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燕 申建國 陳羽


【摘要】目的:探討分析腹脹貼神闕穴貼敷聯合莫沙必利用于治療多發傷胃腸功能障礙患者,系統評估其臨床療效。方法:回顧性統計分析了我院2017年8月-2018年3月期間收治多發傷胃腸功能障礙患者75例,該75例患者為定量隨機抽樣選取。依照患者臨床治療方案的差異,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39例在藥物輔助治療方面,腹脹貼神闕穴貼敷聯用莫沙必利來進行治療,對照組36例則單獨西藥一莫沙必利治療。療程周期后統計評估比較2組患者臨床實效性。結果:中西醫聯合治療下的觀察組39例患者,臨床有效性為79.5%,顯著優于對照組的61.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組患者腹腔壓水平比較方面,中西醫藥物聯用下的觀察組39例患者,治療后與治療前比較,效果顯著(P<0.05);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腹脹貼神闕穴貼敷聯合莫沙必利治療多發傷胃腸功能障礙患者,其臨床療效確切,可答大幅改善患者腸胃功能障礙評分,增強患者腸內營養耐受性,最大限度減輕和控制患者炎癥反應,預后效果較佳。
【關鍵詞】胃腸功能障礙;中西醫結合療法;腹脹貼;神闕穴
胃腸功能障礙屬于臨床常見的一類并發病癥,通常多繼發于其他危重癥之后的綜合征,被界定為多器官功能障礙之一。對于多發傷胃腸功能障礙患者而言,致病因素比較復雜,并且通過損害胃腸道結構及調節機制來破壞,最終引起患者胃腸道功能異常。包括腸道消化、吸收、排泄、防御、分泌功能等。經多年臨床觀察,在西醫常規治療的基礎上,聯合應用腹脹貼臍部貼敷治療,能起到較好的臨床效果。為系統評價腹脹貼臍部貼敷治療多發傷后胃腸功能障礙的臨床療效以及安全性。鑒于此,結合既往研究成果,重點圍繞我院近兩年實際,專門選取相關病例,做進一步探究歸納。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統計分析了我院2017年8月-2018年3月期間收治多發傷胃腸功能障礙患者75例,該75例患者為定量隨機抽樣選取。依照患者臨床治療方案的差異,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39例在藥物輔助治療方面,腹脹貼神闕穴貼敷聯用莫沙必利來進行治療,對照組36例則單獨西藥一莫沙必利治療。療程周期后統計評估比較2組患者臨床實效性。本次2組75例,檢查后均符合(西醫)《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診斷標準、病情嚴重度評分及預后評估系統和中西醫結合證型診斷》;在中醫診斷方面,此次嚴格參照了《中醫骨傷科學》(2005)。2組75例患者均排除了合并嚴重心、腎、肝、肺功能不全,合并重度顱腦損傷者,合并活動性或必須手術的大出血,腸易激綜合征者,原發性胃腸動力障礙性疾病,精神病、傳染病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婦女。
如上,觀察組39例,男性22例、女性17例;年齡19-64歲,平均年齡49.7±7.4歲。對照組36例,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齡20-65歲,平均年齡50.1±6.9歲。
2組患者在一般資料信息比較方面,并未發現有較為明顯的差異(P>0.05)。
1.2 方法
觀察組39例和對照組36例,均給予常規處理治療。包括控制飲食、禁食等,以及對患者胃腸減壓操作,再者就是靜脈抗感染輸液等。不僅如此,根據患者病情實際,分別給予對應的腸胃營養支持。整個過程輔以呼吸循環臟器支持。在服用藥物方面,2組75例均服用莫沙必利,每日3次,分早中晚飯前口服,劑量控制為5mg。
此外,治療組予以腹脹貼臍部貼敷。該貼方主要由五大成分構成,分別是乳香、丁香、吳茱萸、細辛、冰片。在貼方的操作制作上,以研沫的方式。研沫后,黃酒調配。在敷貼操作上,每日l劑.早晨更換1次,1周作為一個療程周期。對于對照組36例患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同樣是以貼敷藥物的形式,本組36例以安慰劑貼敷,置于肚臍位置。同上,每日更換1次,l周作為一個療程。
對于2組患者的臨床指標觀察和療效判定,嚴密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002)。
1.3 統計學處理
本文統計數據以SPSS21.0處理軟件來進行,計數資料卡方檢驗,P值小于0.05表示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表l統計呈現的是2組多發傷腸胃功能障礙患者治療7d后的臨床療效。從中可以看到,中西醫聯合治療下的觀察組39例患者,臨床有效性為79.5%,顯著優于對照組的61.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2統計呈現的是2組多發傷腸胃功能障礙患者治療7d后腹腔壓水平的改善情況。從中可以看到,2組患者腹腔壓水平比較方面,中西醫藥物聯用下的觀察組39例患者,治療后與治療前比較,效果顯著(P<0.05);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胃腸功能障礙即胃腸道屏障功能障礙,它具體是由于胃腸道的機械、生物、化學及免疫障礙功能損傷,從而導致人體胃腸道的自我修復、抗損傷、阻止有害物質進入等能力下降。多年的醫學研究與大量臨床實踐也早己證實,由于腸道的機械屏障多為腸粘膜上皮細胞、上皮細胞側面細胞連接等,使得其功能持續消退。在此情形下,腸道功能便無法有力的防止腸腔大分子物質及腸壁固有層物質進入。常見的就是非感染性炎癥,比如缺血再灌注損傷或者免疫性炎癥等;其次就是感染性炎癥,包括像細菌霉素、病毒感染,幽門螺桿菌感染等。除此之外,對于一些臨床危重癥患者,化療、放療、營養缺乏等,同樣也是大概率造成胃腸功能障礙。總體來看,多發傷胃腸功能障礙,繼發性免疫缺乏,包括休克、感染、創傷等,導致患者糖皮質激素應激性增高。
如上,本研究中2組75例患者,觀察組39例腹脹貼神闕穴貼敷聯合西藥來治療,與單獨西藥治療下的對照組36例患者療效相比,效果的確比較突出。具體來看,對照組和觀察組均服用莫沙必利,該藥物最大的功效就是促進乙酰膽堿釋放,以此來刺激腸胃道促動力,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在此基礎上,觀察組39例患者聯合中藥。腹脹貼方以吳茱萸、丁香、乳香、細辛、冰片五種藥物等份組成,經研磨機研末,黃酒調和賦形,制成貼劑。本方中,吳茱萸的功效在于下氣,利于患者大腸壅氣。關于該藥份的成效,從現代藥理學來詮釋,即成分內部生物堿發揮機制,它可以溫中散寒,調節腸道。此外,本方中加入的丁香,其最大的功效在于止痛,溫中止嘔,繼而使得患者胃液分泌。如此以來,腸道的消化能力也會逐漸恢復。中醫辨證分析認為,胃腸功能障礙多發于危重疾病,并且代表患者處在發展過程中,突出表現為腹脹、嘔吐、應激性潰瘍等。對此,中醫界定為“腹痛”、“便秘”、“痞滿”等范疇,實際上與現代醫學腸胃功能障礙這一病名是相符的。進一步來看,中醫對于胃腸功能障礙的病因病理分析,認為胃腸以通為用、腑實而不能滿,腹氣不通則惡心、腹脹、大便不通。故此,胃腸的功能直接與五臟之說緊密聯系,而五臟的病變均可導致胃腸氣機的紊亂、通降。正所謂“肝主疏泄”、“腎為水臟”、“脾主運化”、“肺主宣發肅降”,最終,界定其為外感、內傷。一般分為三類,其一,氣血逆亂;其二,暴病傷脾;其三,久病勞倦。如上所述,本帖方含有吳茱萸、丁香、乳香、細辛等中草藥,最淺層的功效就是清熱、解毒、通腑、活血、健脾。針對不同程度病情下的患者,可最大限度遵從“個體化”對癥治療的優勢,適當增減草藥或劑量。
參考文獻
[1]陳彥,項煒,王大明等,嚴重多發傷患者中胃腸功能障礙分析(附62例報道)[J].蘇州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1, 31(04): 678-679.
[2]張楚明,王昌明,胃腸功能障礙對嚴重多發傷患者病情及預后影響的臨床分析[J].浙江創傷外科,2011,19 (05):612-613.
[3]賀應瓊.莫沙必利聯合舒肝解郁膠囊與單藥應用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效果觀察[J].世界臨床醫學,2016,10 (23):90-90.
[4]張文香,穴位貼敷治療慢性腎功能不全合并腹脹的效果觀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3 (37):260-261.
[5]劉海泉,中西藥合用治療老年慢傳輸型便秘臨床觀察[J].中國肛腸病雜志,2011,31 (07).
[6]喻媛媛,張壓西,隔姜灸加莫沙必利對陽虛型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的療效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志,2012, 20 (10): 459-460.