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藝軒 吳素琪 甘甲甲 陳俊 葛海濤
【摘要】過敏性鼻炎是常見的全球性呼吸系統多發疾病,其高發病率、復發率使其成為當今研究熱點。研究表明中藥在治療AR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對常用中藥及其相關化學物質、有效部位治療過敏性鼻炎藥理作用研究進行總結,為中藥在該領域進一步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過敏性鼻炎;中藥;綜述
過敏性鼻炎(allergic thinitis,AR),是由IgE介導的呼吸系統慢性疾病。據估計15%至38%的過敏性鼻炎患者患有哮喘。AR對患者的影響遠超出臨床癥狀,嚴重影響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1]。AR己成為全球性健康問題,2008年數據顯示,全球約有6億人患有AR,2012年平均發病率在10%~25%,且發病狀況呈上升趨勢。尚無報道根治AR的方法,主要通過遠離過敏原、免疫治療、藥物控制、物理療法、手術治療等防治。
治療過敏性鼻炎用藥規律顯示,在統計的113方中,應用頻次超過15次的藥材共19種:黃芪、白術、防風、甘草、辛夷、蒼耳子、細辛、五味子、黨參、桂枝、烏梅、蟬蛻、當歸、柴胡、茯苓、川芎、白芍、白芷、訶子[2]。本文對其中常用中藥的藥理作用進行綜述。
1 常用中藥藥理作用研究
1.1 黃芪
黃芪(Astragali Radix)為豆科多年生植物黃芪干燥的根。李燕[3]等對玉屏風散單味藥不同提取物對AR進行比較發現,黃芪總多糖、黃芪總皂苷及黃芪總黃酮部位均有治療AR的功效,尤以黃芪總多糖顯著。孫玉卿[4]等以殼聚糖緩釋微球載藥黃芪多糖作用于AR大鼠,發現可有效改善大鼠抓鼻、噴嚏及流涕等過敏癥狀,且大鼠鼻腔的病理變化緩解:鼻腔黏膜組織重塑減緩,上皮組織部分修復,毛細血管擴張減少。
Th1/Th2淋巴細胞亞群的平衡是過敏性疾病發生、發展中的關鍵因素。研究顯示,黃芪多糖可提高變應性疾病的特異性免疫治療效果,改善AR患者Th1/Th2細胞失衡狀態。張成[5]以AR患者及健康受試者外周血單個核細胞(PBMCs)為探究對象,發現AR患者發病機制可能與Treg/Th17細胞失衡有關,而黃芪注射液可起到相關調節作用。他還驗證了Th17細胞的過度活化是致AR的要素之一,而高劑量黃芪可顯著抑制Th17細胞分化及炎癥因子IL-17A和IL-22的表達。
1.2 白術
白 術(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Rhizoma)為菊科植物白術的干燥根莖。其有效成分有揮發性成分、內酯類成分、苷類、多糖類成分以及氨基酸等。李燕[3]等分離得到白術不同有效部位提取物,灌胃給藥AR模型大鼠,綜合大鼠行為學癥狀、血清中IgE檢測含量及鼻黏膜組織病理形態學改變,認為白術總黃酮提取物、揮發油提取物總多糖提取物均有治療AR的藥效。
1.3 防風
防風( SaposhnikoviaeRadix)是傘形科植物防風的根。其發揮藥效的物質基礎為色原酮、揮發性成分。研究發現,其不同提取部位:防風總色原酮、防風揮發油和防風總多糖均顯示對治療AR有效。耿玉梅[6]等證實,防風多糖同樣可調節1111/Th2淋巴細胞亞群平衡及機體的免疫應答,減輕AR癥狀,降低AR大鼠血清中IL-4、IL-5水平,提高IFN-γ. IL-12水平。
研究表明,防風有抗過敏作用,可抑制組胺分泌,下調肥大細胞PAR-2表達。
1.4 甘草
甘草(Glycyrrhizae Radix Et Rhizoma)為豆科植物甘草的干燥根和根莖。主要化學成分有三萜類、黃酮類、多糖類和生物堿類。甘草多糖及甘草酸是其抗炎、抗變應性炎癥的主要活性成分。吳敏曼[7]采用水提法及大孔樹脂分離得到甘草提取物,并檢測其中主要活性成分為甘草酸,通過給藥AR模型豚鼠,觀察實驗動物鼻部AR癥狀減少,鼻粘膜組織中炎性細胞數、嗜酸性粒細胞數、肥大細胞及脫顆粒數組胺含量均下降。
甘草甜素是甘草中三萜皂苷成分,研究表明其對特異性免疫觸發肥大細胞釋放組胺會有抑制作用且隨劑量加大增強,并能抑制蛋清所致的豚鼠過敏反應及小鼠被動皮膚過敏反應拮抗組胺釋放。甘草次酸是甘草甜素的代謝產物,研究認為,18-β甘草次酸通過下調分布于鼻粘膜組織中的水通道蛋白AQP1、AQP5起效,并可抑制AR大鼠鼻黏膜病理變化[8]。
1.5 辛夷
辛夷(Magnoliae Flos)是木蘭科植物望春花、玉蘭或武當玉蘭的干燥花蕾,有祛風發散通鼻竅之效,是中醫治療鼻疾的要藥。主要化學成分揮發油,包括α一松油二環烯、桉油精、胡椒酚甲醚等。鼻粘膜中含豐富的P物質(SP)神經纖維,學者認為,AR發病與SP及其受體有關。研究發現,辛夷超臨界萃取物及水蒸氣蒸餾物均對AR鼻粘膜病理變化及相關癥狀起治療效果,并對SP及其受體分泌產生抑制作用,降低SP受體mRNA表達。辛夷在免疫調節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揮發油通過影響細胞因子水平調節外周血組胺含量,改善紅細胞功能,清除免疫復合物等,減少嗜酸性粒細胞浸潤,治療過敏性鼻炎[9]。此外研究發現,辛夷脂素對過敏性毛細血管通透性有增強作用[10]。
1.6 蒼耳子
蒼耳子( Xanthii Fructus)為菊科植物蒼耳的干燥成熟帶總苞的果實。在治療過敏性鼻炎、鼻竇炎等的30種常用藥方中,含蒼耳子的有23種。其主要含有酚酸、揮發油、脂肪油、蒼耳子噻嗪雙酮等雜環類化合物。肖安菊[11]等將蒼耳子正丁醇萃取部位制成滴鼻劑治療AR大鼠,結果顯示滴鼻劑顯著性降低模型豚鼠白細胞計數和嗜酸粒細胞百分率及血清SIgE水平,且與藥物濃度呈正相關。研究認為,蒼耳子抗過敏機制是穩定肥大細胞膜減少組織胺等的釋放,而非減弱介質的致炎作用。
咖啡酰花色素酸( CXT)是從蒼耳子中分離出的一種新化合物。將提純精制后的CXT經口服給藥AR大鼠,可顯著抑制被動皮膚過敏試驗,并對血管通透增加抑制明顯,減少扭體實驗中動物扭體次數,此外給藥(CXT)實驗組的大鼠血清中IgE水平降低,組織病理學切片也指示CXT是治療AR的潛在抗過敏劑[12]。
1.7 細辛
細辛(Asari Radix Et Rhizoma)為馬兜鈴科植物北細辛、漢城細辛、華細辛的根及根莖。甲基丁香酚為其主要化學成分。唐鋒[13]等研究發現細心揮發油能抑制抗原誘導RBL-2H3肥大細胞釋放組胺和脫顆粒,網絡藥理學分析顯示,甲基丁香酚,黃樟腦,2-β-蒎烯,δ-3-蒈烯,龍腦可能是細辛揮發油發揮作用的有效成分,這些活性物質可能通過調控環氧合酶一2,毒蕈堿乙酰膽堿受體M3,al腎上腺素能受體,一氧化氮合酶等靶點發揮抗AR作用。
研究發現細辛根甲醇提取物具有抗過敏作用,其中分離得到的活性成分中以甲基丁香酚抑制被動皮膚過敏反應效果顯著。以甲基丁香酚對AR大鼠進行治療,發現可抑制MUC5AC的表達,減輕大鼠AR癥狀,機制可能與抑制肥大細胞釋放組氨酸和組氨酸脫羧酶的基因超表達、IL及趨化因子減少降低炎癥反應體系及NF-1cB、TGF-a-Ras/Raf-MEK-ERKSpl途徑啟動受阻有關[l4]。
2 總結展望
過敏性鼻炎發病不僅受遺傳因素影響同時也和環境相關,其發病機制復雜,尚無確切認識。研究證實,中藥對AR多靶向起作用,臨床效果顯著。目前,中藥在AR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復方整體及中藥提取物上,其活性組分、成分研究及相關作用機制不足。此外,指示對AR有療效的中草藥及復方眾多,并且不同病患處方不同,所以很難對藥物進行統一準確的評估。利用現代藥效實驗、技術方法,提高在分子水平、基因水平進行的相關研究,并科學合理地的開發中草藥抗AR作用,值得科研工作者進一步深入。
參考文獻
[1] Gallego C L. Dentomaxilofacialdisorders in children withallergicthinitis[J].World AllergyOrganization Journal 2013, 6 (Suppl1):P173.
[2]柳獻云,夏錦平,中藥治療過敏性鼻炎用藥規律探討[J].山西中藥,1999,15 (03):45-46.
[3]李燕,張仲林,袁明勇,玉屏風散單味藥不同提取物對過敏性鼻炎療效的比較[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16,36 (13):1070-1074.
[4]孫玉卿,李文濤,劉康等,黃芪多糖/殼聚糖緩釋微球對大鼠變應性鼻炎的治療作用[J].山東大學學報(醫學版),2017,9(55):60-65.
[5]張成,魏萍,寇巍等,黃芪對變應性鼻炎患者外周血Th17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36 (11):1364-1367.
[6]耿玉梅,張振巍,石磊,防風多糖對過敏性鼻炎大鼠免疫因子的影響[J].中國藥師,2017,20 (07):1188-1191.
[7]吳敏曼,郭兆剛,甘草提取物防治變應性鼻炎的實驗研究[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0 (05):37-39.
[8]黎橋,席克虎,桂巖等.18 β一甘草次酸對變應性鼻炎大鼠鼻黏膜中水通道蛋白1和5表達的影響[J].中國醫科大學學報,2015,44 (11):961-965.
[9]管政,馬小卓,呂圭源等,辛夷揮發油對變應性鼻炎大鼠IL-12、IFN-v及組胺的影響[J].中藥藥理與臨床,2011,27 (02):70-72.
[10]胡瀚文,徐新剛,張學順等,辛夷脂素的提取分離及其抗過敏作用研究[J].中國藥物警戒,2014,11 (05):261-263.
[11]肖安菊,尹美珍,喻昕,蒼耳子正丁醇萃取部位滴鼻治療變應性鼻炎研究[J].中藥藥理與臨床,2015, 31 (03): 113-115.
[12]WeiPeng, QianLiangMing, PingHan.Anti-allergic thinitis effect ofcaffeoylxanthiazonos ide
isola tedfrom fruits of Xanthium strumariumL. in rodent animals[J]. Phytomedicine, 2014,6 (21): 824-829.
[13]唐鋒,梁少瑜,田元新等,細辛揮發油抗過敏性鼻炎有效成分及靶點預測的研究[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5, 21 (24): 126-131.
[14]孟楠楠,侯贄,桂巖等,甲基丁香酚對變應性鼻炎大鼠鼻黏膜組織中黏蛋白5AC的影響[J].浙江大學學報(醫學版),2016,9 (05):477-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