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勇
摘 要: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科教強國的重要性。在高職計算機網絡專業教學過程中,為了深入貫徹教育教學理念,培養出多元化人才,加快課程體系改革步伐勢在必行。以大數據背景為基礎,本文通過以下兩點內容來進行分析,以期對提升教學質量有所助益。
關鍵詞:大數據;高職;計算機網絡專業;改革
一、明確教學目標
在進行課程教學過程前,任課老師必須要先明確教學目標,然后根據教學目標,進行教學大綱定制,因材施教,從而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在高職院校中,設立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課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可以對基本的網絡編程、網絡集成、網絡安全、網絡管理等計算機網絡技術有一個深入了解,并且可以在日常生活或者工作中,將所學的內容得到應用。所以教學目標的設定,就要以此為主線。本課程相對于其它課程來講,其技術性與操作性均明顯的高于其它科目。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只是一味的根據課本的內容進行教學演示,那么無論是整體的課堂氛圍,還是學生的整體注意力,都不會得到提高。因此在教學體系改革過程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尤為重要。
二、建立開放性教學體系
通過對近幾年來大學生就業狀況進行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在畢業以后,都會選擇一些其它行業來進行就業,這就導致在學校學到的知識無法學以致用,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針對此類現象,高職院校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課程體系在進行改革過程中,一定要深入了解各方面的信息。除了進行專業課程改革以外,教學體系方面也要順應時代發展潮流,不斷與時俱進。為了有效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帶來的弊端,在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進行改革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教學體系的開放性,切不可把學生禁錮在原有的教學模式中,學到的東西沒法學以致用,那教學就失去了其本質的價值。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量不斷增加,畢業生要想立足于社會,必須要有真材實學,如果所學知識無法發揮其實用性,那必然會被社會所淘汰。為了改觀這一狀況,在進行計算機網絡體系改革的過程中,建立更加開放的、健全的網絡技術實踐教學場所,使學生能夠在實踐教學的體系中根據老師安排的學習、使用、組建、管理、建立網絡的順序開展實踐活動。如此一來,不僅能夠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得以實踐,也可以使自己的整體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建立開放性教學體系可以從以下兩點內容出發: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無論是在哪一個學科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對本學科是否具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取決于教學模式的選取。計算機網絡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相對來說,較為枯燥。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提不起學習興趣來,時間一長,就會造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教學質量差等現象的產生。針對此類現象,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學氛圍較為壓抑,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此時教師可以通過設立游戲來改觀現狀。具體流程如下:為學生設置學習任務,并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通過讓學生小組間進行資料查找,討論,商議,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去完成任務,完成速度較快的小組可以得到獎勵,以此來活躍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以崗位能力為主線。
在教學過程中,為了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構建以崗位能力為主線并基于“工作過程”的模塊化課程體系非常有必要。專業課程開展的核心目的是為了人才的培養,所以教學體系自身的科學性與先進性對培養出來的人才質量有著密切聯系。高職院校作為學校向社會輸送人才的重要樞紐,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全面貫徹高技能人才培養的課程觀,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的職業崗位能力培養為中心,是當前教學過程中需要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大部分高職院校在進行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考核過程中,比較注重的是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與專業理論分析能力的考核,對于實踐性的關注度仍有很大提升空間。如此一來,教學過程中就容易出現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這對培養學生的崗位能力造成一定影響。如何在教學過程中以崗位能力為主線,可以從以下內容進行分析:對于剛入學的初學者來說,要培養學生的崗位意識。在進行課程學習前,需要讓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只有這樣,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對于已有一些學習基礎的學生而言,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理論知識與實踐的結合,此過程中,能否擁有扎實的專業技能功底至關重要。對于即將步入社會的學生而言,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實踐操作為主,因為在入學初期和中期已有了一定的基礎,所以在最后階段的學習過程中,要努力把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融會貫通,從而做一個對社會,對企業有用的人才。
3.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高低,與其能否立足于社會有著重要聯系。我國部分學校在進行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比較偏向于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與提升,從而忽略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這樣的做法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極為不利。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用人單位對職工的要求不斷提升,為了在這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得以立足,必須要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結語
基于當前大數據背景下,在高職院校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進行教學體系改革,其是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的必然選擇。教學體系改革的主要目的,是為社會提供一批又一批優秀的實用性人才,讓學生可以將所學技能學以致用。在改革的過程中,要想取得明顯的教學效果,那就必須要從專業、教學、和實踐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與分析,只有有針對性的實行全面改革,才能從根本上提升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 戴香玉.信息化環境下高職計算機網絡專業課程改革研究[J].海峽科技與產業,2017,(09):212-213.
[2] 譚冬平,王君妝.大數據時代高職計算機網絡專業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教育現代化,2017,(01):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