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智 葉華躍 聶利芳 李磊 彭福中
【摘要】藥物的口感,是對藥物制劑進行研究與評定的重要指標,在保證客觀、高效、準確的同時,可以更好的提高藥品的商業價值。本文從生物檢測的方法入手,在對感官與化學評價方法進行分析的同時,通過五種生物檢測方法的探析,詳細描述了各種技術手段的具體執行內容,供研究與應用參閱。
【關鍵詞】生物檢測;制藥;口感評價
市場環境要求口服制劑的口感質量,尤其在重要制劑的檢驗與分析中,必須對相關刺激性口味進行檢驗,并通過特定的方式進行控制。在當前的技術條件下,對藥物制劑口感的評定,主要集中在感官、化學、生物這三種方法中。在對生物檢測進行細致分析之前,應先簡單的了解感官與化學評價方法的內容,以此更好的理解生物檢測的具體執行方法。
1 感官與化學評價
首先,在對藥物進行感官評價的過程中,主要是組織志愿者對不同濃度的藥物溶液進行品嘗,并在作出口感評價的基礎上,匯總所有數據信息,完成藥物口感評定。這種方法相對較為傳統,在多年的行業發展中,表現出了直觀性的優勢。但是由于每個志愿者個體的口感存在差異,且難以用精確的數值進行固定,因此也明顯受到主觀性的影響。而在一些特殊的制劑中,由于存在刺激性物質,甚至在藥物中帶有毒素,所以這種方法也涉及到一定程度的醫學倫理問題。
其次,在化學評價中,主要是通過化學檢測的方式,對制劑中的化學成分進行確定,分析游離濃度狀態中完成檢測,是較為常見的檢測方法。但在該方法中,忽視了人為感官的差異性條件,無法對口腔生理環境進行模擬,造成了技術上的不足。科技發展中,雖已經研制出了模擬人類口腔感官的系統,并在溫室條件下,通過電子舌的數據采集,完成了較為客觀的分析。但其精度條件仍需進一步優化,并逐漸在技術條件的引導下,減少對環境的依賴程度,提高檢驗效率。注意,即便是在電子舌系統中,也無法完整的控制人體口腔對于味覺的綜合分析效果,很難與實際需求內容達到完美的切合[1]。
2 生物檢測方法分析
2.1 短暫攝取與雙瓶喜好
生態物種中,嚙齒類動物的空腔系統與人類較為相似,在生物檢測中,可以將其作為試驗對象,進行藥物口感檢測。尤其是在帶有刺激或是毒素的藥品試驗中,這種代替檢測可以有效的避免醫學倫理問題,并起到檢驗試驗的效果。為使檢測效果更加直觀,工作人員還可以使用動物行為試驗、電生理檢測、味覺外周味蕾對比、基因敲除等技術內容,對短暫攝取檢測進行優化與調整。
當前技術環境中,雙瓶喜好試驗的方法,是最為常見的應用技術條件。在試驗中,可以利用大鼠群體的群體社交功能,在保證實驗準確性的基礎上,對用于試驗的白鼠進行單獨飼養,在不進食的條件下,對差異化的樣品溶液進行分別投遞。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記錄觀察后,分析兩類溶劑的消耗水平,以此評價試驗對象對于溶劑的喜好程度,推導出具體的口感度水平。這種直觀的方法下,可以在量化管理上進行明確的劃分,并將口感度設置為具體指標,將低于0.5偏好度的藥劑設置為厭惡狀態,把大于0.5偏好度的藥劑投入后續試驗中,以此找到最優化的藥劑口感優化策略。
對比這兩種檢測方法,雖然雙瓶喜好的檢測效果更為直觀,其檢驗周期相對較長,不能高效化的進行制劑管理[2]。所以,必須以實際進度需求條件為基礎,對不同的方法內容進行選擇,以保證檢驗處理符合制劑的應用效果。另外,在對制劑口感進行雙瓶喜好檢驗的過程中,還需對實驗動物的年齡與性別進行控制,從而減少其對于偏好條件的影響內容。
2.2 微電極陣列
微電極陣列(EMA)的檢測方法,簡稱為MEA,是通過非侵入性的長期檢測,利用對高時間與空間參數的對接,分析味覺細胞的電生理條件,從細胞的維度檢驗制劑口感效果的方法。在多年的科技發展中,這種技術已經應用在藥理、毒理、生物等多項科學研究中。但是,這種方式的重復率較低,在多次重復的處理中,會影響信號的記錄內容,由于易耗損特性的影響,使得試驗的成本條件大大增加。
實驗中,應將舌頭進行初步的系列處理,將舌根部的上皮味覺組織剝離,并固定在MEA表面,對其在梨酸鹽緩沖液中的興奮性進行檢測,并做出詳細的實驗記錄。然后,將待檢測的樣本,置于MEA槽室中,在室溫條件下,觀察所產生的生理信號,對振幅與持續時間進行記錄,并計算這兩個參數的比值,以此控制實驗結構的準確性。由于生物傳感器對于具有濃度差異的藥物表現出依賴性,所以在實驗中,可以在MEA實驗中,采用不同藥物或是統一藥物的不同濃度進行評價。
2.3 果蠅鈣成像
果蠅鈣成像模型中,可以保證檢測中的靈敏性、精確度,并在高通量特征的影響下,提高檢測水平。在當前的鈣成像方法中,通常是將細胞進行轉染操作后,使用熒光相位經對蛋白表達效果進行觀察,然后在鈣指示劑的作用下,完成細胞的孵育轉染。將激光共聚級顯微鏡作為觀察設備,對實驗對象加入苦味物質,觀察其Ca2+ 的濃度變化參數。
把果蠅作為實驗樣本受體,檢測苦與甜在其神經元系統中的表達內容。由于神經元提供的毛發狀結構分布于果蠅的不同位置,在包括咽、翼邊、產卵器、腿遠端等多種結構中,都有神經元系統。所以,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要針對鈣成像實驗,處理果蠅的設計結構,并將其作為定向神經元分析的跗骨進行提取[3]。方法上,先切除果蠅腿股骨與脛骨,然后用待測樣品,對提取的實驗肢體進行刺激,在顯微鏡的觀察下,將特定波長條件的燈光作為激發條件,采集檢測數據,并對反映效果進行分析,完成果蠅鈣成像的檢測內容。注意,在進行此項操作的過程中,必須保證與動物檢測同樣的控制條件,在選取果蠅樣本時,盡可能的使用成年果蠅進行實驗,以便在反映內容上,得到更加精確的數據材料,完成口感分析。
2.4 長鼻擴展反射
長鼻擴展反射(PER)中,通過無脊椎動物的長鼻結構的味道反應功能,完成藥物的口感效果評價。執行PER實驗,首先應從昆蟲的收集展開,然后在經過一定時間的適應性培養后進行固定,使藥物的作用相應的長鼻部位,觀察其反應后的擴展情況,通過記錄長鼻擴展的頻率與長度參數,確定不同藥物的口感差異。在常見的昆蟲樣本中果蠅、飛蛾有著較好的適用性與實用經驗。
例如,Jiang等研究者,在對不痛果糖濃度進行生物檢測的過程中,就使用PER方法,將飛蛾作為樣本進行檢測。在實驗結果上,發現了果糖與口感的正相關內容,證明了PER技術可用于不同濃度的生物口感評價。在研究的發展中,通過對技術條件的開發,發現了濕度對動物行為的影響條件,由此,在PER實驗中,也可將果蠅作為實驗對象,對氨基酸進行檢驗與鑒別,豐富技術應用空間。
2.5 血清素表征
味覺細胞,在組織結構上,可以為分為I、Ⅱ、III三種類型。作為神經遞質的血清素,可在動作電位與膜電位的去極化作用中產生釋放,從而起到味覺信息傳遞的功能。例如,在苦、甜、鮮這三種味覺的刺激下,會在II型受體細胞中產生ATP,而這種ATP優勢誘發III型味覺細胞釋放血清素的基礎。又如,在酸、咸的味覺刺激下,會使III型味覺細胞釋放血清素,應直接進入味蕾細胞之間的間隙中。所以血清素表征的檢驗方法,可以應用在多種味覺條件的檢驗上,并不僅局限于酸味的測定中。
檢驗方法上,可以通過定性、定量的傳感器系統、光尋址點位傳感器芯片、標記免疫熒光等方法進行檢驗。具體的,傳感器又可分為生物、離子選擇電極與微電極這兩種類型。
以生物傳感器為例,在進行檢驗的過程中,保持著自身簡便、高效、準確的基本特性。但在實驗條件上,必須控制味覺細胞與生物傳感器之間的距離,以此才能更好的將血清素傳遞到生物傳感器[4]。又如,在離子選擇電極與電極的系統中,具有良好的檢測性能,但不能對單個細胞釋放出的血清素進行檢測,必須保證實驗對象的基本數量級,才能達到預期的檢測效果。
3 總結
生物檢測的方法下,可以有效的減少傳統評價方式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并在優化制劑口感評價系統的過程中,對藥物制劑的質量作出優化。通過對比多種差異化的掩味方式,找出針對不同制劑的最優方案,為優質藥物制劑的市場化發展奠定基礎的技術條件,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藥物的商業價值,解決原有“良藥苦口”的問題,加快我國醫療事業的發展與進步,推進人類健康事業前進。
參考文獻
[1]初曉陽,高春紅,葛成等,以患者為中心的個體化制劑新技術研究進展[J].中國新藥雜志,2018,27 (04):409-416.
[2]趙生玉,林俊芝,姜紅等,中藥制劑掩味評價新方法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術應用的前瞻性分析[J].中草藥,2017, 48 (20): 4139-4144.
[3]田星,潘馨慧,陳文等,多種教學方法在藥物制劑新技術與新劑型的應用[J].廣州化工,2016,44 (11):230-231.
[4]吳飛,趙春草,馮怡等,中藥口服制劑矯味研究的探討[J].中國新藥雜志,2015, 24 (08): 893-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