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麗
(江蘇省南通市啟秀中學,江蘇南通 226001)
“群文閱讀教學就是教師引領下的學生對群文展開整體性閱讀的過程。[1]”群文閱讀教學是閱讀教學的一種方式,它打破了傳統單篇教學的局限,更加注重語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讓學生通過以某一主題(話題)或專題為關聯,對多文(段)進行多元思考。這樣一來不僅加大了學生的閱讀量,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比較歸納和分析綜合中深入地思考,將精讀、略讀、泛讀等結合起來。
群文閱讀課堂教學需要在特定的時間(一堂或幾堂課)內完成教學任務,但其要求的閱讀量相較于單篇閱讀教學往往要大得多,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講求速度。經過一個階段的群文閱讀訓練之后,學生隨著適應能力的提升可能會逐漸跟上來,從而積極地投入討論、展示等環節,從而進入“良性循環”。但在初始階段教師該怎么更好地利用它呢?在現有的教育體系下,升學壓力猶在,由于課時緊張,課堂上往往出現以“講”代“讀”的現象,用教師對文本的“讀”代替學生的閱讀體驗和理解,這使得課堂真正的主體——學生淪為了“配合”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被動學習對象,并使群文閱讀常用的“自主閱讀”“分享交流”“探究發現”“比較整合”“建構共識”等環節浮于表面,“假閱讀”“假交流”的教學現象時有出現。
Blackboard平臺(以下簡稱BB平臺)是一個以課程為中心,集電子白板、文件交互、實時互動和屏幕廣播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網絡教學管理平臺和在線課程開發工具[2]。據不完全統計,全球包括斯坦福大學、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等近四千所大學及其他教育機構都在使用BB網絡教學平臺。我國中國人民大學、北師大、南開大學、中山大學等高校也在使用BB教學平臺,對其教學高效性的研究已經持續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但在中學教育中,基于BB信息化平臺的基礎教育教學高效研究還在摸索之中。
傳統的群文教學看重課堂教學,如果課前準備不足,學習效果將會大打折扣。BB平臺信息化環境立足于“翻轉課堂”的理念,學生必須自主學習去獲取相關基本資料或信息,思考一系列的問題,完成平臺作業或任務,從而為上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學生想要偷懶是不可能的,讀書記錄數據和要上傳的任務都有記錄,教師可能還會從題庫中抽取題目進行測試,討論區也有同學間的探討和教師的答疑。該平臺促使學生明晰了“書必須‘讀’”。
另外,學生在自讀與完成作業的過程中肯定會碰到一些問題,有些是能力或技術上的,有些可能是知識上的。學生往往是先發揮“攻堅克難”的精神,嘗試進行自我解決, 進而通過組內合作去解決,實在解決不了的再求助教師。例如,筆者在教學蘇教版九年級第六單元時,就以艾青的詩歌《綠》為切入點,抓住了《綠》(朱自清)和《囚綠記》(陸蠡)在“綠”上的共同點,上了一節以“綠”為專題的群文閱讀。顯然,課堂的容量變大了,因此課前的“讀”就事關重大。而且課堂有上傳讀書音頻片段的要求,教師和學生相互督促,這樣使得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了提升,某種程度上也提高了學生課前學習的有效性。
在群文閱讀的課堂上,教師重在“導”。BB平臺重新調整了課堂內外的時間,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有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師不再占用課堂的大部分時間來“講”,而是切實落實學生“學”的主體地位,將課堂的寶貴時間更多地用于學生學習成果的展示、師生互動交流與問題研討。學生只要改變了依賴教師、依賴課堂進行閱讀的習慣,就能發揮其主動性。這時,課堂上既有學生精彩紛呈的PPT(原以為會是Word文檔為主),也有高“含金量”的問題提出。可以看出,在前期的平臺交流中很多問題都已“迎刃而解”。

群文閱讀教學不僅需要課堂閱讀,更需要課外延展閱讀。平時學生的時間緊張,他們在找課外書來閱讀時往往很敷衍,或找不對合適的書或文章。此時,平臺上的大量鏈接資源就可以“一展身手”了,其能有效“節約”學生的精力。同時,因學生能力層次、故有基礎和個人興趣的不同,課外延伸不能“一刀切”。平臺可以借助不同的分組真正實現因材施教、分層作業,從而使整個教與學的過程突破了時空界限,讓整個教學和學習的環境變得更為開放,教學效果更加顯著。
基于BB平臺信息化環境的群文閱讀教學的實施進一步提高了課堂效率。對此,大部分學生是投入的、配合的、獲益的,但確有少數學生面對這樣的教學方式是無所適從的。對于一些原本會在課堂上講的知識,其他同學通過課前準備、討論交流和教師平臺上的答疑都可以得到有效解決,但這極小部分學生卻以各種借口不參與“讀”,他們會通過小組互助或教師指導勉強登錄,但卻只是充充人數。日積月累下來,學生間的差距越拉越大。
教師和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對基于BB平臺信息化環境的群文閱讀教學課堂效果都有影響。教學資源庫的建設更是個大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小到視頻的畫面質量,大到資源的篩選都非一朝一夕之事,但學生的這堂群文閱讀教學課就在眼前,刻不容緩。
基于BB平臺信息化環境的群文閱讀教學實踐是一種有益的嘗試。在發揮群文閱讀教學優勢的基礎上,通過BB平臺信息化環境,能夠較好地解決群文閱讀教學低效化的困擾。它有效打破了教與學的時空界限,提升了學生的主體性,促進了教學的高效化。但在建設和實施過程中還有不足, 這需要我們在反思中繼續探索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