仿類比、組織討論、練習測評等方法,有意識地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教學實踐證明:教給學生正確的自學方法,是交給學生一把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學生一旦掌握了它,就能受益無窮。因此,在教學中要時時提醒學生把讀和說結合起來,把讀和寫結合起來,即在閱讀時口、手、眼、腦并用,這樣有助于提高閱讀效率,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再如:看圖學文,可以采用以圖導讀、圖文對照等方法,讓學生口述圖中內容。然后,熟讀課文相對應段落,看看作者是如何描述這幅圖的,久而久之,既培養了學生觀察圖畫的能力和閱讀課文的能力,也培養了學生的作文能力。同樣,講讀一篇課文,教師可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但無論采取哪種方法,都應該以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為主,讓學生學會自己開啟知識的大門。
總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提高漢語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還有很多,需要我們教師不斷的去探索和實踐,不斷創新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適應現代教育的需求,展現課堂魅力。真正做到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我認為課堂上最重要的教育目的,就在于點燃學生們渴望知識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