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元國際工程有限公司 張 曉
2017年9月2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主任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會議審議通過了《“十三五”國防科技工業發展規劃》、《關于推動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意見》等文件,部署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軍民融合發展相關工作。國防科技工業是軍民融合發展的重點領域,是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進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迫切需要。本文通過對2017年世界百強軍工企業的業務、收入等情況進行分析,提出了對我國國防科技工業推動軍民融合發展的啟示和建議。
2017年8月,美國《防務新聞》網站公布了2017年世界百強軍工企業榜單(http://people.defensenews.com/top-100/),其中位列前10名的公司包括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434.68億美元)、美國波音公司、英國BAE系統公司、美國雷神公司、美國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美國通用動力公司、歐洲空客集團、美國L-3通信公司、意大利萊昂納多(原芬梅卡尼卡)公司,以及法國泰雷茲公司,均與2016年榜單相同(如表1所示)。其中,洛馬公司在本年度繼續保持領先的關鍵因素是其F-35戰斗機項目;同時,洛馬公司是“國防工業領域擁有最多技術成果的企業”,這意味著無論市場如何發展變化,其都有能力掌控方向、把握機遇。但在十大軍工企業中,僅有6家企業的軍品收入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其中,增幅最大的是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增長率達到了15%,降幅最大的是萊昂納多公司,防務收入下降了9%。
從軍品收入占比情況來看,除了洛馬公司和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出現了較大幅度的變化,分別增長了4%和5%以外,十大軍工企業的軍品收入占比大部分呈現了下降的態勢。其中,波音公司、空客集團和泰雷茲公司是排名前10位的企業中防務收入占比最小的3家企業,軍品收入均低于50%,更加注重民品業務的發展。從總體營業收入來看,漲幅最大的企業是泰雷茲公司,漲幅達到8%,下降幅度最大的是萊昂納多公司,下降了7.7%。
2017年世界百強軍工企業在2016財年的防務總收入達到了3650.45億美元,停止了連續5年的下降趨勢,較2015年上漲了2.35%。從表1可以看出,前10名上榜企業均為美國和歐洲企業,且從總量來看,在100家軍工企業中,80%為美國和歐洲國家(不含俄羅斯,下同),與2015財年比增加了兩家。從防務收入占比來看,美歐企業的防務收入合計達到了3121.78億美元,占到全球防務總收入的85.52%,優勢地位突出。其中,美國入圍企業為42家,防務總收入占比為60.46%;歐洲入圍企業30家(英國10家,法國5家,土耳其3家,德國2家,意大利2家,挪威2家,瑞典、瑞士、芬蘭、西班牙、烏克蘭、荷蘭各1家),防務收入占比為25.06%。2017年世界軍工百強區域分布情況如圖1所示。

表1 2017年世界軍工企業百強榜單前10名企業
俄羅斯在2017年的世界軍工百強榜單中共有6家軍工企業上榜,比2016年減少1家。從總防務收入看,上榜的6家企業較之2016年出現了下降,實現防務收入194.32億美元,下降了5.41%,占全球防務總收入的比重下降到5.32%。其主要原因是西方國家對俄制裁、石油價格走低,以及盧布貶值。從上榜的6家企業來看,金剛石—安泰公司、烏拉爾車輛科學生產公司、聯合航空制造公司、戰術導彈公司的防務收入都出現了不同比例的增長,而RTI集團和科森無線電電子技術公司的防務收入和排名都有小幅度下降。
亞洲軍工企業表現繼續呈現穩定態勢,其中,日本、以色列、韓國和印度共有18家企業入圍,比2016年減少了1家,實現防務收入303.18億美元,占全球防務總收入的比重為8.31%,同比增長了0.59%,整體表現持平。亞洲國家中上榜企業數量最多的仍然是日本,三菱重工業株式會社上升態勢顯著,由第36位上升到第21位。另外,以色列上榜企業4家,韓國上榜企業3家,印度上榜企業2家,新加坡上榜企業1家。值得注意的是,該文件中的數據來源于各公司的公開報告,我國軍工集團并不在評估范圍內。
根據2017年世界百強軍工企業榜單,以波音公司、空客集團、聯合技術公司,以及霍尼韋爾公司為代表的軍工企業,在民用產業收入方面表現較為突出。波音公司2016年的總營業收入為945.71億美元,其中防務收入占比為31%,為295億美元,較2015年下降3%,在軍工百強中仍然位居第2名;空客集團2016年總營業收入為739.04億美元,其中防務收入占比為17%,為123.21億美元,較2015年下降4%,在軍工百強中仍然位居第7名;聯合技術公司2016年總營業收入為574億美元,其中防務收入占比為12%,為68.88億美元,較2015年上漲2%,在軍工百強中位居第12名;霍尼韋爾公司2016年總營業收入為393.02億美元,其中防務收入占11%,為43.75億美元,較2015年下降7%,在軍工百強中位居第17名。可見,除聯合技術公司的防務收入略有漲幅外,其他3家企業的防務收入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另外,這4家公司的防務收入占比基本與2015年持平。
如圖2所示,雖然2016年世界百強軍工企業的防務收入占比較2015年有了小幅提升,但總體來看,這些軍工企業在推動軍民融合發展的過程中,開展兼并重組的態勢明顯。特別是2010年以來,隨著美國、歐洲等國家或地區軍費預算的持續削減,大量軍工企業開展了兼并重組。例如,雷頓斯公司收購了洛馬公司的信息系統和全球解決方案部門;哈里斯公司并購了埃克里斯公司;2015年底,洛馬公司以90億美元收購了聯合技術公司下屬的西科斯基公司。德國克勞斯·瑪菲-韋格曼公司與法國奈克斯特公司重組的合資公司KNDS一度成為世界百強軍工企業榜上上升幅度最大的公司,從2014年的第70位升至2015年的第34位。Vencore公司2010年從洛馬公司脫離,2014年并購奎奈蒂克北美公司,向美國政府和軍方提供網絡與數據分析服務。
由2017年世界百強軍工企業榜單可以看出,由于世界戰爭態勢由單一作戰方向轉向立體化、平臺作戰方向,信息科技等高新技術在戰斗力生成過程中發揮的作用日益凸顯,以及軍工巨頭發展轉向規模化、整體化和加強綜合競爭力等發展模式,因此,各軍工巨頭更加注重軍民融合發展。從對世界主要百強軍工企業發展模式的深入追蹤來看,這些企業在推動軍民融合中有以下3個顯著特點:
早在2000年前后,軍工榜單中的典型企業美國波音公司、雷神公司、洛馬公司、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等軍工榜單前20強巨頭就提前把握未來戰爭的信息化特征,主動布局和謀劃信息化業務領域,從而使這些企業保持了創新能力和競爭活力。根據跟蹤分析,在前20強企業中,傳統的、單純承擔軍品任務的軍工企業已經不復存在,20家軍工企業的經營項目均涉及軍品和民品,且軍民融合板塊業務的增長率和份額均超過了傳統的純軍工板塊。在業務劃分中,這些企業也不再按照軍品、民品劃分,而是以技術、解決方案或目標客戶為主要維度進行劃分。前20強軍工企業的核心業務更加聚焦提供綜合解決方案和整體服務,且服務在整體業務份額中的占比正在不斷提升,其中,85%(17家)的企業將服務業作為獨立業務板塊。
2017年世界百強軍工企業大部分都是深度軍民融合企業,積極推動軍民資源共享和管理一體化。以波音公司為例,其早在2012年就成立了“機動、監視和攔截業務部門”,重點負責波音公司的未來防務和民用技術融合等關鍵任務。通過該部門,波音公司將現有的民用全球領先技術向面向美國國防部需求的防務技術項目進行轉移。波音公司明確提出:“我們正面臨著最大挑戰和機遇,盡管來自國防部的預算削減壓力較大,但波音公司將通過創新擴展美國乃至全球的核心業務,以推動公司的業務持續增長。”2013年,波音公司繼續推動實施“一個波音”戰略,從頂層上強調將商用飛機業務和防務業務相互融合。以該戰略為引導,KC-46A加油機的制造中盡可能地利用了商用飛機分部的研制能力,并將防務板塊的工作限定在加油硬件和其它特定系統的安裝上。同時,波音公司還進一步整合供應鏈,試圖將業務量較少的防務和航天領域的訂單與業務量較大的商用飛機外購項目相結合。
2017年世界百強軍工企業發展的一個突出特點是更加注重政產學研軍用一體化發展,推動技術按照政府、軍隊需求,由高校、科研院所向產業主體加速轉移轉化,并積極推動產業化和戰場應用。同樣以波音公司為例,該公司充分依托謝菲爾德大學的科技創新資源,將大學的技術創新優勢轉化為企業的創新優勢和核心競爭力,實現企業的持續發展。此外,國外軍隊也積極與科研機構和高校展開合作,利用通用技術推動國防軍工發展。美國陸軍研究實驗室與美國愛迪生焊接研究所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為陸軍武器裝備研制生產開發先進的工藝流程和方法。美國半導體研究公司與美國國防預先研究計劃局(DARPA)簽訂了長期戰略合作協議,并在5年內持續投資1.94億美元,致力于新建6個大學微電子研究中心,以確保美國軍隊和國防力量在半導體領域的長期領先地位。
我國軍工企業由于財務數據不公開等原因,暫未納入世界百強軍工企業榜單中。我國當前的國防科技工業共分為核、航空、航天、兵器、船舶、電子等六大傳統領域,建設了一批軍工集團有限公司。這些軍工集團有限公司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經過長期發展,形成了創新要素集聚、規模效益突出、組織體系健全、產業體系完善、戰略規劃引領等五大優勢,是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重要主體。結合榜單軍工企業軍民融合的經驗,提出未來推動我國軍工企業軍民融合的發展建議如下:
我國現有的軍工體系是經歷了多次改革和調整后形成的,具體可大致分為兩個階段——前期整合扶持階段和后期拆分競爭階段。結合時代環境和行業特性,軍工行業歷史變革的推動因素是經濟體制變革與行業發展的需要。放眼當下,我國軍工集團有限公司部分同根同源,業務各有側重且部分重疊,在一定程度上呈現交錯冗雜的特點。結合我國國防科技工業的改革歷程,可以看出,“橫向競爭,縱向整合”的模式將成為未來軍工集團重組整合的典范。
2017年6月22日,國防科工局發布《2017年國防科工局軍民融合專項行動計劃》。其中提出,深化國有軍工企業投資主體多元化改革;編制《涉軍企事業單位改制重組上市及上市后資本運作軍工事項審查申報指南》;組織3家首批試點單位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配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遴選第二批試點單位并組織實施。軍民融合發展的深入推進必將促進軍工集團混合所有制改革步伐的不斷加快。
2017年世界百強軍工企業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并且致力于軍民融合的綜合能力提升和綜合解決方案提供。我國軍工集團有限公司在加快改革的基礎上,必須抓住重大國防安全政策變化和科技發展機遇,及時調整發展策略和業務方向。而民品發展也應該以適應社會需求和時代發展為主要方向,以自身軍工核心能力為基礎,借助以信息產業為代表的新興產業的發展進行重心調整。未來,軍工企業自身的研發能力應聚焦于基礎技術的創新和前瞻性軍民兩用技術與產品的研發等方面,并且更加注重武器集成方案設計等。
隨著軍民融合國家政策的落地,我國國防科技工業改革進一步加速。與此同時,資本正成為軍工行業發展的新變量,一批民參軍、軍轉民上市公司迅速成長,軍工產業及創投基金活躍。產業發展離不開資本的助推,尤其對于軍工產業這類資金、技術和人才密集型的高投入、高風險行業,其周期長、投資大的特點決定了資本可以發揮的空間巨大。推動我國軍工企業軍民融合發展,必須強化資本的驅動作用,打造國防戰略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