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凱
全面提高創造性思維意識和能力,首先要從教育創新入手,大力提倡和實施創新教學,突出當代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關鍵時期,是青少年智力發展的最佳時期,也是他們身心發展和世界觀形成的基礎時期,小學階段應該把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放在首要位置。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通過各種形式的創新教育,為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打下堅實的基礎,已經成為小學體育教育的重要內容。
一、創造性思維是創新能力的前提
愛因斯坦曾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因此,要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
答案不唯一,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發散性思維指的是倘若一個問題可能有多種答案,那就以這個問題為中心,思考的方向往外散發,找出適合的答案越多越好,而不是只找一個正確的答案。
發展學生直覺思維。直覺思維指的是不經過一步一步分析而突如其來的領悟或理解。直覺思維在學習過程中,有時表現為提出怪問題,有時表現為大膽的猜想,有時表現為一種應急性的回答,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過程中,當學生們的這些想象紛至沓來的時候,要讓他們充分的發揮出來。
培養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創性。流暢性、靈活性、獨創性是創造力的三因素。流暢性是指針對刺激能很流暢地作出反應能力。靈活性是指隨機應變的能力。獨創性是指對刺激作出不尋常的反應,具有新奇的成分。
激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小學生好奇心最強,好奇心會促使學生去問為什么,去進行創造性思維,而在探索的過程中又會不斷地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之永不枯竭。
二、激發學生興趣是培養創造性思維的關鍵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凡嗜好讀書,能夠手不釋卷的原因也是這樣,他在每一頁里,都有著深厚的趣味,自然也可以擴大精神,增加知識。”愛好讀書者,他會在書本里獲得興趣,有了興趣反過來又促進他更自覺的學習,形成了“樂學——興趣——樂學”的良性循環的局面。在課堂教學中,教學要生動有趣,要有吸引力,如教師在教學中設計一種“懸念”喚起學生追求“懸念”的答案,學生的注意力就會高度集中,思維力就會非常活躍。此外教師還必須用愛心去感染學生,使每位學生快樂地進入學習狀態。在傳統體育教學中,教師們往往采用“強迫性”教育對待學生,雖然課堂秩序井然,但卻抑制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教學要讓學生掌握獲取知識的途徑和方法,指導學生認識自己當前的水平,學習掌握新知識,把新學的知識運用于體育實踐,獲得新啟發,并讓學生大膽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
三、創設和諧寬松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認知的積極性
學習活動是師生雙方的互動關系,師生的情感交流是互動的主要內容。要使學生有良好的學習情緒,首先教師在對學生的教育活動中要有良好的情緒。教師的良好情緒主要表現在對教育事業的無比忠誠,對學生的高度熱愛。學生受教師情感的感染,會對教師報以相應的反應。學生對教師的最好反應就是聽老師的話好好學習,會把學習看作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和諧寬松的課堂氣氛是教學民主的重要體現。教師的課堂角色不是惟我獨尊的權威,而是課堂學習的參與者和指導者。使學生消除對權威和失敗的畏懼心理,為激發學生參與、思考、交流的積極性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在教學中,創設和諧寬松的課堂氣氛,一方面要注重和諧平等的人際關系;另一方面,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思維空間和時間。這樣融洽和諧的課堂氣氛才能最大限度的激起學生的認知積極性。
四、讓每個學生樹立起自信心、具有意志力
自信是有成就的人所具備的第一心理素質,意志力是人們自覺調節自己行動去克服困難,以達到預定的目標的心理過程。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首先要加強因材施教,分類指導,從學生的不同體育基礎出發,選擇和確定符合學生實際的不同教學目標、教學難度、教學方法和評價標準,使每個學生都學有所得,學有所成;其次要采用激勵性教學評價,不斷鼓勵和表揚一些身體素質較落的學生,讓學生們逐漸樹立強大的自信心。第三、引導學生將體育課上頑強精神用于其它的學習中去。這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心理基礎。
五、創新教學與傳統教學相結合,給學生更多創新機會
傳統的體育課要求學生練習整齊劃一、步調一致,這些大大限制了學生創能力發揮,更談不上發展學生的個性心理品質。在體育課中,給學生發揮創造性思維和創造性學習能力的方法很多。如教五六年級學生練習投籃時,由于小學生手臂力量不夠,動作不協調,球性不熟,造成命中率不高,這樣會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下降。如果教師給予正確指導,并向他們提出“投出的球只要碰到籃筐或籃板中的黑色瞄準區域”都算好球,這樣學生經過不斷的努力和反復練習就能真正地投中好球,學生的練習積極性很自然的大大提高。
六、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共同創新的精神
隨著社會的迅速發展各種團隊力量的作用越來越大。因此,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創新的精神是尤為重要。體育課是培養學生這種精神的重要途經之一,在教學中,可運用合作性的教學目標來激勵學生相互鼓勵,群策群力;注意啟發學生去觀察、發現、分析各群體成功與失敗的原因,尋求對策,并付諸運動實踐。如在教授具體動作技巧時,教師先做一套規定的技巧組合動作,然后再讓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組,討論協作后做出不同于規定動作的技巧造型。學生討論若能很認真,組成的造型也很會奇特,富有創造性,課堂氣氛也會因此更加活躍。
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體育教師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材施教、因材用法,充分利用體育教學的優勢,多方面啟迪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掌握現在乃至將來終身體育需要的健體知識、技術和技能以及必要的體育文化素質,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