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勁松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有所增加。在對一個人的能力進行評估時,個人綜合素質也成為了一項非常重要的指標。然而在高職高專院校中,在對學生們傳授專業知識時往往忽略了對學生文化素質的培養。筆者結合高職高專院校學前教育的特點,通過對課堂的實踐研究,給學生傳授英美文化知識,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增強其個人綜合素養。
關鍵詞:高職高專;學前英語;英美文化;滲透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們意識的提高,學前教育已成為全國著重發展的早期教育領域。國際交流與全球發展促使我國英語學習出現了低齡化趨向,由此學前雙語教育在我國開始推廣。要提高學前教育專業的就業競爭力,必須適應市場需求,培養一批能適應學前雙語教學,能夠使用漢語和英語進行幼兒園常規教學、日常生活以及游戲互動的學前教師。
盡管國際化的交流合作使得社會對學前雙語教學的需求增大,但在高職高專學前英語教學的過程中,筆者發現絕大部分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對英語的興趣缺乏,在課堂活動的開展中,學生的參與度不高;絕大部分學生缺乏學習英語的意識。Flies在語言學習中曾強調過文化在語言教學中的作用,認為“講授有關民族的文化和生活情況絕不僅僅是實用語言課的附加成分,不是與教學總目的全然無關的事情,不能因時間有無或方便與否來決定取舍。它是語言學習的各個階段不可缺少的部分?!币虼嗽趯W前專業的英語教學過程中,融入必要的英美文化知識,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有助于該專業的學生在以后的幼教工作中培養幼兒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針對學前教育專業的特點,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筆者就如何把必要的英美文化知識滲透學前英語的教學中總結為以下幾點方法:
一、課堂教學方面,充分挖掘教材隱含的文化內涵背景知識,專設教學環節完成文化知識講解
從學生實際需要出發,確定學習目標,充分挖掘教材內隱含的文化知識,重視交際能力的培養。課堂以學生為中心,積極引導學生思考并提出問題,并有意識讓學生就中西不同文化進行對比,提高了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例如,筆者在教授關于旅游的單元文章時,首先從列舉本省著名旅游景點吸引學生的興趣。接下來,學生的思路被打開后,展開問題討論“你去過哪些城市?How many cities have you travelled?”;學生在自由討論中充分拓展思維,同時更加有利于之后世界著名景點城市的講解。在授課過程中,采取視頻、圖片等形式加深學生印象,選取每個單元特定一個主題為學生講解必要的文化知識,有利于學生的視野拓展,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與能力。
二、教學資源方面,除了充分利用課堂資源之外,收集英語兒歌、童話故事等幼兒教學資源豐富教學活動
利用與學前教育聯系緊密的英語兒歌、童話故事等資源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在學唱兒歌的過程中融入必要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識。例如筆者在教授英文童謠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這首兒歌時,首先讓學生能以圖片這種最直觀的方式了解到倫敦橋的模樣,幫助學生建立視覺上的直觀感受。這首童謠背后的歷史故事可以在此時給學生做適當的講解。在教授Ten Little Indians 時,大部分學生會把單詞Indians 理解為“印度人”,在這首兒歌的教授中,需要把印度和印第安這兩個名詞區分開來。接下來在教授該兒歌的基礎上,適當講解印第安人的風俗習慣、服飾特色以及民族歷史等。
三、形成多樣化的評價機制,注重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并行
在授課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與想象力,鼓勵學生抓住學前教育專業的特點,融入必要的英語知識。在評價機制上,注重過程性評價,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結合學前教育的特點,鼓勵學生自主思考、自主尋找相應的文化知識點;利用不同形式的過程性評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充分利用課外教學方式,開設相應選修課、英語文化沙龍等,通過不同的形式構建文化氛圍,加深學生對英美文化的理解
由于大學公共英語的教學時間安排,課堂教學中不能安排過多的時間來完成英美文化背景知識的講授。在課余時間,應該利用開設相應選修課、英語文化沙龍等不同課程或社團,來吸引對英語及英美文化感興趣的學生進一步學習。通過電影、新聞、廣播、書籍等不同的教學媒體,幫助學生拓展閱讀面,讓學生通過不同的形式全方位接觸英美文化生活。
五、教師方面,需要不斷更新教學觀念,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與教學能力
英美文化知識等的輸入不僅需要學習者的配合與吸收,關鍵也在于教授者即教師本人不斷的理論與實踐學習的提升?!巴庹Z課程設計者要充分、全面、具體和深刻的認識本族語和外來語的文化差異,在課程目標、內容、和方法上注意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介紹跨文化交際的知識和發展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庇纱丝梢?,作為教師,要在平時的實踐教學中注意總結經驗,加強在教學理論、方法、技術等方面的培訓,積極地從教學經驗中探索創新教學模式,用過硬的專業知識與創新的教學手法使學生在學習中能真正切實地感受到英美文化知識的熏陶。
在學前教育專業英語課程中,文化教學與語言教學同時滲透,針對學前教育專業的特點,相關英美文化知識必須適應學前教育專業未來的就業方向。在與專業特點結合的同時,進行適當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識的講授,使得該專業學生在從事以后的幼教事業時,能提高對文化的敏感度,幫助幼兒培養早期跨文化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 胡春洞,王才仁主編,張國揚,朱亞夫著.外語教育語言學[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2] 夏紀梅.現代外語課程設置理論與實踐[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年.
[3] 任豫萱,冉苒.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英美文化的輸入淺析[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