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際經驗顯示,當人均GDP超過8000美元時,體育健身將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型產業,2015年我國人均GDP達到7500美元,預計未來幾年我國體育消費將迎來爆發。
接下來,“體育+旅游”的消費趨勢將會湮滅“專業式”體育和“觀光式”旅游,“平民式”體育和“體驗式”旅游漸成主流。未來,體育特色小鎮將成為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新動力。
一、體育特色小鎮激發我國體育產業2.0藍海市場
2015年我國體育旅游實際完成投資791億元,同比增長71.9%。山地戶外、冰雪運動、水上運動呈現井噴式發展,涌現一批健身休閑產業,“體育+休閑小鎮”為熱門趨勢。可以預見,未來徒步、滑雪、潛水、滑翔、運動自行車、馬拉松等新興運動項目注入小鎮,成為體育特色小鎮建設的首要選擇。
從數據來看,馬拉松賽事數量復合增長率有望達到43%。目前國內運動自行車市場150億元,尚存數倍增長潛力。伴隨滑雪滲透率的逐年提升,國內滑雪裝備市場有望達到162-270億元。
政策密集出臺吹起我國體育產業大發展的沖鋒號。2014年10月國務院46號文件出臺,體育產業展現出強大的內生動力,一直保持著兩位數的增速。國務院召開體育產業會議中提出,體育特色小鎮是發展體育產業的重要載體之一,鼓勵發展體育特色小鎮對于體育產業發展至關重要。
2016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于加快發展健身休閑產業的指導意見》提出以健身休閑重點運動項目和產業示范基地等為依托,鼓勵地方積極培育一批以健身休閑為特色的服務貿易示范區。同年7月,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發出《關于開展特色小城鎮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即日起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特色小城鎮培育工作,到2020年爭取培育1000個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鎮。
全國各地涌現一批體育特色小鎮。2016年7月,浙江省政府出臺《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指出將“建設環杭州灣、環舟山群島、環太湖和環浙南等運動休閑發展帶”“培育創建一批體育特征突出、產業基礎較好、產業融合潛力較大的特色小鎮”,力爭培育3-5個以體育產業為主要載體的特色小鎮。
同年9月,江蘇省體育局印發《省體育局關于開展體育健康特色小鎮建設工作的通知》《省體育局關于做好體育健康特色小鎮共建推薦工作的通知》,啟動江蘇體育健康特色小鎮建設工作。
在江蘇體育產業大會上,江蘇省體育局與儀征市棗林灣生態園、江陰市新橋鎮、南京市湯山溫泉旅游度假區、淮安市淮安區施河鎮、溧陽市上興鎮、南京市高淳區椏溪鎮、宿遷市湖濱新區曉店鎮、昆山市錦溪鎮等首批8個體育健康特色小鎮所在縣(市、區)政府簽署了共建協議,以省地共建模式在全國率先啟動體育健康特色小鎮建設。
二、體育特色小鎮主要類型及發展特色
隨著我國消費者對體育休閑、體驗旅游方式的關注與青睞,更多的旅游、文化、健康等項目元素融入進體育產業,形成體育產業的新業態——體育特色小鎮。當前國內外體育特色小鎮主要呈現以下特色。
1.以單項體育活動或賽事為核心
結合地理區位特征或地方體育產業特色,打造單項體育活動項目的產業集群和產業生態鏈的體育類特色小鎮。如新西蘭皇后鎮聚焦戶外運動、法國沙木尼體育旅游小鎮發展滑雪特色運動等。
2.體育產業融合新城區建設
創新一批體育類項目和設施帶動小鎮建設。特色小鎮兼具除體育產業以外的文化、旅游、養生等其他功能,實現生態、環保、養生、宜人的屬性。如北京豐臺足球小鎮、浙江銀湖智慧體育產業基地等。
3.引入體育類企業建設運營
參與特色小鎮建設企業根據既有資源優勢,謀劃體育類主題創新,定位體育和旅游等產業融合,集聚資源,組合項目,創新驅動,實現企業成長和體育小鎮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如河南嵩皇體育小鎮、浙江德清莫干山“裸心”體育小鎮等。
在體育特色小鎮探索開發過程中,以體育產業與其他產業的整合、就業人口及休閑化消費的聚集、配套設施及服務的基礎為依托,結合相關項目經驗總結出體育特色小鎮的綜合開發結構與運營模式。
三、體育特色產業項目開發架構
體育特色小鎮應實現以企業主體,政府服務,政府負責小鎮的定位、規劃、基礎設施和審批服務,引進民營企業建設體育特色小鎮的運營模式。
特色小鎮項目建設以體育產業鏈的整合為主,利用各種資源,突破原有的項目推進和開發時序,將后期導入前期,在進行策劃規劃設計的同時,引入后期的建造、成熟項目、營銷、管理、服務、投融資等資源,提升相關項目的有效落地。
四、國內外體育特色小鎮典型案例分析
針對國內外體育類特色小鎮的研究一致認為小鎮是平臺,馬術、徒步、自行車、滑雪、通用航空等細分產業是主題。聚焦產業才能有主題,有元素,有個性。世界各地深入挖掘當地資源優勢、產業特色,其中不乏謀劃一批生態環境好、產業基礎強、發展前景佳的體育旅游小鎮。
1.國際體育旅游小鎮
(1)新西蘭皇后鎮
基本情況:位于新西蘭東南部,瓦卡蒂普湖北岸,被南阿爾卑斯山包圍的美麗小鎮,依山傍水,其海拔高度為1202英尺。
發展特色:聚焦戶外專業運動,發展綜合性運動旅游,每年都有上萬名的游客前來此地觀光旅游,冠名“新西蘭最著名的戶外活動天堂”。
借鑒意義:做精品牌,拓展產業。由單一運動引爆,做專運動體驗;做好賽事節慶推廣,做響運動品牌,融合其他運動,做大延伸體育旅游產業鏈。
(2)沙木尼體育旅游小鎮
基本情況:位于法國中部東側,毗鄰意大利和瑞士,阿爾卑斯山主峰勃朗峰下,市中心海拔1035米,是法國高度最高的鎮之一。
發展特色:現代登山運動發源地,體育旅游服務與設施完善,包括登山纜車,山地救援及登山向導。沙木尼設有高山救援隊,負責該區域山區救援,全天候值班巡邏。目前有超過150名的高山向導,每年服務超過數以萬計的各地游客。沙木尼有世界上第一所登山向導學校——法國國家滑雪登山學校(ENSA)。此外,小鎮還設有國家滑雪和高山警察培訓中心、高山軍校、高山醫學研究所等相關的高山機構。
借鑒意義:借助知名國際體育賽事,打造特色體育旅游品牌。該地區登山運動經歷百余年發展已經逐步成熟,為現代山地運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924年第一屆冬季奧運在此舉辦,世界性的滑雪教練訓練中心也在這里落戶。
2.中國的體育旅游小鎮
(1)嵩皇體育小鎮
基本情況:位于河南登封,坐落于風景秀美的嵩山三皇寨風景區,由河南嵩皇體育產業有限公司和河南省錦繡智達置業有限公司聯手打造,規劃占地31平方公里,小鎮近距登封各景點。
發展特色:聯合體育、航空、戶外、旅游的企業共同打造大眾化、多元化、體驗式的體育旅游小鎮。聚焦賽車、航空體育運動、登山、乒乓球、拓展等多種運動訓練項目為一體,融合觀光、餐飲、住宿、會務、婚禮、養生等多種元素的戶外體育運動主題公園。
借鑒意義:借助著名風景區,探索體育項目集聚。河南登封被譽為“功夫之都”“武術之鄉”,體育小鎮借助于少林寺的影響力和武術產業基地,興起馬拉松、汽車拉力賽、登山等其他運動項目,逐漸向多元化旅游產業方向發展。
(2)德清莫干山“裸心”體育小鎮
基本情況:位于浙江德清莫干山,目前德清本地有體育產業企業70多家,均以體育健身休閑、場館服務及體育用品的銷售和制造為主,實現體育產業銷售收入過百億元,體育產業集群效應明顯。2016上半年,德清鄉村旅游接待游客176萬人次。
發展特色:小鎮以打造“裸心”體育為主題,規劃“一心一帶兩翼多區”全力打造體育特色小鎮。將體育、健康、文化、旅游等有機結合,以探索運動、戶外休閑、騎行文化等為特色,帶動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發展。
借鑒意義:依靠體育產業傳統優勢,活化“體育+旅游”產品。小鎮體育小鎮長期將打造輻射長三角地區的戶外休閑運動品牌,將體育產業、文化、旅游三元素有機結合,打造成為具有山水特色的“戶外運動賽事集散地、山地訓練理想地、體育文化展示地、體育用品研發地、旅游休閑必經地和富裕民眾宜居地”。
(3)紹興柯橋酷玩小鎮
基本情況:坐落在紹興市柯橋區柯巖街道,小鎮建設面積3.7平方公里,總投資110個億,核心項目東方山水樂園投資80億,計劃打造“旅游小鎮、運動小鎮、產業小鎮”。小鎮區域內有國家AAAA級風景區柯巖-鑒湖-魯鎮景區、喬波滑雪館、鑒湖高爾夫球場等旅游休閑資源,還有在建和在規劃中的天馬賽車場、若航直升機場、毅騰足球訓練基地、酷玩城市體育綜合體、鑒湖水上運動基地等項目。
發展特色:小鎮聚焦在體育設施方面,柯巖“酷玩小鎮”包括八大體育休閑類項目,喬波滑雪館、若航直升機場、天馬賽車場,另外還將新建環鑒湖慢行道、鑒湖碼頭、酷玩樂園、綜合體育場等,可滿足大眾康體休閑和專業高端運動的需要。
借鑒意義:“政府+企業”合作,打造體育旅游新概念。柯巖街道建設“酷玩小鎮”已具備山水環境、產業基礎等先天優勢,經過政府、企業之間的接洽形成小鎮藍圖。打造一個涵蓋低中高端游樂特色,融合基礎服務、休閑旅游、運動體驗于一體的特色小鎮,為柯橋和紹興帶來經濟、社會和生態多重效益。
(4)海寧馬拉松小鎮
基本情況:海寧“馬拉松小鎮”總面積約3.6平方公里。產業定位為運動休閑旅游,以馬拉松運動主題為核心,兼顧發展徒步、暴走、毅行、定向、拓展、露營、自行車等相關項目,形成休閑運動與旅游相結合發展的體育旅游經濟。2014年,景區游客量達315萬人次。
發展特色:借助景區內全長約12公里的生態綠道,打造永久的馬拉松項目,將體育與休閑結合起來促進當地發展。同時,計劃引進房車營地、帳篷酒店、木屋酒店等旅游休閑、運動產業,用運動休閑來刺激當地的體育旅游產業發展。
借鑒意義:時尚體育項目+知名景區優勢。結合海寧鹽官鎮百里錢塘觀潮景區優勢,發展以馬拉松為特色的運動休閑旅游。設計為廣大馬拉松愛好者訓練、體驗、測試的地方,將這里定位成體育愛好者的基地,成為大眾運動休閑的去處。
(5)平湖九龍山航空運動小鎮
基本情況:位于平湖乍浦古城東首、杭州灣出口處、乍浦港東側,平湖市九龍山省級旅游度假區內。小鎮規劃面積3.45平方公里,建設面積1586畝,由浙江九龍山開發有限公司開發建設。小鎮3年計劃總投資57.8億元。預計至2017年,預期實現營業收入20億元,稅收1億元,接待游客200萬人次。
發展特色:小鎮建設航空運動體驗園、賽馬馬球賽車運動體驗園、星海灣國際安養基地、海角城堡養老養生基地、九龍山阿平漢國際學校等一批支撐項目。堅持創新國內健康運動產業發展模式,構建以健康運動為龍頭、健康養生為主導、聯動發展健康旅游、培育發展體育和禪修文化的綜合產業體系。
借鑒意義:“體育運動+養生養老”特色旅游度假區開發模式。以運動健康為主題,并通過舉辦馬球、賽馬、高爾夫、帆船等國內外大型賽事以及論壇峰會,擁有較高知名度。入圍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名單后,九龍山的運動產業轉型為消費群體更廣的大眾化健康休閑運動項目,比如依山建設山地自行車賽道等。同時,還提出了健康養老的概念,九龍灣將建設多個養老基地。
本文由特色小鎮產業建設聯盟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